张春梅
(巴州红十字华龙医院,四川 巴中 636000)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民营医院日益增多,民营医院既要与实力强大的公立医院竞争,又要与各式特色的民营医院相竞争,民营医院要想在医疗服务行业站稳脚跟并有所发展,就必须改善医院的经营管理工作,而成本管控是最有效的途径。医院的成本管控是指医院在经营过程中对各项成本的核算、分析、决策、控制等一系列科学行为的总称,因为成本管控贯穿于医院所有的经营管理工作,所以只要成本管控工作做得好,就能改善医院的经营管理工作。
因为民营医院成本管控主要是对各项成本的核算、分析、决策和控制,这些工作是以真实、准确的实际资料为依据的,再经过科学的核算、分析、决策和控制,这样所形成一系列的成本资料必然是准确的,同时还可以为以后的成本管控提供可靠的资料。
当其他因素不变时,民营医院只有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和控制成本,成本控制水平越高,医院消耗的成本就低,医院收益就自然提高,收益提高了,医院的运营资金自然就充足了,这时医院就可以升级医院的医疗设备,引进医疗人才,改善就医环境,以此来吸引更多患者到本院就医,这样医院的经营管理工作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进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医院在医疗服务行业中的竞争力。
民营医院建院初期为了医院能够存活,不被淘汰,快速发展,大部分民营医院是“重医疗,轻管理”,医院老板常说,没有临床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努力付出,医院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就没有行政后勤管理人员的存在。医院所有的管理制度都要给医疗服务让路,医务人员只需要专心看病,争取患者的认同,为医院创造良好的口碑。医院管理者没有成本管控的意识,下面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就更没有成本管控的意识,还有就是片面理解为成本管控就管理医院药品、耗材、物资的采购价格。
随着医院发展到一定规模,医院管理者看着收入一天一天地增长,为什么医院的利润却没有像收入一样增长呢? 原因是成本节节高升,这时候医院管理者有了成本管理的理念,命财务部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可医院的成本管控不单单是财务部门的事,而是全院人员共同配合才能完成的,而一些民营医院由于规模及管理模式的限制,没有建立完整的组织架构,缺少有效的组织体系,导致各部门职责权限不明确,成本控制与考核没有合理的衔接,甚至个别岗位缺少成本控制功能等。
民营医院是近几年兴起的新兴行业,没有专门的核算制度,成本核算方法不管是管理者还是财务人员本身都没有清晰的思路,成本核算体系还处在摸索阶段,不够成熟,大部分民营医院的成本核算还是借鉴的公立医院,由于性质不一样,在运用的时候还是会存在许多不合适。
由于民营医院“重医疗轻管理”,所以大多数民营医院选择将资金投放在医疗设备上,而在财务系统上的投入少之又少,许多民营医院的财务系统仅仅只有一个总账系统模块,比如固定资产模块、成本管理模块、库存管理模块等都没有,许多经营管理所需的数据都靠财务人员手工统计,这就容易造成数据统计有误差、通报不及时、复核困难等,还有一些管理上的数据人工是根本统计不出来的,因为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容易造成财务人员用大部分时间去统计这些基础数据,而没有了分析数据、管控差异的时间,导致成本管控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这几年新闻频繁报道医院骗取医保基金的事件,所以医保部门对医保资金的监管越来越严格,每次医保检查都要倒查医院药品和医疗耗材的库存,只要查到药品和医疗耗材的采购数量小于医院的收费数量,就会认定医院存在多收费骗取医保资金现象,轻则让医院退回多出来的资金,或取消医保定点,重则追究刑事责任。可药品和医疗耗材在临床一线是可以节约一部分的,尤其是门诊量大的医院,节约的药品和医疗耗材就更多,这种节约既不影响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也没有故意多收取费用骗取医保资金。那么这种正常的节约成本是应该提倡的,可医保的监管是不允许多出来,所以民营医院对于这种现状是很苦恼的。
要改善民营医院成本管控的现状,首先要强化医院高层管理者的成本意识、成本效益理念; 然后组织医院中层管理人员学习成本管理相关的知识,再由医院的中层管理人员将成本意识、成本效益理念和成本管理知识传达到一线人员,形成一种成本管理全员参与的意识。
建立民营医院成本控制体系,首先要得到医院一把手院长和院委会的支持,院长的态度和参与程度将决定医院成本管控成果的好坏,所以要确立医院成本管控院长负责制,科室成本管控科主任负责制,科室是医院成本控制体系的主体,科主任是医院的传输纽带,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所以应充分调动科主任的积极性,将科主任在科室成本控制中的权力与责任对等。
建立民营医院成本控制体系,就要先对成本进行预算,为了保证成本预算的准确性、可行性,还要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医院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也需要全员参与,这就使得医院的成本管控不再是财务部门孤军奋战了,从而形成了一种从上到下井然有序的成本管控体系。为了保证各科室成本预算、核算的准确性,还应在科室配备一位兼职的核算员,有了懂业务的兼职核算员参与成本管控,成本管控工作才会事半功倍。
成本控制不仅仅需要领导的重视,还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和配合,所以建立民营医院成本控制体系还需要建立有效的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在制定员工薪酬时,应将成本控制作为考核员工绩效和奖金的一个指标,并逐层设置目标管理进行全院公示,做到奖罚分明。同时应严格执行所制定的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不要让制度仅仅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建立和完善成本核算体系就必须实行全成本核算,全成本核算是指医院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核算医院医疗服务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管理活动。
医院要实行全成本核算,首先要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在医院的医疗活动中,我们要做到各种原始记录的准确性,就要建立医院各种物资的管理制度,使医院物资从采购、验收、入库、领用、退换等流程清晰明了,保证各流程的原始记录和计量准确无误。其次是科学合理的划分成本责任中心,因为医院工作的特殊性,合理科学的划分成本责任中心尤其重要,成本责任中心划分的合理性,更有助于成本的归集、分配,有助于成本核算的准确性、真实性。再次是对成本费用进行科学合理的归集与分配,尤其是在成本分配环节,一定要按照谁受益、谁承担费用的原则,受益越多,承担的费用越多。最后是提高民营医院成本核算人员业务素质,民营医院没有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对于成本核算国家也没有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各个民营医院的财务核算也是财务人员自行摸索,所以要想提高医院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就必须强化医院成本核算人员的业务素质,医院财务人员不仅要学习财务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学习一些医疗服务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做到业财融合,推进医院的成本管理工作。
民营医院要实行成本管理就必须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加大对财务系统的投入,比如增加成本核算、固定资产管理等模块,同时还要将财务系统、诊疗系统、物资管理系统等各个“信息孤岛”进行有效的整合,方便医院内部可以集中查询和使用各类数据,真正做到数据实时共享,以此来减少医院的管理成本。
对于民营医院的正常节约,应该给予鼓励,医保控费检查时对于多出的药品或物资应设置一个合理的范围,这个合理范围可以根据医院全院的门诊量和住院量来核定,门诊量和住院量越大,医院节约的药品和物资才会越多。
由于民营医院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民营医院的成本控制的复杂性,民营医院要想健康、持续地发展,除了依靠国家政策的支持,还需要建立起适合自己的经营管理方针,建立适合自己的成本管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