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双
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市坪民族中学 贵州 遵义 563411
中国古代典籍《乐记》即有“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的论述,为音乐的地方性提供了佐证,亦使得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提出的“以本地民歌文化为参考的民歌教学”课题得以合理。除此之外,初中音乐教材中的民歌部分亦有相当的篇幅与相当的对民歌种类的涉及,加之本校的特殊地理位置,此课题亦便有了可供实施的条件、意义与价值。下面,我便在关联音乐与地方文化的原则上,对以文化背景、节奏旋律与歌词意向为主维度解析民歌的方法进行分析。
本校所在地位于贵州遵义,具有独特的民族地域文化:遵义位于贵州省北部,北依大娄山,南临乌江,是山水灵秀之地,再放眼全贵州,有大量的土地被绿色覆盖,而在绿色之下亦随处可见丹霞赤壁。自然环境的原始、纯朴与秀丽,孕育了这里乐观向上、而又充满细腻与浪漫性情的人与具有同样属性的民歌音乐。这便给身在此处的学生对音乐和地区文化关系的理解提供了一个参考范例,而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恰当的对于其余地域的民歌教学的入口。
例如:在《嘎达梅林》一曲的教学中,我则先以在本地流传的民族特色活动——竹竿舞的配乐《栀子花开白又白》为例,让同学们重复倾听此歌曲,在旋律、歌词,甚至是乐器等方面进行关于歌曲的整体性感知,并以自己了解的当地文化去进行关于二者的对应性解读。在此之后,我则先利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呈现了蒙古的高原地形、游牧的生活方式、大草原的生活环境等图片,并介绍了蒙古族传奇英雄嘎达梅林率领蒙古人民与封建蒙古王公和东北军阀进行斗争的历史事迹。而后则播放了《嘎达梅林》的歌曲,让同学们在对地区民族文化的了解基础上感知乐曲携带的民族文化因子与二者紧密交融的深厚意味。如此,同学们则可深刻地感知到地域民歌与地域民族文化之间始终存在的关联。
在对地域文化与地域民族民歌之间的关系有了整体性的感知之后,便应是在民族文化的视角下去对具体的民歌节奏旋律与歌词等要素展开更深入认知的环节,即探究二者与民族文化的具体相关性。节奏旋律是对人情感态势的外化,而情感态势则在“人心感物”的原则下来源于外在的环境与文化氛围。因此,乐曲的节奏旋律必得依托民族文化去理解,才可真正掌握其本质的结构方式。而本地域的民族文化、民歌旋律特色则可凭借学生对其的熟知性而成为有效的教学参照。
例如:在傣族《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教学中,我则先还以本地民歌《栀子花开白又白》为例,让同学们在倾听中重点关注其由葫芦丝此极富山水之韵的乐器吹出的欢快悠扬、婉转的旋律与民族山水环境与含蓄浪漫而又乐观的民族性格文化紧密契合的特点。而后让同学们利用在此了解到关于民族文化与民歌旋律之间关系的知识去进行对《月光下的凤尾竹》歌曲亦由葫芦丝演奏出来的旋律的细致感知。即将民族特色的郁郁葱葱的凤尾竹林、别具一格的傣家楼阁、依山傍水的优美皆化为高低起伏、轻重缓急交并,而显悠扬与浪漫的旋律。同学们在这里得到的则并不仅仅是对民歌旋律与民族文化关系的认知,而亦是一种融合想象的精神的愉悦和享受,这便是艺术熏陶。
在旋律之外,更能直接鲜明地诠释乐曲情感含义的则是歌词。每一地区的民歌歌词在内容与语言风格形式上皆显示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因此,其成为语言学家、历史学家等探究地区语言、文化与历史的重要切入口。而学生结合民族文化对歌词意向的分析则更能促进其对歌词美、旋律美及整个乐曲美的感知。但在此之前,教师亦可以以本地民歌歌词的内容与形式对民族文化的融合为参考,促进学生对其余地域民歌歌词特点的理解。
例如:在对《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教学的过程中,我则先让同学们去分析本地民歌《栀子花开白又白》的歌词特征,即:内容上以男女对唱的形式描写了男女之间的浪漫求爱过程,且有关于民族特色事物“苗山寨”、“竹子”、“莲花碗”的涉及;而语言形式上则运用了民族特色的诸如“哎”、“又(么)白”等口语,从而使得整首歌充满民歌风调,亦对民族浪漫、多情、古朴、含蓄的文化进行了充分的传递。以此为参考,我则让同学们去分析陕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歌词的民族文化特征,感知其中由“油糕”、“热炕”、“心窝窝”等传递出来的特色黄土高原情调与在此基础上人的旷达、质朴的情怀。至此,其对民歌的民族文化属性则得到了较为全面的感知和理解。
民歌是真正属于人民大众的文化,反映着最纯朴的人民大众心声,因而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点。同时,在对民族文化的关注之外,对节奏旋律、歌词此音乐要素与本地的民族文化、民歌资源的结合,则恰构成一个新型有效的民歌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