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大学生自律能力培养是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时代要求,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更是引导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必然要求,它作为高校管理育人的核心内容和最终目标,是将科学管理与道德涵育紧密结合的有益尝试,基于管理育人视角的大学生自律能力研究已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学术界对于我国大学生自律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对大学生自律能力问题的研究始于2002年。1992—2017年,中国知网(CNKI)专题研究大学生自律的论文有194篇,其中研究大学生自律能力的论文仅有24篇,占大学生自律相关论文总数的12.4%,具体统计情况见表1。而从管理育人视角直接研究大学生自律能力问题的论文少之又少,相关研究综述也没有学者涉及。鉴于此,笔者对大学生自律能力的概念、现状与原因、培养内容与机制、培养方法与对策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为进一步探讨管理育人视角下的大学生自律能力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现实参考。
利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所收录的有关我国大学生自律研究的学术论文进行全部检索和统计分析,截至2017年12月,检索篇名为“大学生自律”的论文有194篇,其中期刊论文161篇、硕士学位论文21篇、博士学位论文1篇、国际会议论文2篇、报纸9篇,1992年以前检索结果为0篇;在结果中进一步检索篇名为“大学生自律能力”的论文有24篇,其中期刊论文20篇,硕士学位论文4篇,博士学位论文、国际会议论文及报纸均为0篇,2001年以前检索结果为0篇,见表1。可见,国内学者对大学生自律相关问题越来越关注。
表1 大学生自律能力相关研究论文的分布情况
我国大学生自律研究可检索到的研究文献始于1992年沙莉[1]发表的论文,首次提出了自律的概念,她认为形成自律意识和自律精神是高校德育工作到位的标志;2003年吴延洲、张宝成[2]首次提出了自律能力的概念、表现及对策;2004年刘彦[3]首次提出了要加强对上网青年学生的自律教育。“三个首次提出”为学术界后期进一步探讨大学生自律能力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研究现有的文献,笔者发现包括自律的汉语表述有很多,如行业自律、新闻自律、媒体自律、道德自律、社会自律等。而自律本身具有形式性,将其放在日常生活中,它往往指的是道德自律,也属于本文所研究的自律范畴。自律源于希腊语,原始含义为法则由自己制定。多数国外学者认为自律是人作为主体自主地自己限制自己。其中,德国哲学家康德[4]对自律概念作了系统地阐述,认为自律是道德主体自己为自己立法;法国教育家涂尔干[5]认为自律是理智地遵从社会的道德规则,是外部约束力的内部表现;马克思[6]发展了康德自律论,认为自律是人类精神的本质表现和内在制约。国内学者对自律的定义均建立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宋希仁[7]认为道德的自律是把被动的服从变成主动的律己,把外部的道德要求变为自己内心自主的行动;乔建中[8]认为自律是人在没有外在强化或控制的情况下,能自觉地用道德标准约束自己的行为。而教育界普遍认为自律是一种教育手段和教育目的,教育者通过自我管理的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约束,受教育者主动地吸收到内心,形成自我认知,实现道德自律。
自律能力首先作为一种能力,是个体达到某一目标状态所需要的一系列的心理特征。学者们对自律能力的定义同样离不开道德的范畴,一致认为是个体经过理性思考自愿做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行为的能力,并基于个体对行为的选择、实践和思考过程将这种能力划分为自立能力、自行能力和自控能力3个维度。曹华、田宏丽[9]将自律能力的具体内容进一步细化为自主思考、自我劝告、自我修养、自我践行、自我克制、自我防御、自我督促、自我评价、自我负责、自主适应以及交往合作等能力。大多数研究将自律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归纳为3个层面,即自律能力的培养是实现教育职能的客观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而王晓燕[10]从自律能力的金字塔模型出发,提出思想自律能力、选择自律能力、过程自律能力及发展自律能力的概念,认为自律能力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规划能力、自我约束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发展能力等。
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进步离不开他律的外在约束,也离不开自律的内在约束。如果他律对个体来说是“应该做”,自律对个体而言就是“要去做”。国外学者对于自律与他律关系的研究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理论研究成果,他们主要以儿童的自律与他律的研究为基础,相继提出了道德判断的3个阶段和他律阶段的界定理论、自律阶段的界定理论、儿童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以及非理性阶段、自我中心阶段、因袭阶段、理性化阶段的4阶段学说[11]。国内学者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道德规范和约束的实践经验,进一步丰富和明确了两者的关系。
大多数学者认为自律和他律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而在其具体论述上各有侧重,归纳起来有以下3层表述。第一层认为他律是自律的基础和保证。他律对个体的道德规范做出了清晰的界定,在明确什么能做、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不该做的基础上,个体认知并模仿道德规范,在他律的过程中找到自律的方向。第二层认为自律是他律的目的和结果。多数学者强调自律在德育中的目标与意义,认为自律是个体道德完善的目标,个体行为的失范需要他律教育,更需要道德自律教育,自律比他律更能实现“律”的效果和目的。第三层认为道德的发展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唐凯麟、张静[12]认为道德的他律性和自律性交相辉映,使得个体道德达到真正成熟的高度,道德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王逢贤[13]认为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他律与自律是一个不断转化、升级和并存的过程。
