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过二十年的发展,网络文学已经成为当代重要的文学现场,网络文学评论经过长期追踪也随之成为最前沿的文学研究阵地。通过对二十年网络文学评论的梳理、归纳和总结,大体可将其分为萌芽期、生长期、爆发期和正名期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有不同的研究重点并呈现出不同的研究特点,并由此推开关于网络文学特征、传播、接受、影响等方面的深度研究。但同时也存在理论研究滞后、作品研究较少、创作与研究存在隔膜等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加以改进,以提高评论的主动权和参与网络文学进程的主动权。
关键词:网络文学研究 现状 问题 建议
网络文学自从1998年开始至今,已经发展了整整二十个年头,并从星火长成燎原之势,与之对应的是,在网络文学萌芽期,就有敏锐的学者发现了这一新生文学变量,并加以追踪。网络文学研究以网络文学的发展变化为基础,到目前为止,网络文学大约历经了四个大的发展阶段,而网络文学研究也随之出现四个阶段的变化。
一、网络文学研究的四个阶段
(一)网络文学研究的萌芽期(1997-2000)
网络文学的发展比较公认为以1998年为发端,网络文学研究也几乎同步进行,但是由于国内网络文学发展与海外相比稍慢了半拍,有些敏锐的学者早就意识到网络这一新生传播途径必将给文学艺术带来的巨大变革,所以早在1997年,厦门大学的黄鸣奋就开始从电脑文艺的角度对包括文学在内的文艺形态进行观察。发表于1997年《厦门大学学报》第4期的《电脑艺术刍议》是中国学术界对网络文学的第一次发声。作者敏锐地意识到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强烈地感受到它的冲击。”电脑提供了新的艺术需求,因为“艺术的发展,必须有一定的社会需求作为动力。电脑的应用与普及,在社会上形成了对于艺术的新需求,从而对艺术创造性的发挥起发激励作用。”从新的技术升级必然催生新的文学文艺样式出发,探讨了技术与文学文艺的关系。《后现代文学的斑马线——从一部网络小说谈起》认为,“网络社会正在以势不可挡的速度涌入人们的基本生活,大有欲与人类文明几千年来的‘现实社会作分庭抗礼之意”①,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而“一个大时代的到来总伴随着文化、生活、艺术、宗教等各个领域对传统社会的叛逆与反抗。在网络社会中,处处可以体察到汹涌澎湃的‘后现代的浪潮与气息。自近代确立起来的种种权威、制度以及规范都被尽数摒弃,‘怎么都行(费耶阿本德语)成了网络社会的核心精神”②。此后随着以《第一次亲密接触》为代表的第一批网络红文的影响不断扩大,部分评论者开始对这一文学现象进行关注,但人们普遍将之视为与武侠小说、方言情小说同类的通俗文学读物,虽然民间已经开始以一种狂欢的热情拥抱网络文学,但学术界却相对安静,网络文学研究还没有真正进入评论家的视野。这一时期,在知网以“网络文学”关键词可以搜到报纸文章2篇,期刊文章54篇,其中12篇文章发表在社科类专业期刊,42篇在科技信息类期刊上发表③。从内容上看,这一时期期刊文章半数以上着眼于对这一新生事物的介绍推广,专业评论文章占比较少且多从网络与文艺发展的关系入手,网络与文学间深层联系仅占其中一小部分内容,研究者对网络文学的研究还相当粗浅,研究者更多地将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现象来进行研究,“挑战传统”“观念更新”“困惑”“出路”“可能性”等成为这一时期评论文章最常见的词语。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学者对网络文学研究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当然网络文学质量不高、阅读习惯和审美偏差使学者研究兴趣不佳也是个不争的事实。主流研究者多对这类“傻白甜”的网络小说兴趣不高,大多没有或较少接触此类作品,因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网络小说研究所提到的只是长见诸报端的有限几部作品,少能捕捉其内在气质变化和题材变化。
(二)网络文学研究的生长期(2000-2007)
2000年网络文学研究出现明显变化,评论文章数量和质量有了大幅提高。全年发表期刊论文158篇,报纸文章47篇,远超此前总和,发表论文的刊物也从科技信息类刊为主转为社科类专业期刊主。此后,网络文学研究的专业论文数量一路走高,研究也逐渐深入。2004年6月,首届“网络文学与数字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长沙举行,这是第一次以网络命名的专门学术研讨会。2004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网论文学教授论丛》是学界第一套研究网络文学基础理论的丛书,这套丛书对网络文学的本体、叙事、批评、禅意、视野等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网络传播媒体与文学的相互关系的历史考察,阐释文化生态环境在具体演变过程中的逻辑关系,观照网络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生态的依据,并进一步建构相应的理论体系”④,“是网络文学首次从理论上证明自己的存在”⑤。
