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 214122)
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广播、电视等电子传媒产生后就立刻成为戏曲重要的传播载体,并逐渐与古老的戏曲艺术融合衍生出许多新的节目形式,戏曲广播剧就是戏曲与广播嫁接而生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1981年,河北广播电台制作并播出了我国第一部戏曲广播剧《桃花》。此后,全国各广播电台纷纷开始尝试这种新的戏曲广播形式。截至1984年3月,第四次全国戏曲广播工作座谈会在武汉召开之际,全国共制作了七八十部戏曲广播剧。这次会议上“戏曲广播剧”的概念的界定也是一项重点的议题。联系我国戏曲广播剧的创作实践,并综合各种意见,笔者认为:戏曲广播剧指脱胎于舞台戏曲,并运用广播剧表现形式,依靠唱腔、念白、配乐、音响等声音元素来塑造人物和展现剧情的广播戏曲节目。由于戏曲广播剧不受舞台空间的条件限制,有着迅速、自由反映现实生活的优点,因此受到了广大听众的欢迎。
对于戏曲广播剧的特点,上世纪80年代的学者们进行了广泛讨论。1987年,学者李卓敏在文章中写道:从广播剧的角度考察,则其特征应为“时空处理的充分自由”“表现手法的虚实相生”以及“声象意境的刻意追求。”显然,这是基于将舞台戏曲的审美特征与广播剧相比较之后得出的结论。1988年,另外一位学者陈圣来认为:“戏曲是发展了几百年的高度成熟的艺术实体,而广播剧也是相当成熟的艺术实体,两种坚硬的艺术实体的碰撞,必然会出现一定的排斥效应。”广播剧通过人物语言,音乐及音响效果的配合,可以营造出真实的环境,将听众引入特定的故事情境从而产生如临其境的切实感受。而戏曲的情况并不是这样,它不仅不追求细节真实,甚至是有意识的隐去与情节没有直接联系的细枝末节,刻意保持着与生活现实的距离。戏曲讲究对现实进行夸张和抽象,是不折不扣的写意艺术。
舞台戏曲强调虚实相生的艺术对比,可以通过有限的空间展示广阔的社会生活,其常常会以夸张、写意、省略等手法来展示故事场景。戏曲广播剧虽然也同样具有虚实相生的特点,但与舞台戏曲相比,具体的表现手法却有不同。如舞台戏曲表现水中行船,往往是让演员表演出划船动作并且模拟在船上起伏摇动的姿态,同时配合音乐音响模拟水声。很明显,这样的表现方式是偏写意的,演员身体起伏是带有夸张的表演,乐器演奏出模仿的水声也具有象征性。而在戏曲广播剧中,由于视觉表现缺失,写意性的人物动作设计不能适用,这一就只能倚赖声音来处理类似情节,这种处理就更为写实,如用演员的唱念、解说配以木浆击打船板、摇橹的声音来实现。
同样的情况还体现在时空观方面。舞台戏曲借助演员的表演为转移完成时空的转换,如演员一边表演开门的动作,一边念着台词“把客人迎进门”,这样就表明舞台时空是早晨和客房。而当他出客房后,来到舞台其它区域,台词念道“辞别故人匆匆行,千里跋涉到长安”,这就表示舞台空间已经经过长途旅程转到长安了。可以看出,舞台戏曲在“时空自由”方面需要借助演员的台词和动作,还会受到舞台现实场地的制约。而戏曲广播剧在“时空处理”方面则显得更为自由,只要在节目时间的范围之内,戏曲广播剧不必受场地等因素的限制,可以进行时空的任意切换。
广播的传播特性是需要诉诸于听觉,戏曲广播剧只能单纯依靠声音这一媒介来塑造人物、营造意境,需要借助听众的想象来完成声音与形象之间的转化。因此,戏曲广播剧中的演员主要表现的传统戏曲中的唱、念。在舞台戏曲和戏曲广播剧中,“唱”的形式是一样的,都是诗化的语言配合音乐,这种形式可以细致明确的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不过,在戏曲广播剧中,“唱”还有一些其他特点:
