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钰 长春工程学院
我国的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国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在新常态背景下,如何协调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为政府关注的重点。当代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心理问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镇,需要减轻学生的就业压力,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就业焦虑。高校毕业生仍然处在成长期,渴求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在工作岗位上大放异彩。与校园生活相比,社会生活具有节奏快、竞争性强等特点,与学生的就业预期存在出入,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就业焦虑心理。在面临就业竞争时,这些学生会混淆自己的就业目标,对外部环境保持戒备状态,并出现不安、焦躁等状况,对就业实践产生影响[1]。
(二)自信不足。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高校教育迈向更高台阶,伴随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毕业生数量与日俱增,大学生就业竞争更趋激烈。部分学生在就业市场中徘徊不定,经历挫折后失去自信,并对应聘产生抗拒心理。当出现自卑情绪,学生将轻视个人能力,过分否定自我价值。
(三)跟随大众。高校毕业生容易产生从众心理,这种心理状态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且体现在就业择业中。很多高校毕业生将着眼点放在多数人选择的企业上,看到别人投递该企业的简历,自己也选择投递简历,盲目从众而错失了宝贵机会。这些学生没有根据自己的专业特征进行择业,所投递的岗位工作内容与专业知识大相径庭,致使个人优势无法体现。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高校毕业生容易背弃自己的理想目标,选择令自己后悔的工作。
(四)过分比较。高校毕业生处在成长期,而处于成长期的学生很容易陷入攀比怪圈,与自己的朋友比较家庭条件、个人能力等[2]。在就业竞争中,学生确定了初步的就业目标,但是由于实习经验不足、专业受到限制等,短时期内无法顺利达成就业目标。在与别人攀比的过程中,求职失败的学生将丧失信心,陷入封闭状态,阻碍个人发展。
(一)调整心态。高校毕业生是社会的栋梁之才,在未来将投入到社会的各个岗位中,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在就业之前,高校毕业生需要开展自我评价,评估自身的优缺点,并根据自我评价结果确定就业方向,逐步养成健康的就业心态。在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的大潮中,高校毕业生要做到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吸引招聘官的注意力。为了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高校毕业生应该立足兴趣爱好,将个人兴趣与就业规划相结合,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求职之路,并挖掘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高校毕业生需要避免产生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等,并树立求职自信,相信自己能够在就业竞争中乘风破浪。为了解决就业心理问题,高校毕业生应该参与多元化的校外实践活动,提前走入社会,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并捕捉企业的发展态势,分析专业的岗位需求。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高校毕业生也许会面临挫折,应该具备长远目光,将挫折转化为奋进力量,从而实现自我提升[3]。
(二)树立观念。作为高校毕业生,需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将职业生涯规划与个人专业紧密联系在一起。部分高校毕业生想要寻求就业捷径,依靠家庭关系等轻松就业,对自主就业并不赞同,针对这种情况,高校毕业生指导人员需要为学生提供引导,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主就业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短期就业目标和长期就业目标。高校毕业生指导人员需要和企业建立联系,把握企业的用人需求,并鼓励学生进入合作企业实习,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路径。在新常态背景下,就业市场信息繁多,高校毕业生指导人员需要快速传递市场信息,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便利。
(三)心理辅导。大学生数量激增,加剧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很多毕业生都在就业过程中产生心理问题,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需要组建一支专业的心理辅导团队,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预防学生的心理问题。此外,高校需要对毕业生进行心理辅导,舒缓学生的心理压力,并为学生提供工作推荐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四)联系家长。在高校毕业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缺一不可,部分高校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达到不可挽回的程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高校应该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鼓励学生参与到学生的就业选择中,为学生提供科学意见[4]。学生与家长的就业观有所不同,家长不能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就业理念,而应该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学生家长需要结合毕业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经历等,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职业选择,并不断拓展学生的就业空间,避免学生过早背负工作的重担。在学生就业后,家长要始终为学生提供支持,辅助解决学生在工作中遇到的人际交往问题等,使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迅速成长起来。
结语:综上所述,我国进入新常态时期,高校毕业生面临的更大的就业压力,如何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找到自己倾心的工作,成为高校毕业生关注的重要问题。由于就业压力偏大,很多学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如焦虑心理、自卑心理、从众心理等等。高校担任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应该寻找有效路径,指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