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味的批量之美
——现代主义设计艺术与传统手工艺的交锋

2019-07-13 13:59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高职教学部250014
大众文艺 2019年24期
关键词:批量手工标准化

(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高职教学部 250014)

1914年,德国工业联盟在德国科隆举办了工业艺术与建筑展览会,此次展览会上爆发了一场重大论战,这就是现代主义设计艺术与传统手工艺在理论上的最后一次交锋。争论的双方是穆特修斯与德国设计艺术界的元老亨利·凡·德·威尔德。亨利·凡·德·威尔德承认设计艺术中技术因素的重要作用,但他对于产品的标准化始终保留否定看法,他认为设计艺术应该是艺术家的自我表现和自我创作。而穆特修斯则持鲜明的反对意见,他认为,“只有符合标准化,让观众愉悦地接受标准化结果,才谈得上探讨设计艺术风格的趣味性问题”,“只有通过标准化,它们才能重新获得那种在协调一致的文明时代中所具有的普遍公认的重要性。把众多力量有机地集中起来,才能有为人们所接受的,可靠的艺术趣味”。同时,他还认为“标准化”是产品畅销世界的必要条件。

两位元老的争论貌似硝烟弥漫,不可调和,设计的现代批量化如果压制了艺术家创作的性灵,确是可悲,无可阻挡的现代化批量生产又是时代需求之必然,观众是否可以愉悦地接受标准化的结果呢?刺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已有四五千年历史,工艺精湛,趣味横生,文人著作均有提及。《筠清轩秘录》曾称赞道:“设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得深邃之体,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佳者较画更胜,望之三趣悉备,十指春风,盖至此乎。”而随着近代科技的发展和经济市场化的需要,计算机辅助提花技术设计自18世纪50年代以来在纺织行业中逐步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效率和准确度的设计模式和设计编织过程,降低了传统刺绣织锦的生产周期。但过分的规律性的泥古枯燥和不自然是否能保留传统的刺绣织锦的韵致和情趣,仍然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科技车轮的飞速,技术时代的来临,大批量生产已经成为目前公认的生产模式,这样的生产模式打破了手工生产的偶然性、不可复制性及不规则性,只要掌握操作技能,就可以极其迅速的无限批次生产保质保量为市场迅速接轨的产品,显然它比手工生产具有更多的优势,更高的利润回报让生产厂家更愿意选择这样的生产方式,但社会经济发展的多元化和客户需求的个性化,批量化的产品是否真的可以快乐的进入人们生活,就成为一个必须直面的现代化生产链条之上的问题。批量化产品设计如何可以求同存“异”,可以求平存“趣”呢?

基于“功能第一”这一设计评价体系展开思考,作品设计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设计历史中最令人叹服的工艺作品往往不是单纯为技艺而技艺,为哗众取宠的美而生。广州牙雕艺人借鉴了石狮口中含珠的镂雕形式,创作出多重象牙套球工艺。康熙时期这种象牙套球已有14层,清末时达到25—28层。明曹昭在《格古要论》中称三重象牙套球为“鬼工球”,清代的象牙套球的确给人以鬼斧神工之感。如此出神入化,臻于完美的雕刻技艺,假使某日技艺科技化,最先进的机器仅需极短时间完成几乎整套最复杂的镂透技艺流程。面对数以万计的批量工艺,几乎没有了任何厚重的心情去欣赏把玩。反过来看一个“微小而轻松”的设计作品——日本设计师深泽直人为无印良品设计的CD播放机,开关打破工业化设计惯常的按钮设计,改为一根拉绳,小时候都有过反复拉动开关让电灯不断开闭的怀旧心理,这样的经历让使用者无需产品说明的引导,下意识去拽动拉绳,飘进耳畔的美妙的音乐伴随了人与物“磨合”动作的完成。虽然只是一个可以完全批量的播放机,但设计细节却体现出了批量设计在“功能第一”的首要设计准则上的“别有用心”。