这一时期的网络文学渡过自然生长阶段,在资本及新媒体的影響下迅速成为当代最大的文学现场。学者们普遍认识到网络文学作品是消费时代文学生产与市场经营进一步契合的结果,它使读者摆脱了对文学权威和传统文学的“迷信”,迎合了大众的审美品位并制造出新的流行,并使文学有了更大的生长空间。在这种普遍认知下,学界对网络文学的评价逐步“转向”,“经历了从批判性否定、质疑到复杂的深度思考等不同的评价态度”⑥,由大体否定走向部分肯定,对网络文学的文学性及未来发展也有了更多思考。“网络文学的价值”“时代宠儿”“爆发”“引领”“新活力”“挑战”“冲击”“狂欢”等成为评论热词。但是学界对网络文学的发展与走向仍然存疑,除了面临一些文学创作的共性问题——如作者精神品格、文学创作态度、作品水平高低等外,网络文学还有自己特有的问题,如历史太短难以定性,版权保护意识不强、版税制度不够完善,写手队伍鱼龙混杂等,深受资本影响的网络文学能在多大程度上表现出文学特性,并在未来将通俗文学乃至文学本身引向何方等诸多问题成为这一时期最受关注的内容。
从数据上看,在中国知网上在“网络文学”主题可搜出这一时期以发表在各类报纸上的网络文学评论文章共498篇,期刊评论文章1469篇,硕博论文63篇。与第一阶段相比,数量有了明显提升,研究方向也更为开阔,包括欧阳友权等在今后在网络文学研究领域极有建树的学者在内,开始进入这一领域,虽然著名学者的参与度仍然较低,但它将会成为一个新的学术研究热点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虽然有着可以预期的光明前景,但在当时,网络文学评论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代沟是一个不得不关注的因素。“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⑦,同样一个时代也有一个时代的评论,同龄人往往更了解同龄人,也更关注同龄人。在以80后为生力军的网络作家和网络写手队伍迅速成长起来的时候,同时代的研究者们还不过初窥研究的门径,受学术研究规律的影响,文学理论人才的成长通常需要比同代作家成长更为缓慢,这些研究者们大多刚刚开始他们的学术研究之路,关注重心尚未真正明确,理论水平仍然有待增强。而更高一辈的资深研究者们,大多早就确立了研究兴趣和研究方向,对网络文学缺少研究热情,同时也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必要的了解,多种原因导致虽然网络文学研究已经进入评论界视野,但学术界对网络文学研究仍然呈集体失语状态,主流学者的关注点几乎没有网络文学。更为重要的是,这其中作为学术风向标的著名学者几乎无人对此写过评论文章。这其中原因当然颇为复杂,但主要原因一是具体从事网络文学的人们比较缺乏宏观把握与理性梳理的功力,没有出现有较强学术价值及影响力的评论文章;二是主流文学批评领域里的人们对网络文学缺乏切实的了解,甚至缺乏应有的热情。至于许多有文学前沿理论研究的学者,仿佛一时间并没有明白这一传统意义上的通俗文学是怎么迅速生长成这样的庞然大物,对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产生这么重大的影响,因而对它的研究也无从谈起。三是网络小说已经开始露出无限延长的特点,一部作品数百万字屡见不鲜,要想做出一些研究,对阅读量的要求十分巨大。在没有兴趣为支撑,这份前期准备工作就足以消耗掉许多学者对它的研究热情。
(三)网络文学研究爆发期(2008-2014)
2008年最受瞩目的网络文学大事一是作协主席网上打擂,一是“网络文学十年盘点”,前者是主流文学界放下身段主动亲近网络文学,后者是作协对网络作品的规整与吸纳,这是主流文学对网络文学的真正肯定,而赛后各地作协对优秀网络作家的吸纳和培养,表明网络文学作品和作家正式开始步入中国文学主流队伍中。2008年12月,中国社科院举办第二届“媒介文化与网络文学高层论坛”,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与4G网络的普及推动了网络文学的再次繁荣,并获得社会各阶层的普遍关注,铁凝认为网络文学的发展颠覆了传统写作的话语霸权,“网络文学的兴起使有写作欲望的人心态更自由、更平等,它的匿名性使作者的情感和心境更放松,流淌出在书面写作里很难看到的非常鲜活的语言。它使文学变得多元。”“(网络文学)是势不可挡的,而且今后的影响还会更大”,它的兴起“给中国人的生活带来了非常丰富的变化,丰富了中国人的生活,也使文学变成是多元、共生的存在。⑧”网络文学凭借自己强大的影响力和产业带动能力倒逼主流文学的认可和支持,进而倒逼评论界重视这一重要的研究客体。