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元明
趣味横生、蕴含深意的印文,背后隐藏着多少治印人的独特情怀,又折射出怎样一番世俗冷暖?
篆刻从文辞内容上来区分,不外姓名印和闲章两类。闲章指镌刻姓名、斋室、职官、藏书印等以外的印章。从秦汉时的吉语印演变而来,除刻吉语外,还常刻诗句、格言、自戒之词等。伴随着篆刻独立性的扩张,闲章逐渐成为印人的最爱。
晚清民国时期社会动荡,篆刻史却涌现出多位大师级人物。他们大多历经战火兵戎,甚至家破人亡,或者屡考不中,自此绝意仕途。但在篆刻方面,最终独辟蹊径、立志创新,开创出自己的一番天地,其中代表人物有徐三庚、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和齐白石等。读他们的印章,可以领略世俗人情,但并不是想像中那样风光十足,而唯一不变的,就是对于篆刻的挚爱。
人过中年珍惜时间
苏州濯缨阁曾刻有一副郑板桥的楹联:“曾三颜四,禹寸陶分”。“曾三”代指《论语》中曾参说所言:“吾日三省吾身”。“颜四”指颜回讲的“四勿”,亦即“非礼勿视,非视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禹寸”出《淮南子》:“大圣大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意思是具有强烈紧迫感的大禹非常珍惜每寸光阴。“陶分”典出《晋书·陶侃传》:“(陶侃)常语人日: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说明陶侃也非常珍惜时间。
徐三庚中年时曾将此下联的“禹寸陶分”内容入印。此时他的技艺已成熟。这方作品最能体现徐三庚“以柔为美”纯熟刀法,堪称代表作之一,印面尺寸巨大,十分难得。虽然徐三庚等人没有功名,却饱读诗书。过去不像现在,遇到什么事都上网搜一下,都是现成的。过去都要记在脑子里,活学化用,这就是“养”的功效。
环境造就大师
吴让之是流派印的职业高手。作为一个以鬻印为生的印人,时常能领略到生活的艰辛,一些作品直接表现出一时之志向和一时之心态。“但使残年饱吃饭”和“谦退是保身第一法”二印折射出他饱受世态艰辛和看破世俗的悲悯心态。“但使残年饱吃饭”出自杜甫《病后遇王倚饮赠歌》诗:“但使残年饱吃饭,只愿无事常相见。”“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出自庄子,弘一法师后来有发挥:“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艺术家的心态较之一般人更为深刻和敏感。
晚年的吴让之穷困潦倒,寄寓泰州东坝口观音庵,曾撰八言联自嘲:“有子有孙,鳏寡孤独;无家无室,柴米油盐。”虽得旧友新知的同情与关怀,但伤感之情仍不时在诗文中流露,因为故园萧寂,战火弥漫。吴让之在为杨石卿所作《秋林诗思图》题句中写道:“乌桕丹枫叶渐凋,杜陵蓬鬓感萧萧。奚囊收得秋光满,聊与西风破寂寥。”透露出忧时伤事的心境。也正因环境所迫,穷而后工,形成了吴让之对于生活的超然态度,“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终成一代大家。
“五斗米”不好混
“为五斗米折腰”为赵之谦刻。这方印曾拍出了千万元高价,但与赵本人没有一毛钱关系。赵之谦为官之初,生活态度积极昂扬,有一些印章诸如“血性男子”“沧经养年”等,表明献身功名的决心,但经历官场生活之后,目睹官场黑暗的内幕,反串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实质上是表明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心情。
赵之谦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个大官,为民请命。但在他那个时代,唯一的道路就是通过科举这条路。悲催的是,他参加了两次科考都没有成功,原因很怪但又不怪:一次是他的文章写得太艰深,引用的典故太多,主考老师要查资料才能看懂,于是烦他;一次是他的文章用字太生僻,主考老师干脆不认得,不可能过关。随着年龄的增长,赵之谦在无可奈何之下捐了一个小官,那一年他44岁,最后死在任上,终生愿望并没有实现。艰难的人生反倒促成了他杰出才能的发挥,历史中少了一位可有可无的官吏,艺术史中多了一位书画印大师。
赵之谦曾刻了一方“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内容便出自杜甫的《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饥走荒山道。”读印之时,仿佛能够听到赵之谦的一声长叹,无奈而又悲凉。边款写道:“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既刻起语,复摘四句。同治壬戌九月,悲庵居士。”这又是杜甫诗作,《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中的四句。叹息中隐然有了愤懑的情绪。岁月蹉跎,心态再好,也受不了现实的重压。
忠厚之人难为官
