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符号与和平叙事
——2017南京国际和平海报双年展后记

2019-07-12 01:17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关键词:双年展和平

蒋 杰(南京艺术学院 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2017年12月14日,首届南京国际和平海报双年展正式对公众开放,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临展厅内,围绕“不忘”与“未来”两个关键词,200余幅和平主题的海报作品,跨越国家、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以多元的图文和语义唤醒记忆、表达情绪、彰显立场、传递共鸣,以视觉的方式传达着人类对于和平的共识。作为2017年国家公祭日活动的立项项目,此次双年展由南京艺术学院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共同策划主办,也是国内目前唯一以和平为主题的海报双年展。本次双年展共征集到主题海报作品2154件,作品分别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法国、俄罗斯、日本、波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入选及获奖作品175件,连同46件特邀作品,总计221件海报作品参加了主展。主展结束后,部分海报作品在国内多家主题纪念馆及高校进行了巡展。据不完全统计,在一年多的展期内,观众累计超过80余万人次,二十多家境内外媒体进行了报道,以和平之名,双年展在收获专业声誉的同时也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图1-2)。

图1-2 双年展主展现场

一、海报与年展

作为一种固定周期,制度化的艺术展览形式,自1895年威尼斯双年展设立以来,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双年展已经逐渐成为了当代视觉艺术的前沿探索,以及全球文化互鉴融合的重要舞台。目前全世界已有包括久负盛名的威尼斯双年展、德国卡塞尔文献展、巴西圣保罗双年展在内的300多个年展,并逐步分化为多个单一艺术门类的双年展或三年展。

相较建筑、影像、雕塑等艺术门类,海报的年展起步较早,从18世纪的石版画到工业时代的商业广告,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政治宣传画到20世纪中叶的文化类海报,视觉艺术史中的重要情节与海报有着挥之不去的关联,设计师和艺术家对于海报的创作也总是抱有着特殊的兴致。1966年波兰艺术家尤瑟夫·莫罗斯扎克(Józef Mroszczak)创立了视觉艺术史上的第一个海报年展——波兰华沙海报双年展,海报的本体语言及其价值开始超越其自工业时代以来依附的实用意义,升格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并以年展的方式得以滥觞。在20世纪最后的三十年里,世界五大海报年展:波兰华沙国际海报双年展(1966年)、芬兰拉赫蒂国际海报双年展(1973年)、美国科罗拉多国际海报展(1979年)、日本富山国际海报三年展(1985年)、墨西哥国际海报双年展(1988年)相继登场。与此同时,波兰国际戏剧海报双年展(1985年)、斯洛伐克特纳瓦国际海报三年展(1988年)、法国肖蒙海报节(1990年)、俄罗斯金蜜蜂国际海报双年展(1992年)、保加利亚索菲亚戏剧海报三年展(1995年)、比利时蒙斯政治海报双年展(1995年)、波兰奥斯维辛海报双年展(1995年)等海报展也日渐成熟,声名鹊起。中国的海报年展起步较晚,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平面设计西学东渐的影响下,宁波国际海报双年展(1999年)和杭州国际海报双年展(2003年)相继创办,迄今为止,杭州国际海报双年展仍然坚守着海报展的基本形态,而宁波国际海报双年展则已在近两届完成了学术转型,其海报展的身份已日渐模糊。

进入新媒体时代,海报的功能价值和固有范式受到了冲击,在不断被质问“平面设计死了么”的后现代设计语境中,如同世外桃源,海报创作退而承担了更多的自我表达、文化对话、哲学思考等非功利义务。作为印刷时代最大幅面的创作,海报有着绘画作品般的尺度感受,而对纸张、油墨与印刷媒介的传统坚守与精微追求,姿态性的展现出了其独立的创作路径,因而获得了某种比同架上作品的人文价值;图形图像为主的叙事手法,使其概念传达通识易读,且具有极强的传播性;摆脱了世俗功能束缚的海报创作,其风格样式的自由度和实验性,也远非其他平面项目可比;自由的表达,便捷的输出,使其成为当代平面设计师最具性价比的创作载体;群体性的海报创作活动,统一的主题,近似的尺幅,多元的叙事,也很容易为展览和赛事在短期内获得整体的识别性和持续的传播力。因而在当下平面设计的创作中,海报作为重要的载体仍然方兴未艾,海报年展仍然是众多设计师和艺术家的活跃舞台。

