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损伤与其逃避不如面对

2019-07-12 01:38
时尚育儿 2019年7期
关键词:康复科脑损伤治疗师

脑损伤在早产儿这个群体中比较多见,有很多人会认为“宝宝大脑还会继续发育,养着养着就好了”,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对于有脑损伤的早产宝宝,关键就是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越早开展治疗或早期干预,近期和远期效果越好!指导专家I田园 编辑l陶莉 美编I劳秋勤

一个早产宝宝的康复之路

玲玲是一名孕34周出生的早产宝宝,出生后在某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了近1个月才回到家中。由于父母对脑损伤和早产儿早期干预的认识不足,未能及时开展早期干预,也没有积极参加随访。玲玲4个月的时候,经医生体检发现仍不能抬头,转诊到上海市儿童医院康复科就诊。康复医师的评估发现,玲玲的头控差、无翻身活动、左侧上肢肌张力偏高、无主动抓握能力,整体情况非常不理想,康复医师诊断为运动发育迟缓,并建议进行专门的康复干预。

此后,爸爸妈妈带着玲玲,每日往返于康复中心和家中,除了由康复师进行物理治疗、体外反搏等康复训练外,爸爸妈妈还主动向康复师学习训练要点,依托家庭生活與家庭环境,持续帮助玲玲进行家庭康复训练。一转眼,玲玲8个月大了,不仅可独立完成稳定的竖头、坐,并开始发展腹爬活动了。不过医生也发现,玲玲左侧上肢异常肌张力虽已恢复到正常水平,但左侧手指抓握能力仍然较差,医师在评估的基础上,为玲玲增加了作业治疗训练,并在10个月开始言语训练。玲玲15个月时,已经能够独站达5分钟以上,左侧上肢精细功能与右侧相近,语言发展也非常顺利,与父母沟通后,医生建议玲玲结束医院内康复,继续接受家庭康复。

回顾一年多的康复之路,玲玲的爸爸妈妈感慨万分:早产儿脑损伤并不可怕,依托全面的现代康复医疗技术,加上父母强大的内心和积极的态度,早产儿是有可能获得良好发展的。

早产儿脑损伤严重吗?

早产儿脑损伤是在早产儿脑血管发育不成熟的基础上,因出生前、出生时、出生后内外环境的变化导致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或再出血、炎症等,使得脑细胞受到损伤继而引发的脑损伤。引起早产儿脑损伤的常见因素包括出生胎龄/体重低、羊水污染、妊娠高血压、糖尿病、胎膜早破、胎盘早剥、感染、长时间机械通气等。

早产儿脑损伤一旦发生,往往是不可逆的,且无特效治疗方法,对患儿的生存质量影响巨大。

如何发现宝宝有脑损伤?

早产儿脑损伤的表现具有个体差异,需要家长密切关注宝宝各月龄的发育进程以及是否有异常信号:

姿势异常:如经常“打挺”、身体频繁抖动,上下肢不对称,站立时双腿交叉,头后仰等;

发育落后:如1个月不能竖头、3个月不能抬头等;

喂养困难:如喂奶时吸吮无力,易呛奶,嘴巴不能闭合,张口流涎等;

反射异常:如4个月仍手紧握拳或拇指内扣、6个月左右一些原始反射仍然没有消失;情绪异常如整日哭闹,烦躁不安等。

脑损伤干预越早效果越好

早产儿的脑损伤并不可怕,关于早产儿的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技术了,所以脑损伤重在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且干预越早效果越好。对于早产儿表现出的一些异常信号,父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可存侥幸和观望心理,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康复科、儿保科或神经内科等进行检查并坚持随访。

对于早产儿脑损伤后的处理,提倡早期干预,出生后即可由康复治疗师、护士以及医生进行床边早期干预,包括袋鼠式护理、抚触、婴儿被动操、各项感觉刺激等,并在出院后长期随访和规范化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

以上海市儿童医院为例,早产儿从NICU出院后,就进入多学科的整合门诊接受随访系统,每月由各专科医师共同指导家长进行婴儿被动操、抚触、运动训练、感知觉刺激等早期干预活动。对于运动发育异常的早产儿,及时开展家庭康复训练。如果早期干预或者家庭康复效果不佳,则及时转入康复科,接受详细而标准化的康复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认知康复训练。

医生提醒

要强调的是,由于早产儿主要的生长环境是家庭,因而脑损伤早产儿的康复训练,要注重医院康复与家庭康复的密切结合,家长对康复方案的高依从性和积极配合,至关重要。康复早期,家长可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给予患儿视觉刺激、听觉刺激、触觉刺激、前庭觉刺激等家庭康复训练。在接受医院或社区康复训练的过程中,父母应主动与康复治疗师建立联系,在治疗师的指导下,同步进行粗大运动、精细运动以及言语、认知、情绪、行为等康复训练。

猜你喜欢
康复科脑损伤治疗师
临床教学路径在康复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综合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临床干预分析
蒙药嘎日迪-13治疗脑缺血模型大鼠脑损伤的研究*
厄瓜多尔传统治疗师疗愈身心
肌肉紧张,六个拉伸动作来帮你
优质护理应用于康复科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分析康复科护理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康复科护理
康复科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心理护理
帮孩子摆脱分离焦虑
摇晃婴儿可导致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