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工学院 224000)
我们在以往的城市扩建中,遇到村落、厂房等就直接拆除,只解决眼前问题而没有考虑长远发展,使得千城一面现象日益严重。贝聿铭提出:一个城市或地域要尊崇所在地的文化与传统,不希望在欧洲、美国到处可见的建筑出现在中国。
城中村问题是当下中国城市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城中村不注重公共空间设置的问题。2017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总体要求,将“城市双修”作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任务,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治理“城市病”,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微更新”改造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改造城中村公共空间,从实际应用出发考虑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为城中村居民提供一个较好的公共空间环境。
城中村多是上世纪老旧建筑,在外形和空间设计上比较单调,建筑内部只有简单的空间划分;城中村住宅密度较大,还缺乏规范的物业管理,导致街巷等公共区域环境较差;临街房间还多被出租用作经营用房,复杂的人流环境更造成了管理的困难。
城市的一大特征就是它有完善、便捷的公共设施,但城中村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没有便利的公共设施系统,因此在进行城中村改造时,要因地制宜的增添交通划分、社会保障、娱乐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并增加外部和内需的交流。
交通流线是否通畅是衡量城市布局好坏的一项重要标准。城中村现实布局通常较紧凑,因为以前的村落在功能规划上不规范,只对民房进行布置排列,忽略了交通的变化。因此,要重新对城基地进行分析、规划,将村中交通系统嵌入到城市交通的体系中。
城中村居住环境与功能比周边城市小区较弱,房屋的租金价格便宜,租住了很多来自各地的外来人员,使城中村的人口密度增大,人群关系混乱复杂;同时,城中村里的许多年轻人离开了老房子,也导致城中村居民的老龄化程度更加上升了。
因此,多种原因都导致现代城市里的城中村居住环境和公共设施变得更加杂乱差。
我国的城市发展经过三十多年的疯狂建设后,渐渐趋于理性。政府也推出相关要求,严控城市的无限扩张,严控土地红线,也限定了城中村改造的问题,只在原有老村社区的基础上进行适度更新改造;城中村的建造不在同一时期,标准也不同,因此,只有进行“微更新”才能解决现代城市和城中村之间的矛盾,让原城中村居民的生活更生态和谐宜居。
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学者在城市发展方面提出社区更新的概念,指出城市更新的范围应该更宽泛,更具有综合性。城市社区的更新不局限于社区物质的改变,还应更新社区的生态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最终达到整个社区在环境体系上的蜕变。
1.微尺度
对城中村公共空间的微更新设计,应该从微小点、细节点入手,比如社区的停车场、广场街道、垃圾回收点等一些细微节点。虽然改变几小点可能不足以产生大的变化效果,但大量微小着眼点的改造结合起来一定会对城中村的面貌更新产生巨大的质变。
2.微材料
城中村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与亲历者,保留了城市发展的印记;因此“微更新”材料可从随处获取、具有当地特色的材料入手,改造材料带有鲜明的历史痕迹,让村子展现它的历史属性,让人们看到城市的发展脉络,形成整个系统的统一整合。
3.微投入
对城中村进行“微更新”的另一个目的是投入小成效好。“微更新”探究的是在不大拆大建的基础上进行局部系统的更新和改变,利用身边有限资源实现更低的前期投资,同时产生较好的整体环境合作的形式,从环境细节方面达到城中村的功能性完善。
“微更新”通常从因地制宜、小着眼点入手,更贴近居民的实际生活状态;以独特的改造方式,散点状的更新散布到整个城中村,构成一张改变整个城中村面貌的网;然后再与交通、生活、工作等方面融合,使居民在城中村生活的舒适度和空间环境得到显著提升;还应与城中村周围建筑、设施相适宜,在功能形式上相配合,形成更加经济合理宜居的生活环境。
中国建筑学家、城市规划家吴良镛教授提出了生态有机更新的理论,他在海绵城市构想中就提出城市发展应该顺应城市的规律,了解城市扩张的肌理,采用适当有机的手段,根据城市现有的条件和要求,完善城市发展中现在、过去和未来的关系,达到城市发展建设的和谐共处。因此,城市生态公共空间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注重公共空间内生态主题的传承,研究更新方式、材料、居民与公共空间的关系等,弥补城中村公共空间被边缘性的局面。