首先,戏曲广播剧的唱腔具有新意,易于突破传统的戏曲程式。京剧及我国的一部分地方戏使用“板腔体”,也就是其具有成规的声腔与板式。另一些以昆曲为代表的较为古老的剧种则沿用固定的“曲牌体”。产生于现代的戏曲广播剧中自然有很多现代题材,为了适应剧本题材的现代性,唱腔与音乐设计等就必须有所创新,不能因循守旧沿用原有的戏曲唱腔。所以,戏曲广播剧的唱词很多时候用现代诗体,且出现一些现代词汇。
其次,戏曲广播剧中锣鼓经程式削弱,音乐唱腔的抒情效果强化。在表现人物性格、人物的行动以及节奏时,舞台戏曲的“四功”都有相应成套的锣鼓经程式,这种必要的手段也有助于氛围的渲染。而在戏曲广播剧中,人物的外在行动往往是隐形的,内在心理活动是表现的重点。锣鼓经程式的作用无法发挥。因为在演员细腻的陈述内心波折的时候,锣鼓经程式所营造出的“间离”效果有违于当世的艺术意境,会破坏听众的整体情绪。
第三,戏曲广播剧突出解说词作用,对帮腔表唱的使用比较慎重。舞台戏曲在转场时,经常使用帮腔和解释性的合唱加以串联,在表达人物内心冲突时,也经常使用这种方式提示。戏曲广播剧因为没有画面,听众很难分清帮腔与剧中人物的独唱。所以在戏曲广播剧中应当谨慎使用帮腔、表唱,尽量避免混淆,而依靠解说词来进行合适的串联、解释。
首先,应打磨好戏曲广播剧的剧本。剧本是一剧之本,在戏曲广播剧的创作中,剧本的打磨应包含故事题材的选择,故事结构的确定,场景的选择与转换等。舞台戏曲擅长表现的题材不一定适合戏曲广播剧。因此,其在选材上应扬长避短,注重发挥声音的长处用耳朵写戏,选择适合声音表现的角度。在场景的选择上,戏曲广播剧的自由度远远高于舞台戏曲,戏曲广播剧中场景的转换较之舞台戏曲更为复杂。舞台表演时,可以通过幕布的关闭与拉开来完成时空的跳跃,这样的方式在戏曲广播剧录制中不合适,只能通过解说词、人物语言、音乐音响的方式来进行。
其次,创作高质量的戏曲广播剧应精心提炼剧中的语言。众所周知,广播的传播具有瞬时性,唱词稍纵即逝,因此,只有极具内在感情并优美生动的语言才能引起听众的注意及共鸣,从而将声音转化为想象中的视觉场面,达到声情并茂的审美境界。好的唱词要求:“一有戏剧性的炼句和警句;二布局合理,当人物情感发展到一定的高潮,到了非唱不可时才唱;三具有民族特点和乡土色彩;四雅俗共赏,富有文彩,既深沉含蓄又明白如画,既流利酣畅又余味无穷。”除了唱词,念白的作用也不应忽视。进行戏曲广播剧的念白创作时,要特别注意语言的动作性,尽量做到言简意赅却饱含感情,清晰自然并严谨稳重。
最后,唱腔、音乐、音响等表现形式是否和谐、精美,也是决定一部戏曲广播剧成败的关键因素。丰富的剧作内涵需要用恰当且具有美感的形式加以表现,两者的和谐统一才能构成一部优秀的作品。戏曲唱腔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一些观众甚至更爱“听戏”而不是“看戏”。而在戏曲广播剧中,唱腔的功能不仅体现在欣赏性,还体现在写意性与抒情性上。不同的唱腔板式是抒发人物的情感,展现人物的内心和性格的重要手段。除唱腔以外,戏曲广播剧中还应辅以描写音乐和情绪音乐,用以展示环境和烘托气氛,并表现人物的情绪。
尽管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人们文化娱乐生活的进一步丰富,戏曲广播剧这一形式已经不是戏曲广播节目中最主流的一种样式。但作为上世纪80年代产生并兴起的一种新颖的戏曲广播传播形式,其美学特点及传播效果上依然值得我们关注。
注释:
1.李卓敏.略论戏曲及其广播剧的转化[J].现代传播,1987(3):38-41.
2.陈圣来.关于戏曲广播觉得美学思考[J].现代传播,1988(1):51-55+40.
3.王学秀.戏曲广播剧刍议[J].甘肃视听,1988(2):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