因此,自律和他律两者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当道德教育达到一定程度,个体的道德认知得以提高,道德情感得以陶冶,道德意志得以锻炼,道德信念得以确立,道德习惯得以养成,并逐步从他律转化为自律。这一转化过程的实现需要在进一步理清二者关系的基础上,深入探索道德教育应该如何培养理想人格,造就道德品质,这将是学者们长期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近年来,学者们对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契约精神、法制教育等内容均有研究[14-16],对图书馆、宿舍、后勤、教师、校友、学生干部、辅导员等管理主体发挥管理育人功能的研究也均有涉及[17-18],但直接阐述自律能力与管理育人关系的论述在国内外研究中很少见。
教育实践表明,只有对管理育人的内涵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把握,管理者及其管理活动才能更充分地发挥育人功能。学者们关于我国高校管理育人的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截至2017年12月,检索题为“高校管理育人”论文243篇,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学者刘洁[18]在1987年发表的论文《高校管理育人的途径探索》中第一次提出了高校管理育人的内涵及其重要作用,认为管理育人是高校的管理部门及其人员以管理者的角色行为对被管理者、管理者自身以及其他人员在思想观念、道德行为、政治素质等方面施加影响,向高校德育目标努力的过程,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结合教育学原理和二者的内涵,将自律能力与管理育人的关系梳理如下。
第一,管理就是育人,管理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自我管理与管理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自律与他律的过程。
第二,自律能力培养是管理育人的核心内容和最终目标,管理育人则是自律能力培养的教育形式和管理手段。
第三,自律能力的提高有助于管理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管理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能够促进自律能力的提高,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把教育过程分为3个部分:管理、教学和道德教育,他在《普通教育学》一书中指出:“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育都是不可能的”。我国的教育家在继承历史上优秀教育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新的管理教育原理:“管理既是教育的前提,又是教育的手段和结果”[19]。这就表明管理也是育人。吴明新[20]认为在管理中教育,以教育促进管理,在教育中管理,以管理保证教育。陈万柏、张耀灿[21]认为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者的教育和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并存且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也是如此。马永祥[22]提出管理是自律与他律的双向建构。在管理育人的功能方面,敬坤[23]提出管理具有求真育人、隐形育人、濡化中介、养成教育等功能,其目标是促使学生养成自律品质和走向社会后应具备的各种能力。
目前,学术界关于大学生自律能力的现状与原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律意识、自律能力、自律精神、网络自律、道德自律等相关内容上,特别是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网络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问题研究成为国内学者的研究热点。我国对大学生自律能力现状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总结归纳法和实证分析法。
总结归纳法有利于从宏观上认识我国大学生自律能力的现状,如吴冬梅、吴延洲、张宝成[2,24]等将大学生自律能力存在的问题总结为自我约束不够、心理素质较差、集体荣誉感不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自我教育能力较弱、自我管理能力不强等;秦继伟[25]对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网络法规自律意识和网络交往自律意识3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当代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具有浓烈与淡薄共存的特征。
实证分析法有利于从微观上认识我国大学生自律能力的现状,如杨成昌、林茜[26]采取网络问卷的形式,从时间自律、生活自律及消费自律等多方面内容上对玉溪师范学院的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得知大学生自律存在3大问题:一是缺乏良好习惯,生活没有规律;二是缺乏时间观念,学习效率较低;三是缺乏自我约束,自律心理缺失。王成[27]以内蒙古地区某高校为例,通过944份有效问卷的发放对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随着新媒体时代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群体的时间和精力正不断消耗;大学生网络主体出现异化,其人际关系出现障碍,对成功的追求和学习思考能力降低,轻信盲从的倾向严重;大学生媒体素养不断弱化,网络主体自律意识从道德底线上受到冲击。
不论是总结归纳法还是实证分析法的研究,学者们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即当前我国大学生存在自律意识薄弱、自律能力弱化的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大致分为主观和客观2个方面。主观原因,陈要勤[28]通过问卷形式对大学生个人表现、网络行为、人际交往及自律习惯等问题进行调查,得出影响大学生自律能力形成的因素,认为大学生之所以缺乏自律能力是因为自身尚未形成学习的内在动力,缺乏对学习目的的理性认识,缺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客观原因,陈金波[29]认为社会不良风气和高校德育教育不足是其主要原因;巩铭[30]将高校德育教育不足作为大学生自律能力缺乏的原因加以研究,认为高校在自律教育过程中存在道德教育课堂缺乏活力、管理制度和育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在自律能力的培养内容的研究上,王晓燕[10]根据大学生日常生活特点,将当代大学生的自律内容划分为思想道德方面的自律、知识学习方面的自律以及遵纪守法方面的自律,认为在自律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应注意这3个方面的培养。余国政[31]基于道德教育的角度,结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道德意识发展阶段提出从提升道德认知水平、掌握自律基本方法、培养自我教育能力及强化道德行为训练等4个方面培养大学生的自律能力。