从这一年开始,网络文学研究开始持续升温,网络文学研究名家辈出,传统评论名家也纷纷介入,论文数量不断增加,研究的广度深度明显提高。截至2014年10月,根据中国知网数据,共发表期刊文章1485篇,报纸文章637篇,硕博论文386部,各类著作58部,成为毫无疑问的学术热点。但实际上,对网络文学如何评论、如何定位、评论的标准是什么却是横亘在每一个研究者面前的难题。与传统文学不同,新技术赋予了网络文学全新的生产模式和传播途径,“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两种偏离趋向:第一,在作品的生产和传播上,具有时间和空间双重的无限制,因而无须遵循传统叙事上的 “节约原则”。第二,叙事的整体意义结构上,偏离近现代以来西方文学建立的总体叙事结构的要求,而呈现出多元化、多中心的弥散结构”⑨。与之相伴的是学界的态度,与“招安”“盘点”“转型”“新文学标准”等评论热词同时出现的,还有谨慎肯定的态度和比较光明的预期。马季认为:“网络文学基本上摆脱了对意识形态的依附,让文学回归到了新的起跑线上。可以看到的是,网络文学对当代中国文学的撞击是令人欣喜的,在未来的岁月里,它将有可能重组中国文学的格局,使中国文学产生新的造血功能,并创造出新的文学空间。⑩”白烨认为“目前的网络文学不仅与传统文学分离、并立,而且还呈现出方兴未艾的情形,大有在未来的发展中后来居上的势头”?。2008年网络文学逐渐被传统文学接受,而与之相伴的网络文学研究也同样逐渐从学术边缘走向学术研究的前沿。
这一时期开始出现对网络文本的细读,与网络作家同时代的青年学者已经开始他们的学术生涯,面对已经被研究得极为深入的中国现当代文件学来讲,网络文学无疑是一块未被过度开垦的学术新区,青年学者更易在这个领域发表新的见解和看法,而同龄人的经历和同代审美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网络文学的作者和读者以及文本本身,他们身上较少学术包袱,对学术研究价值相对较弱的网络文本更为平等尊重,更愿意介入对文本的研究,以夏烈为代表的青年研究人员开始崭露头角。此外,经过多年成长,部分网络文学作品有了长足进步,具备了基本的学术研究价值,因而这一时期开始出现少量对网络文学作品的个案评论。
经过十年的发展,研究者开始有了写史的冲动,2008年欧阳友权出版的《网络文学发展史》和马季的《读屏时代的写作——网络文学十年史》分别表明这两位网络文学研究领军人物在多年关注网络文学发展后,为网络文学正名的“企图”。从客观现实说,网络文学经历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生产出数量庞大的作品,生产出版运行机制已基本稳定,回望和梳理这一成长如此迅速的文学场域,也在情理之中。这两部著作从不同角度对网络文学发展十年来的文学网站、网络写手、网络文学作品、网络语言等进行广泛搜集和系统梳理,勾勒出十年网络文学发展历程、特点及未来的可能走向,为此后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网络文学研究正名期(2014-)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邀请了两位网络作家,并对网络文艺进行专门的表述,他认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藝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由于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等发展,近些年来,民营文化工作室、民营文化经纪机构、网络文艺社群等新的文艺组织大量涌现,网络作家、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制片人、独立演员歌手、自由美术工作者等新的文艺群体十分活跃。这些人中很有可能产生文艺名家,古今中外很多文艺名家都是从社会和人民中产生的”,“文艺乃至社会文化面临着重大变革。要适应形势发展,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力度。”“我们要扩大工作覆盖面,延伸联系手臂,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他们,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团结、吸引他们,引导他们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这实际上是对网络文艺的管理和评论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虽然这两位网络作家的代表并不能真正代表中国网络文学作品的成就,但公众关注的是其网络作家的身份而非作品。这是网络作家文学身份的最高官方认定。在中国,政治对文学的影响力从来都是毋庸置疑的,这是一个重大的契机。行政引导的力量是易见的,在此之后,中国网络文艺的管理力量及认知都有很大转变,此前还比较拘谨的评论界、作协文联等部门加大了对网络文学及网络作家的关注,各地方作协先后增设了网络文学协会,开设网络作家研讨会、网络作家写作班等,对地方网络文学进行引导和管理,由此引发的是新一轮网络文学研究的热潮。网络文学逐渐从文坛的边缘向中间靠近,而网络文学评论也深受此风影响,一些重量级文艺评论大家开始真正介入对网络文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对网络文学现象的探讨。而新生代网络文学研究人才也依次梯队出现并逐步成熟,目前国内网络文学研究已基本形成高校、作协、社科系统为主体的网络文学科研力量,网络文学学科建设也已初步成形,从某种程度上讲,网络文学研究已经基本成熟,今后的研究走向将随着网络文学自身的走向、网络文学写作水平的提高而逐步深入。