二、南京、南京

有了威尼斯双年展和卡塞尔文献展的范式效应,艺术年展与其主办城市的命运捆绑在了一起,聚集了政治姿态、文化话语权和资本效应的年展逐渐成为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新动力。利物浦双年展、上海双年展与其城市的国家地位息息相关;光州双年展、广岛和平海报展、奥斯维辛政治海报双年展则源起其城市的历史事件。当一个双年展与城市发生关联,这个城市的历史基调、文化气候、意识形态就深深地影响了双年展,而双年展又以多元的艺术交流促生着城市的自我塑造。“一个双年展的成败,它本身的基因非常重要。”国际双年展协会主席,韩国知名艺术史学家李龙雨(Yong woo Lee)所指的基因即为双年展的办展动机和缘由,也包含了其举办城市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的多重考量。

南京,中国的六朝故地,博爱之都,在近现代历史上屡遭兵祸,二战日军侵华期间,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民的苦难缩影,也是这座城市的记忆之殇。2014年12月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仪式在南京举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成为了公祭活动的主会场。2017年8月底,南京正式通过了“国际和平城市协会”的申请,成为了中国唯一的,世界上第169座国际和平城市。因为特殊的历史背景,南京与和平有着天然的基因关联,相比其他城市,也有着更多的政治资源可以挖掘,在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中,作为南京重要的文化符号,围绕和平主题的展演活动则成为了必要而具体的践行。和平主题的海报创作不是一个新话题,而将其选择在国家公祭日这一庄严的时刻,南京这一特殊的城市,纪念馆这一特定的空间内进行,便获得了全新的语境和升华的意义。

在当下全球化进程中,在诸多的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差异下,如同英国史学家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所说的“精神实在”,和平的解读是否存在一种普世的标准,从而达到政治、经济、外交手段所不能企及的共同认知。全世界目前有100多座和平主题博物馆,面对不同国家、民族、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受众,相比直白的文本叙述和图像警示,艺术的表达可以通过转译的方式,激发观者超越现实情境的联想,并从中获得同理心。自1983年起,日本广岛已连续18年推出和平海报展,这一基于“核爆”主题的年度活动由日本设计师协会主办,以本土设计师为创作主体,以海报为介质记录了日本民众对于战争的记忆与反思,战后广岛的重建正是利用了人类对于核爆的共情理解,并通过一系列类似的文化和艺术活动,重塑了广岛的城市形象,并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认同。在新的图像时代,战争与和平的故事,对于南京这样一个城市,需要借助艺术的方式,尝试和探索创新的叙事路径,以应对国际性的史实传播和价值表达。

三、从民间到官方

双年展的组织者大多来自行业协会、美术机构、艺术院校或拥有相关专业背景,在其专业范围的组织力、号召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但这种“专业性”往往也使得活动本身局限于狭隘的专业视角和学术偏好,从而无法获得更多的社会关注和公共资源的青睐,并直接影响其多元价值的实现。

图3-4 双年展部分获奖及入选作品

南京国际和平海报双年展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南京艺术学院共同发起主办,这两家不同背景机构之间的合作,有着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1985年建立的中国第一座抗战类纪念馆,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长为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纪念馆和旅游地,年均访客800万人次。自2014年国家公祭日的确立,纪念馆作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的固定举办地,其官方背景和象征身份愈发明确,因而在其展陈、宣教、国际化传播等方面有着迫切的创新需求。而事实上,早在2000年前后,南京本地的设计师群体就陆续开展了和平主题的海报创作,并分别在2007和2014年举办过两次群体性的展览,南京艺术学院则连续多年举办了反战主题的海报工作坊及展演活动,在以和平为主线的教研和艺创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这些“民间性”的创作实践持续升温,集聚了一定的社会效应,并开始得到了官方的关注。

