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非 广州市真光中学
国际经济法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出的国际法体系,其调整的是各个国际法主体之前的经济关系。国际经济法虽然所属经济法领域,但由于其调整主体的特殊性,自诞生以来就与外交、国际政治联系密切。在新时代背景下,国际经济法面临着新挑战,其发展也需要寻求新的方向。
经济全球化意味着打破原有各个独立国家之间的壁垒,令各种资源得以最大化使用。各个国家在进行经济往来的过程中会发挥“理性经济人”的特点,选择成本最低而利润最高的方式进行生产工作,充分利用他国的资源和市场,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在资源合理配置化的背景下,各国经济联系程度不断增强。
各国自由选择资源进而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后就造就了一个全球性的平台,各国国内的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优势产业急剧扩大,而劣势产业则不断萎缩,在国际层面形成了细致的分工,提高各国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实现了各国的经济互补。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得各个国家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形成的产业链越来越不容易打破,这也影响到了外交和国际政治层面的各国政策。
在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趋向于使用相同的国际规则来进行经济活动,并处理贸易纠纷。因此,一些国家主张采用双边协定的方式进行贸易安排并不符合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多边机制或是国际经济组织的安排方式已经为各国所接受。
国际规则趋同化的同时也带动了各国国内法的变革。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国必须根据国际经济法的新发展修改国内立法,以实现最大程度上的协调。各种高端国际经济组织的出现令一些国家需要进一步修改本国法律以实现准入标准,否则将落后于世界经济发展,并被主流国家排除在外。因此,国际经济法在创造了新兴共同的国际规则的同时,也为各国国内法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实现了国际规则和国内规则一体化。
最初的国际经济法主要调整各国之前的经济往来活动,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一些国家之间产生了贸易摩擦或纠纷。为防止这种摩擦纠纷影响到全球化的大趋势,国际经济法建立了各种的争端解决机构,并成功让大部分国家成为了机构成员,在发生经济摩擦时诉诸国际经济法进行解决。随着新兴的国际金融、货币领域的发展,国际经济法的内容也不断到补充。这些都说明了国际经济法的效力逐步增强。
由于主要经济体之间在近几年爆发了贸易争端,全球化趋势正经历着较为严重的考验。一些主要经济体开始反对经济全球化,并多次威胁退出国际条约或要求修改条约。这种逆全球化的趋势在近两年时间内逐步扩散,并对国际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一些主要的国际经济组织面临着瘫痪的危险,而一些主要的国际经济条约也面临着失效。在这种背景下,国际经济法的发展也面临着新考验。
目前,国际经济法在逆全球化的背景下面临着诸多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国际经济法的发展趋势呈现为以下内容:首先,关税标准进一步降低,在共同市场内部,关税标准趋近于0,而在共同市场外部,关税逐渐作为一项贸易报复工具。其次,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大幅提高,在共同市场内部,知识产权保护标准高于目前的任何已有国际经济组织,在共同市场外部,对于知识产权保护标准依然存在争议。最后,各种多边、双边国际经济条约取代了开放性的国际组织,并大幅提高了准入门槛。
经济全球化在目前面临着新问题,需要根据新形势进行新发展,不断与时俱进,更新完善。时代变化是国际经济法发展的线索,但在逆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处理国际争端,实现国际经济的更好合作,这为国际经济法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