公共空间是不同空间之间的过渡与划分,在空间相交时起到缓和、调节和交融的作用;深入了解它们之间相互依存、依赖的的关系才能处理好公共空间;因此,城中村公共空间“微更新”要从多方面入手,要根据城市的规划进行合理安排,还要考虑到绿化、交通、材料、人流组织动线等;要做到融合、包容、通达的基本准则;不仅在形式上还要在功能上做到丰富,不拘泥于已有形式,才能对城中村公共空间的老旧环境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设计。
面对现在复杂多变的城市环境,我们要打破固有认知;人并不是生态和自然的中心,而是生态中一员,也是生态的组成部分。在工业化信息化集成度越来越高的今天,我们需要更加关注生态环境,对城中村进行“微更新”改造的同时要将生态理念根植当中。
1.材料利用原则
城中村公共空间微更新的设计要就地取材,使用的材料要环保、有地方特色才能更好的融合环境;还要借助材料多联系当地的文化属性,打造具有特殊当地文化属性的公共空间。
2.交通绿色原则
城中村公共空间微更新的交通规划改造,要遵循生态性理念,加入完善的城市路网。公共区域内的各项无障碍设施,应符合乘轮椅者、拄盲杖者及使用助行器者通行与使用要求,同时考虑区域内无障碍通道与城市道路的无障碍系统相连接。例如城中村里缺少活动步道,就可在原城中村道路基础上进行完善改造,让一种道路拥有两种用途,既是居民活动步道又作为城市道路的一部分,做到一道两用、绿色交通。
3.空间合理原则
城中村公共空间微更新对于新城与旧村的矛盾空间要进行合理布局,在布局公共空间的各种不同功能时,考虑到他们之间的组织衔接关系,并将他们进行依次有序的合理相连,形成空间层次上的轻巧与稳重的完美统一。
城中村公共空间都具有比较复杂的社会属性,而生态性便是其中之一。城中村公共空间不仅包括现有建筑、街道、设施等,还包括市井文化和公众的社会生活,其关联着城市居民的集体记忆与城市特色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文化内涵和时空意义。21世纪人们更加注重绿色环保以及生态,还有区域文化的继承。因此,我们要充分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权衡利弊后进行深刻反思,再做出沟通城中村与城市的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
对盐城耿伙城中村的各项内容运用考察、走访、资料查询等方法进行综合调研。耿伙村的历史久远,建筑房屋老化、各种线路纵横错乱、交通流线混乱、村中道路单调、居民将物品杂乱堆放,村中的公共空间更是缺少;旧耿伙村与周边新城市建筑环境、形式风格、生态文化的不协调,改变了耿伙村原居住区的生态文化性。这些因素都促使对旧的耿伙城中村公共空间进行改造更新显得尤为重要。
耿伙城中村环境需要改造的问题比较多;首先,环境的问题需要多元化的解决。环境差是因为缺少管理机制,应建立长久有效的社区管理机构,或承包给社会性质的服务性物业公司,进行现代化模式的管理,负责城中村环境和日常管理工作。然后,还要改造交通流线,建立比较全面的交通网络。划定统一规范的停车点,改善村里道路狭窄导致进出困难的窘境;还要在村中进行日常生活空间的改造,针对居民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菜市场等进行重新规划和功能分区,提高居民生活的便捷度。除此之外,还要增添几处公共活动广场,在公共场所设置多种聚会休闲座椅、健身娱乐设施、儿童游戏空间等,丰富满足城中村居民的生活配套等。
对耿伙村公共空间的微更新必须紧密围绕生态这一主题策略。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尽量不拆除耿伙村原有建筑物,让周边的生态环境尽量保持原状,将改造对于历史痕迹的伤害降到最低。从耿伙村公共空间的整体规划出发思考,把更新分为四步骤:定点、主线、连接、扩散。首先确定好需要改造的点,再加入生态性的沿街绿植模块;然后再将这些要改造的点和生态性模块进行组合构成,通过空间组合手法连接成多条景观动线;最后由多条景观动线向周围形成几个辐射圈,改变和完善大家的生活居住习惯,达到生态“微更新”的最终目的。
1.果蔬引入
基于耿伙村现实存在的特殊性,可对这种根植于土地的独特生态特征加以深化。在项目改造中,将在市民菜市场及广场等公共区域,适当加入当季的果蔬农作物,让城市中的孩子能够更多了解生态植被生长的过程,从触觉、嗅觉、视觉等多方面还原置身乡野的归属感,同时还能丰富场地的多样性,为城中村的生态形象带来生动活力。
2.垃圾分流
针对耿伙村的垃圾处理现状,将排污优化、雨水回收、垃圾分流等都涵盖入城市公共系统内;同时,从改变耿伙村垃圾处理系统的基础底层开始,打通垃圾回收脉络,增强居民生态意识,做到有意识地进行废弃物的分类回收与丢弃;从而形成从大的系统框架再到小的个人行为的完善,进而完成整个体系互补式的生态需求。
3.景观互动
对耿伙村现有景观系统进行合理改造可以很好的调节城中村的生态性,因此,在有限的公共空间适当合理的加入景观小品;在交通拥堵的道路口设置小型景观环岛,缓解交通问题又优化社区环境,还形成人与景观良好互动的关系;同时,良好的景观系统还能有效调节城中村的干燥气候和湿度,让城中村街区环境更加舒适生态。
在针对现代城市规划处理中的耿伙城中村公共空间改造问题进行设计探讨时,把“微更新”与生态性进行结合应用将是一个思考点;用“微”的方式结合运用生态绿色的理念,优化目前发展中的城市问题,也将新的发展契机带给城中村;同时,这种修膳式的“微更新”改造方式也可以让更多的居民参与进来,切实感受到自己生活环境的变化。改造后的城中村公共空间也将会如新生的细胞一样迅速的融入城市的发展基因里,成为城市发展的推动力,更好的协同村与城的共存关系,提高居民公共意识,为居民创造出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