二、网络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与创作间存在较大隔膜
网络文学时至今日已经走过二十年历程,期间网络文学迭代频出,新类型、新写手层出不穷,网文爆款数量极多。与此同时,网络小说自身的野蛮生长、资本介入并对其规训、社会重大事件在作品中的及时展现、网络通信技术发展变化对网络作家及作品的影响等,很多都未能在研究者那里进行深入的研究,时至今日,仍有很多研究者无法真正把握网络小说的精神实质和气质类型,所参考的作品仍然以早期网络小说为主,无法对多变的网络小说进行有效发声。如果细细梳理网络文学评论文章,就会发现,研究者的视阈大多集中在安妮宝贝、痞子蔡、李寻欢、邢育森、今何在六六、唐家三少、流潋紫等有限的几个作家身上,参考作品也多是《第一次亲密接触》《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告别薇安》《悟空传》《诛仙》《鬼吹灯》《甄嬛传》等,关注的作家及作品选样过于集中且多属网络文学早期作品。事实上,早期网络小说很多是“玩票”性质,因为受到文学作品发表诸多限制而在网络上实现自己文学理想的“寻梦者”,其创作心态、作品表达与后期专职写手相差甚远,早已无法代表当下的网络小说场阈。网络大神月关曾说:“我其实挺不理解现在年轻网络作家的写作逻辑和道德逻辑,他们的生命体验与我完全不同。”随着手机读屏时代的到来,读者对于网文的要求出现显著变化,月关“日更三千”也只是为了了解年轻作者和读者,“不使自己掉队而已”。对于已经达到大神级别的月关来说,网络小说写作尚且如此风起云涌、变相频生,稍不注意就有掉队之虞,对于研究者来说,把握好网络文学的脉搏显然更为不易。
(二)宏观研究较多,作品研究较少
纵观近二十年网络文学评论文章可以得出一个初步判断,即网络文学研究多着重在网络文学现象方面,对具体作品研究较少。网络文学以其无可匹敌的发展速度、深厚广泛的群众基础、无远弗届的文化影响在中国当代文化中肆意生长,已然成长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庞然大物并将继续发展下去。由于网络文学作品整体质量较传统精英文学作品稍差,研究者也少有充足时间去浩如烟海的网文世界里挑拣优质作品,再加上发表方式的制约,如果不是现象级网文,刊物编辑有可能对此作品认同度较低,也会影响论文的发表,导致作品研究整体数量偏少且集中在部分作品上,涵盖面太少。
(三)研究较为滞后,研究深度欠缺
当下网络文学评论的滞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研究滞后。关于网络文学的特征、表现、传播、营销、受众等宏观考察的文章数量较多,出现了一些有深度的作品,但更多的是产生很多重复研究,浪费科研力量。一些宏观研究只是表层现象的分析展示,更多将之作为一种全民化的文学现象和技术引领的文化潮流,研究者更关注这种现象,而非作品。作者的能力水平不足以解释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网络文学样式。从后现代性、快餐化等来分析网络文学的作品也较多,但是由于其与网络文学创作现场的隔膜,导致很多宏观研究显得生硬,有为赋新词而强说之感,评述生硬,导致论文观点比较脆弱。由于网络文学理论发展相对滞后,众多研究者使用的理论武器也并不称手,有传统文学理论、后现代理论、传播学理论等,虽然能部分解释网络文学的特点,但并不能达到真正的通达,兼之理论文章相对晦涩,人们接受度普遍不高。一是作品研究滞后。研究者的落脚点很少会放在较新的网文中,即使是新的现象级作品也较少受研究者青睐,而网络文学的变化恰恰就是内蕴于这些新的作品中,以一种不动声色的改变来修正自身的创作及作品与读者的关系。如果缺少长期追踪观察,很难把握网文的内在发展路线。虽然国内现在有马季、夏烈等人对网络文学作品进行长期追踪观察,但从总体而言,研究人员及研究成果还稍嫌不足。
三、网络文学研究的方法及对策
经过近二十年发展,网络文学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而问题也不容忽视。如果想在今后开展更为有效的网络文学研究,进而成长为文学研究之林的参天大树,个人以为需要从根、茎、叶三个方面进行突围,积极开拓网络文学研究的空间,有效参与网络文学的发展中。