吴昌硕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冬,接连刻制了三方同样内容的“一月安东令”印,与郑板桥“七品官耳”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用自己最拿手的绝活记叙了个人一生唯一的一段官场生涯,表明了视富贵如浮云的心态。
这一年秋末,56岁的吴昌硕在浙江湖州人丁葆元推荐下,以扬州盐运署幕僚的身份,补安东县令之缺。安東县(即今涟水)是苏北的一个小县,土地贫瘠,常年水患,盗匪猖獗,素难治理。他在上任之前,曾接到友人的劝阻信。吴昌硕之所以赴任的原因有二:一是考虑到有个稳定的收入可以养家糊口,二是他得知自己所崇敬的北宋书家米芾也曾在这里做过县令。
到任之时,正碰上官衙征收秋粮,吴昌硕亲眼目睹县丞、衙役、差丁勾结起来,依据官衙流传的“潜规则”,大斗从农民手里量进,小斗送入官仓,这一进一出,县衙便有不少额外收入。按照官场通例,这些收入要分一部分给上司。但吴昌硕秉性忠厚,为人耿直,容不得这些盘剥百姓、贪赃枉法的事。他不但自己一分钱不拿,还拒绝用外快逢迎孝敬上司,由此与府官翻了脸,也得罪了同僚和属下。此后他办事便时常感到阻力,不是有人故意刁难,就是有人从中作梗,不得已只好辞官。一个多月官场经历让他看到了伪善、丑恶,感慨不已,于是便刻了三方“一月安东令”印。这三方印章在吴昌硕所刻诸印中堪称精品,文字虽同,布局不同,风格大异,各臻其妙。
只想做个普通人
“人生识字忧患始”为黄土陵刻,出自苏轼《石苍舒醉墨堂》诗:“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识字之后,人心初开,对人世变故深有感触而生莫名的忧愁和烦恼。不识字则不明事理则无忧,一切与自己无关,只是吃饭穿衣过日子,不用操心其他,诗句透露出丝丝无奈。对照陶渊明语“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诗句来看,无疑是有一种同感。陶渊明考虑到自己的种种遭遇,便不想让子女读书识字,只做个老实的普通人,省却万千烦恼。
“末技游食之民”为黄土陵代表作。结字借鉴赵之谦,有诏版之态,单刀刻就,笔意初显。“游”字中笔画崩裂,“食”字中有笔画加粗,形成呼应,可谓天成。“之、民”两字间留红与“末”字上方留红恰好呼应起来,妙成佳构。边款有记:“陵少遭寇扰,未尝学问,既壮失怙恃,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计,溷迹市井十余年,旋复失业,湖海飘零,藉兹末伎以糊其口。今老矣,将抱此以终矣。刻是印以志愧焉”。由此可知黄士陵当时穷到衣食成忧的地步,真情流露、真实写照。黄牧甫以治印为生计,在艰苦的条件下,操刀刻印不止,一生在南昌、北京、广州、武昌和家乡黟县之间流转,游食江湖。
“人间何世”是黄土陵的神品。四字三繁一简,自然形成疏密对比,刀法平整光洁,方刚朴茂,宛若汉代玉印般线条劲挺。黄土陵曾经说过:“赵益甫仿汉,无一印不完整,无一印不光洁,如玉人治玉,绝无断续处,而古穆之气,何起神也。”可见,黄土陵素来便崇尚这种“完整光洁”的气韵。面对这方神品之作,读来偏偏是心田极苦一一并非苦在黄氏的人生飘零之路,而是苦在当时中国颠沛动荡的政局中。这段时间里,甲午海战爆发,《马关条约》签订,“戊戌变法”只有短短百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辛丑条约》出台……无一不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命运。“人间何世”出自南北朝时羁留北方的诗人庾信的《哀江南赋》“日暮途远,人间何世”。庾信所谓“哀江南”,哀伤的是故国南梁在动荡和战乱中走向灭亡,“山岳崩颓,既履危亡之运;春秋迭代,必有去故之悲。天意人事,可以凄怆伤心者矣”。同样身处乱世,境遇相同,种种哀苦,不一而足,故成此作。
英雄不论出身
“鲁班门下”为齐白石刻,形式为封泥,刀斫斧削,痛快淋漓。由此文字内容,齐白石告知世人他曾是雕花木匠。所谓“英雄不论出身”,凭借勤奋和天赋成为一代大师,对自己贫寒出身并不讳言莫深,而是深明大义,怀着平和的心态。齐白石篆刻很长时间被诋毁为“野狐禅”,但他却颇为自信,“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不盲从,不随波逐流,强调树立个人风格。
吴昌硕与齐白石作为近现代美术史上两大家,彼此之间有一段已成“公案”的恩怨故事。两人年龄相差20岁,齐白石算是晚辈。齐白石当初最佩服的画家就是吴昌硕,有诗为证:“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吴昌硕也曾不止一次有恩于齐白石:齐白石刻印的润格是吴昌硕给写的,时间在1920年;齐白石第一本画集扉页题斋也是吴昌硕所作,表明前辈对后辈的提携。但自始至终,吴昌硕和齐白石从来没有见过面,既然没有见过面,彼此间为何出现了龃龉?如今一切都湮灭在历史烟云之中,只是坊间流传说。吴昌硕晚年曾言,北方有个人学了我点儿皮毛就成了大名。齐白石听到了,认为“北方人”指的是他,索性就刻了一方“老夫也在皮毛类”,表明心志。说到底,是各自心高气傲的个性作祟。
明清以来,流派印中蕴藏深意的闲章非此文可罗列。随着篆刻不再局限于书画的“附庸”,印文内容不断扩充,一些俚语俗话、怪模烂样的无聊之语也成为入印内容,使篆刻文化语境在一定程度上流失了,從立体性削减成平面性。闲章作为言情述志的篆刻形态,逐渐呈现出“非文化”和“反文化”趋势,是篆刻亟需要补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