城市的定位,内在的驱动,良好的学术氛围,加上持续稳定的外交政策,使得一直以来自发的创作行为获得了放大的机会,具有普世价值的和平概念,很自然地成为了一种官方和业界都可接受的创作方向。借助这种合作机制,南京国际和平海报双年展从一开始便具有了“官方”的身份,并获得了相应的政策扶持——项目经由纪念馆向省市政府宣传部门报批,被列为2017年国家公祭日立项活动,获得了足额的财政拨款。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官方身份,对双年展的执行和经费进行了监管,并在场地、人力和媒体宣传等环节提供了支持,而南京艺术学院则委托设计学院承担了双年展从策展、征集、评审到布展的一系列专业工作,并借助这些环节主导了双年展整体的学术品质。

围绕共同的核心价值,通过主办双方的优势互补和协作分工,双年展的执行保持了良好的状态和较高的效率,但在具体过程中,馆方在主题描述、宣传口径以及作品审读等方面仍然显得比较谨慎,并部分规避了与国际关系、政治人物、特殊事件相关的敏感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年展开放多元的专业面貌,这种宽容度也有待纪念馆在未来国际传播的话语体系构建中得到逐步提升。

四、年展的“性格”

策展人、艺术家、作品、公众以及艺术评论共同构成了艺术年展个性化的群体,并通过若干届,甚至长达数十年的发展逐步形成独一无二的“性格”,当今世界的艺术年展此起彼伏,这种性格差异也是彼此赖以区分和生存的空间。在海报年展范围内,尽管其评价体系并不如艺术年展那么系统和完整,但这种性格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华沙海报双年展的传统价值观、肖蒙海报节的个性化视觉、富山海报三年展的唯美标准,都吸引着各自的拥趸。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着各类新形态设计展赛的挑战,为了获得存在感,海报年展则更需要在策划执行的多个环节中突显性格。

大部分综合类的海报年展提供了完整的,包括商业类、文化类和自由类的主题选择。近年来,这种泛主题化的海报展被赋予了更多的性格色彩,开始围绕地域文化和社会热点寻找命题。2018莫斯科金蜂平面双年展不同以往的同质化分类,共设置了8个竞赛单元(1、新风;2、见解与创新实验性海报;3、Cyrillic字体主题海报;4、Ivan Turgenev诞辰两百周年纪念海报;5、俄罗斯王室谋杀案一百周年纪念海报;6、古拉格群岛;7、面向未来的信息;8、我们是一体的),除去部分专业性命题,对于俄罗斯历史文化以及当代社会的反思则成为了更为尖锐的主题,而环保、移民、暴力、人权这类全球性的热点也开始成为越来越多海报年展的主题选择。作为人类历史永恒的主题,二战之后,和平成为了海报重要的叙事对象,并赋予了这类年展鲜明的性格。以本届双年展为例,在“不忘”与“未来”两个关键词的引导下,2000多件应征作品的解答差异明显,受制于战争与和平的狭义理解,大部分国内设计师的作品呈现出一种约翰·加尔通(John Galtung)所指的“消极和平主义”模式,而国外设计师的作品则更多地涉及与“积极和平主义”相关的种族、暴力、人性等话题(图3-4)。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和平这样一个单一主题的年展,持续的创作行为容易带来形式和思维的枯竭,其本身也需要有着更具启示性的主题设定,进而引发公众对于和平词义多元的哲学思考、精神探索和智慧表达,并为创作带来持续的动力源泉。

