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执掌故宫博物院7年的院长单霁翔退休,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接任。
过去一提起故宫,人们的印象总是红墙黄瓦,一派皇家威严,如今的故宫早已不复古板,成为亲切萌趣的所在。这背后的转变,离不开自称“看门人”的单霁翔。
2012年1月,单霁翔从国家文物局局长调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有人问单霁翔,新官上任三把火,你准备怎么烧这三把火?单霁翔说:“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群,最怕火,所以我一把火也没有。”
单霁翔看起来确实没什么火气,常年一双老布鞋,一上任,就先带着助理,把故宫老老实实走了一遍。故宫的1200座建筑、9371间古建,凡是门都要推开看一看。600年来,把故宫这么走一遍的,就单霁翔和助理两个人。故宫收藏着众多文物,鲜有人能够将其数得一清二楚,但单霁翔可以将文物数量精确到个位数:1862690件(套)。他说,外界说他5个月穿坏了20双鞋是夸张;但他请秘书在网上一口气买了20双鞋,确实是真的。
走访过后,2013年,单霁翔开始立规矩:他要求墙头瓦面不能有一根杂草——草生长时会拱瓦,瓦松了,宫殿就要漏雨,木头就会朽毁;垃圾落地后,两分钟内必须清理掉;宫里严禁吸烟。此后,在故宫经常能见到单霁翔一个人低着头慢慢走,看见垃圾、烟头就立马俯身捡起。“我走到哪儿捡到哪儿。他们就会用手机悄悄告密,院长奔东去了,你们快去,先把烟头捡起来。”“其实我都知道这些猫儿腻。我就故意满院子走,故宫一下子就变得干净了,多好。”笑侃背后,是一位老人一次次的弯腰。
也是2013年,故宫开始禁车,规定所有机动车一律不能再穿行开放区,“英国的白金汉宫、法国的凡尔赛宫、日本的皇宫,都不允许车辆穿行,这是一个文化尊严的问题!”
第一个撞上这条规定的贵宾是时任法国总统奥朗德。2013年4月,奥朗德一行来到故宫。单霁翔来到午门,发现安保人员已经就位,准备为车队开门开道。此情此景,恐怕大部分人会选择让一步,单霁翔却让人去关门。在他的坚持下,奥朗德在午门前下车,步行进入了故宫。自那以后,国际政要乘坐车参访故宫的惯例成为了历史。
毫无疑问,他是个改革者。
单霁翔刚当上院长时,办公室给了他一份介绍,其中写了故宫诸多的“世界之最”。“你说馆舍大,但70%的区域都立个牌子——观众止步;你说藏品多,但99%的藏品沉睡在库房里;你说观众多,但80%都是沿着中轴线目不转睛地往前走,根本感受不到故宫的魅力。”这样的“世界之最”有意义吗?“我认为没有意义。”人们能从游览故宫过程中获得什么,才是有意义的。为此,故宫对环境进行大整治——拆除135栋临时建筑、新增1400把椅子、全面采用电子购票、不断扩展开放面积,甚至把一个职工食堂改成了洗手间。“现在人们来到故宫,走进展厅是现代化的博物馆,出来就是美丽的花园庭院……观众就会流连忘返,获得丰富的文化体验。”单霁翔认为,故宫博物院不仅要关注文化遗产保护,更应关注观众的需求,注重人性化的细节设计,让观众有尊严——这也是他最爱说的两个词之一;另一个,是开放。
在单霁翔的助推下,故宫开启了“网红”之路,从卖萌的雍正、故宫猫,到“朝珠耳机”,故宫凭文创产品成功激活了年轻人心目中的形象;2015年,举办“石渠宝笈特展”,“故宫跑”成为当年热词;2016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豆瓣评分高达9.3分;2017年,文创产品销售达到15亿元人民币;2019年,成功举办“上元灯会”,这是故宫第一次大规模夜间开放。7年里,故宫开放区由2014年的52%,达到现今的80%以上。如今北京一下雪,宫中“人比雪还多”。“雪虽然不厚,但是人们可以在里面尽情欢笑,这就是博物馆的责任。”
时光千年一瞬,故宫却不再隐秘遥远。
今年3月,故宫宣布,今明两年,将对故宫古建筑群进行大面积油饰保养。而单霁翔在任期间,故宫博物院对古建筑的修缮,也已从一般土木工程修缮,变成研究性保护项目。“我希望到2020年,紫禁城里面只保留古代建筑和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复建的少数建筑,没有一栋现代建筑。我要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交给下一个600年。”
在故宫前6年,单霁翔自称是一名讲解员。退休后,单霁翔想回故宫当一名志愿者,“到时候希望面试的时候手下留情。”
热议锐评:执掌故宫七年,单霁翔完成了他自己的目标,一是让故宫活起来——讓更多的观众走进故宫,将含有故宫文化和故宫元素的产品带回家。二是让故宫火起来,激发了这座百年宫殿潜在的商业价值。虽然这种“火”有时也会为他带来争议。“这七年战战兢兢,可以用万无一失来形容,一失,就万无了。我们在墙角上,无路可走。”“这就是故宫博物院院长的责任。”如今,在故宫的变与不变之中,我们读懂了他的深情坚守,他给予故宫、故宫里每一件文物尊严,更给予每一位观者以尊严。
“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六百年。”他做到了。(徐媛、王蔚《廉政瞭望》)
素材运用:七年故宫“看门人”;责任与担当;故宫“蝶变”;给文物以灵魂,给游客以尊严;改革与开放;“网红故宫”与创新思维;推动;影响……
(资料来源:《新京报》《中国新闻周刊》、中国新闻网、微信公众号“一日一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