根是指的对网络文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众所周知,基础理论研究是一切研究的基础,当下网络文学研究并没有寻找到一个非常“称手”的理论工具,所使用和借鉴的多是一些既有的文艺理论思想,如后现代理论、传播学理论、叙事理论、符号学理论、狂欢理论等,这些理论部分地解释了网络文学的生产传播理论,却没有一个系统理论可以对网络文学进行系统阐释,缺乏有效的理论武器必然导致不能对这一文学文化现象进行有效分析。因而,加强对网络文学的文艺理论基础研究必将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所在。
茎是指网络文学的总体研究。虽然到目前为止对网络文学的整体研究已经较多,科研成果丰硕,但由于网络文学生成时间较短,技术更新较快,因而考察网络文学的审美独特性,它与传统文学文化的关系、它在文学、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发展方向等仍有很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发展方向方面,由于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变化快,很少见到能对网络文学起到指引性的评论文章,研究者多是对已经生成的文学现象进行评论,缺乏前瞻性、引导性意见。此外,网络文学不断生成新的形态和新的亚类,即使是已经高度成熟的类型小说,在新技术和新读者的影响下也不断出现新的情况,再加上之前类型小说范畴下存在官场小说、军事小说、同人小说等大量研究洼地,因而网络文学的研究空间很大。深入思考网络文学成因、模式、创作心理、读者接受、价值取向等,对文学和文化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不无裨益。
叶是指具体的作品评论。虽然网络文学作品数量庞杂众多,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却是最少。虽然近些年一些现象级作品受到评论者的关注,但从总量来看还远远不够。这里固然有此前提到的作品参差不齐、数量庞大筛选不易、研究者主观意愿低、发表相对困难等原因,但其中还隐藏着一个潜在的“文学鄙视链”,即受诸多因素影响,网络作品研究处于文学研究食物链的最底层,研究者较少能从研究对象及研究成果中获得学界肯定,进而影响其自身价值认同。因而避免给自身制造尴尬,对具体作品噤声或含糊其词就成为研究者们的选择。但学界放弃对具体作品的评论,实际上等于放弃自己在网络文学的话语权,进而导致网络文学与研究的背离。事实上,有不少网络写手公开声称“网络文学评论没有价值”“从不读网络小说评论文章”等诸如此类的话语,这些都在网络作家和读者心中产生了相当负面的影响,会逐步导致学界丧失评论的主动权和参与文学进程的主动权。因而加大对网络文学作品的具体研究,才能使研究获得读者并进而影响读者,对社会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这方面,马季、夏烈等研究者可做参考。
注释:
①吴冠军.后现代文学的斑马线——从一部网络小说谈起[J].粤海风,1998(10).
②吴冠军.后现代文学的斑马线——从一部网络小说谈起[J].粤海风,1998(10).
③所有知网数据均截至2018年8月21日,下同。
④王岳川.数字化时代的文学前沿探索——评“网络文学教授论丛”[J].云梦学刊,2005(5).
⑤黄鸣奋.网络文学教授论丛笔谈[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⑥玉秋.全国首次网络文学学术研讨会昨在中南大学召开[EB\OL].(2004-06-15)[2018-09-15]http://news.sina.com.cn/ o/2004-06-15/14012812769s.shtml.
⑦王国维(清).宋元戏曲史序[M].北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⑧黄小驹、焦雯.铁凝、王蒙妙论中国当代文学[N].中国文化报,2008-08-08.
⑨张柠.网络文学的文学性和新标准[EB\ OL].(2013-12-11)[2018-09-15].http://www. chinawriter.com.cn/2013/2013-12-11/184855. html.
⑩冯軍.网络文学可能重组中国文学——关于读屏时代写作与出版的对话[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04-18.
?白烨.网络文学的成长簿记[N].中国艺术报,2008-04-22.
?人民网: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公开发表[EB\OL].(2015-10-15)[2018-09-20]http://culture.people.com. cn/n/2015/1015/c87423-27699235.html.
郭海荣,河南社科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