评审也是双年展性格的重要体现,其专业经历和学术风格影响着展览的最终面貌。2017南京国际和平海报双年展的评审团由波兰华沙国际海报双年展主席莱赫·玛祖斯基(Lech Majewski)教授、韩国弘益大学安尚秀(Ahn Sang-soo)教授、瑞士伯尔尼大学史蒂芬·邦迪(Stephan Bundi)教授、德国奥芬巴赫设计学院克劳斯·海瑟(Klaus Hesse)教授、南京艺术学院曹方教授五人组成,莱赫·玛祖斯基教授任评审团主席(图5-6)。从专业认知度来说,此次双年展评审具有相当高的国际水准,但在评审过程中,面对占征集作品将近百分之七十的东亚地区的作品,部分国际评审对于东方语境的和平解读缺乏认同感,双年展最终入选和获奖的作品呈现出较为一致的西方图式特征,结合双年展的背景以及多样性的专业诉求,这类具有东方价值观和表达手法的作品理应受到更多关注,这也有待未来的年展在评审机制和评审组合上的优化。

图5-6 双年展评审及评审现场

图7-8 双年展征集海报、证书及出版物等宣传物料

影响年展的性格的其他因素,也体现在其执行过程中自身的视觉形象、征集系统、展示效果等多个环节。作为视觉艺术类的展览,其参与者多有着挑剔的专业眼光,往往能通过表面的视觉形象来判别一个双年展的品质,进而产生喜好(图7-8)。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小部分新生的年展越来越多地采用了更具性价比的方式,宣传、征集甚至展示环节全程网络化,而部分传统的双年展则保留了印刷时代的流程规范和美学准则,并在实体空间进行展示。也有部分年展为了适应当代媒体语境,尝试模糊海报的定义,并为其赋予全新的载体和展示方式。时至今日,对于海报本身的多元价值观也成为了双年展特征的重要分界,未来的南京国际海报双年展也面临着更具识别性的性格塑造要求。

五、公益的学术性

和平主题的公益价值不言而喻,与学术性的海报年展相比,主题、城市、时间、场馆的属性共同决定了南京国际和平海报双年展的公益内核,使其兼具了学术和公益的双重价值。在专业的视角下,由政府或半官方机构推动的公益性艺术活动,强调全民的参与和大众的传播,其价值诉求、策划执行、展示形态与专业活动体现出了较大差异。在双年展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将双年展理解为全民参与的艺术创作活动;在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答辩中,项目评审对双年展作为专业展览所设置的评选和奖项提出了异议,这些片面的理解实际都源于长期以来对公益活动所需学术性的忽视。

从策划、征集、评审到最终展示的多个环节,双年展团队严格按照国际化的专业规范和学术标准执行,因而获得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支持,2154件海报作品绝大多数来自职业设计师和专业院校师生,作品呈现出较高的学术水准——在这里,普通公众并非双年展的直接参与者,而是结合个人体验,通过对专业作品的观看和解读,从而获得对和平主题的公益认知,并与设计师和设计作品共同构成了兼具学术和公益价值的传播体系,因其出色的展示效果和解读潜力,双年展在开幕后引发了公众的热议和媒体的热议和报道,主展结束后受邀参与了境内外多地的巡展,这种传播力也正是源于公益和专业的叠加效应。

在双年展的未来理想中,其公益价值将被逐步放大——在主题上,结合城市及纪念馆的公教活动,和平的词义将不再是单一的,它将有着更为多元的内涵解释;在空间上,双年展将不再限定于专业场馆,而是以更为开放和公共的姿态呈现;在形态上,结合工作坊、学术论坛、文创开发、海报博物馆等周边成果,双年展的衍生将更为丰富。从学术本体角度来说,在平面设计越来越功利和表皮化的当下,公益无疑是重塑当代平面设计价值的重要线索,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图像叙事是否仍然具有统治力,它将如何启迪个体智慧并引发公众反思,这无疑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新命题。

猜你喜欢
双年展和平
和平之路
2022亚洲物流双年展
2022 亚洲物流双年展
第22届悉尼双年展:边缘
2020亚洲物流双年展
芝加哥建筑双年展
首届华光摄影双年展
博弈·和平
期盼和平
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