在自律能力的培养机制的研究上,王晓燕[10]结合自律品格形成的3个阶段,即外在社会道德与规范内化的阶段、内化的道德信念外化的阶段、由社会道德与规范内化的道德信念固化的阶段,将自律能力的培养机制分为动力、引导、发展和反馈4个机制;王遂[32]则系统论述了包括制度保障机制、道德与法律相结合的保障机制、教育保障机制和舆论引导机制等在内的道德自律外部机制的构建。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得知,大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在不同程度上受同辈群体、网络文化、学校教育、学生个体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学者不论从宏观角度,还是从微观角度,对大学生自律能力培养的方法和对策研究都离不开对其影响因素的剖析,也离不开自律与他律的双重措施,更离不开以激发主体自律的内驱力为核心的思路。
从宏观角度,对大学生自律能力培养的方法和对策研究归纳为以下4点:一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激发主体自律的内驱力作为培养大学生自律能力的出发点;二是教育者要以学生日常生活为中轴,培养其自我管理和反省约束的能力,强化其自律认知水平,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自律行为习惯;三是外在环境易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必须改善与学生密切攸关的环境,尤其是高校的管理育人环境;四是注重自我约束的方法和手段,同时注重外在约束力即他律对学生的束缚,做好自律与他律的协同发展。从微观角度,很多学者提出了培养大学生自律能力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如秦继伟[25]认为教育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方法,提出说服教育法、心理咨询法、陶冶教育法、榜样示范法、自我教育法、品德评价法等培养大学生自律能力的具体方法,并对每一种方法的内涵、方式及要求加以论述;吴冬梅[24]从自律意识、自律能力、自律环境、自律氛围4个层次分别提出发挥课堂教学作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加强管理机制建设等对策。
从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梳理与分析看,学者们在自律及自律能力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自律及自律能力的内涵、必要性、现状、途径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研究,同时对管理育人的相关内容也有一定的探索,具体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在研究内容上,学者更侧重于普遍性的理论研究,概括性地提出自律及自律能力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层次性、针对性、系统性不足,缺乏对不同年级、不同心理特征、不同成长经历的学生群体进行自律能力的研究。
第二,在研究方法上,国内学者对自律及自律能力的研究多采取的是对策性研究和归纳演绎研究方法,以理论探讨为主,缺乏实证研究;而现有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方面的研究,其他方面涉及较少,尚未形成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研究方法。
第三,在研究视角上,国内学者将研究的视角主要集中在心理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等维度上,缺少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维度上的研究,还未形成多维度、跨学科、多层面的研究理念。
第四,在研究主体上,国内学者多以教师、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图书馆、后勤、宿舍等单一群体或组织开展相关研究,缺乏以管理者身份对大学生自律能力培养的系统性的思考和研究,缺乏对管理育人与自律能力培养的关系研究,更缺乏从多角度、多角色、多方位的管理育人方面对大学生自律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对策的研究。
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建议学者们可以从以下内容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大学生自律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第一,关于自律能力理论的系统性研究。大学生自律能力培养是一项长期性、连续性、系统性工程,其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我国大学生自律能力培养的研究在理论层面上是相对分散的,尚未形成规范性、系统性的理论体系,特别是大学生自律能力的理论来源、基础及构成等还需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不断突破研究难题。
第二,关于大学生自律能力培养的有效性研究。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心理特点具有发展性、多样性、可变性,对其自律能力的培养研究必须紧紧围绕大学生的特点展开。对自律能力培养的有效性研究,已有的研究中大多数以总结归纳为主,空泛的教育内容和不切实际的培养方法需要适时改进。因此,以阶段性目标为导向,明晰量化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考评指标,科学设计自律能力培养的整个过程及各跟踪反馈环节,从而建立系统性和实效性相结合的自律能力培养机制。
第三,关于大学生自律能力培养的实证调查研究。现有关于大学生自律能力现状的实证调查研究论文不到10篇。任何理论均来源于实践,因此对大学生自律能力现状进行实际的调查和分析能够有效地避免研究过程中的盲目性和片面性,将成为培养大学生自律能力的基础性工作。
第四,关于管理育人视角下的大学生自律能力培养的探索性研究。目前,将管理育人与大学生自律能力培养有机结合的研究在学术界还是空白。基于管理育人视角的自律能力培养研究既能从理论层面上科学界定管理育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功能,切实完成“三全育人”的有效衔接,又能在实践层面上提高大学生自律能力培养的实效性,细化培养路径,从而深化和拓展大学生自律能力培养研究的内容,发挥“立德树人”目标的实效性,实现管理育人的本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