在工业社会初期,机器生产技术水平不高,大量生活用品的出现多是满足人们对生活实用基本功能的需求,现代化设计工业时代的来临,批量产品设计风格则更多强调形式的简化,设计中材料的选择是设计美直观体现的物质载体。中国第一部有关设计的理论著作《考工记》中明确提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其中“材有美”便是指设计中对材料的选择,设计材料首先必须符合工程技术加工的制约,然后尤为重要的是在设计中所担当的材质之美的功效。何以发挥不同材料的特质美,“工有巧”的“巧”字可以为我们激发设计取材的灵感。

批量产品设计中适量手工部分的出现或得当手工装饰的添加,可增加批量产品形式的考究和生动。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的重要奠基人之一,著名建筑师、工业产品设计的先驱彼得·贝伦斯设计了工业历史上比较早的电水壶系列,这一系列从外观形态上看有几何六面体和圆形灯笼状两种,为了符合批量生产的需求,三种壶体、两种壶盖、两种手柄及两种底座,都可以随意选择并加以组合,共可有24种样式,水壶的提梁和壶盖都可以和别的造型的水壶配件互用,充分考虑了机器批量和标准化生产的便利性和高效率。为避免大机器化的生硬,贝伦斯故意在壶体上做出了手工锤子锤击效果,并在提柄处施以既合用又富有手工感的藤条编。这种工业与手工的结合不管当初是出于产品设计的历史局限还是设计者本人的刻意而为,都能为现当代参与批量产品设计的设计师们提供一定的借鉴。

批量设计中的趣味装饰,能为现代批量产品赢得掌声。批量产品形式感的千篇一律会令人觉得索然无味,若设计师能够给予别有匠心的适量装饰设计,情况就会完全不一样了。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奠基人之一的格里夫斯,1985年为阿莱西(alessi)设计了带有小鸟装饰的水壶,壶体是比较常见的现代化的圆锥形,把手部分鲜艳的软塑料装饰便于提握,壶口设计一只写实而又调侃的小鸟汽笛,不锈钢的煮茶水壶水开时会发出森林的鸟鸣声。格里夫斯本人随后在价格过于昂贵的争议下,进一步降低材质成本,将水壶价格推向批量大众化,这一下销售就更大得不得了了,这在机械化批量生产初期的构思就很成功。

时代越来越珍惜设计中流露出的真挚情感和向上的生命力,只有赋予了设计产品鲜活的性格和品格,才能在激烈竞争的批量市场中脱颖而出。这需要设计师把自己的设计作品“人化”。美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埃罗萨里宁的经典椅子设计作品是公认的20世纪最舒服的椅子设计。他对椅子人性化命名,如“胎式椅”可以体现他对椅子设计舒适的不懈追求。这件椅子将玻璃钢制成镀铬铜架上的部分包以装饰材料,椅子不但可以像母体围绕胚胎一样,贴心的照顾到人体各部位、各动作与产品贴合的舒适感,同时,引发了当下设计师对于纷繁复杂的椅子设计如何回到“舒适”这个原点去思考。除了对设计形体功能人性化的追求,给批量设计的产品一个“有心”的名字,也可以点亮产品。

手工时代的悄然退去,机器时代的轰鸣来领,设计师在商品的市场竞争中不断的思考着如何利用好现代科技手段,可以适量的将手工传统的亲和感、人性化与批量化设计相结合,纵贯工业革命以后设计的历史发展,确实存在着机器的批量生产因盲目追求效益产出而降低了产品的艺术质量,甚至间接影响了国民消费者生活艺术品位的提升。伴随着这样的困惑,设计历史上的有识之士通过“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等设计革新进行着积极的探索,虽然这些设计运动都存在历史局限性,但更能体现出人类多么希望在享受物质进步带来便利的同时,还能够感受的到机械化依然可以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德国工业联盟的科隆论战,穆特修斯所提出的“标准化把众多力量有机地集中起来,才能有为人们所接受的,可靠的艺术趣味……,”这里所提到的“众多力量的有机集中”,应该就是对批量之美的因素的探求,更是我们当今设计界积极去思考的议题。

猜你喜欢
批量手工标准化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云南:铁路“520”运输鲜花4万余件 高铁批量运输创新高
批量提交在配置分发中的应用
吃肉频率能体现乡村治理水平? 走形的标准化徒增负担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批量下载自己QQ空间上的相册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手工剪纸
手工DIY
珍贵的手工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