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阀杨森学祖先:力求文武双全

2019-07-12 05:50
文史博览 2019年5期
关键词:杨森关西杨震

杨森(1884—1977)是大名鼎鼎的川军将领,出身于四川广安的一个地主家庭,1909年毕业于四川陆军速成学堂。由于作战骁勇,军阶递升,直至挂上总司令的头衔,雄踞一方。

“文治道关西”

杨森非常尊崇杨门祖先。文的方面,他尊崇杨震,并极力学习杨震。杨震是东汉华阴人,博学通经,时称“关西孔子”。故在杨森自撰的“家庭歌”中,有“文治道关西”之句。杨森为了学习这位祖先,经常舞文弄墨,写诗题匾。

杨森自诩写的字是“金刚经”体,为了附庸风雅,常常和一些书法家接触。1948年4月,国民政府召开“国大”,谢无量、黄季陆、王振中等几个川籍“国大”代表,住在南京中山东路邓府巷口四川省银行楼上。其中,谢无量是负有盛名的书法家。杨森曾两次到四川省银行楼上看望谢无量,与谢高谈阔论古今书法。

杨第二次是偕唐式遵(“国大”代表)同来,谢在和杨、唐交谈期间,因求书者多,感到目不暇接,不时到另室挥毫作书。同住在四川省银行楼上的“国大”代表王振中就乘隙向杨、唐求“墨宝”。唐虽不如谢那样善书,但奋笔挥毫,倒也有些气势。唐给王写了杜甫诗《秋兴》之一首。王窥知杨“手痒”,就请杨给他写字留念。杨自揣他的字既比谢字望尘莫及,也比唐字稍逊一筹,于是说了几句客套话:“我一生戎马,不会写字,只是批公文时,才写些墨笔字,而且在宣纸上写大字不行,难看。”王就把印有“国民大会”4字的八行中式信笺递给杨。杨即在信笺上写了10个字:振中代表 自强不息 杨森

其实,杨森很喜欢写大字,有时一次写10多副对联送给部属亲友。据说1920年他挥军击毙“老上司”赵又新时,挽赵的对联就是他写的。联云:

夺主厌喧宾,从来论事诛心,毕竟伊谁推祸首;

私恩殉公义,回忆深情风契,不忍将军赴断头。

后来杨森在台湾也喜欢题字,曾为“董杨宗亲总会”题祖训“正谊明道,廉垂四知”,并在台北为人写招牌“万岁大楼”。

杨森除了喜欢题字,也爱作诗文。据说他作过军歌《祈战死调》,还写过《家庭歌》《全球董杨宗亲总会会歌》等。但杨森毕竟不是学者。有人说,他的作品多出自秘书之手。

“武功称无敌”

杨森在他自撰的《家庭歌》中,有“武功称无敌”之句。他要步他的祖先——号称“无敌将军”杨业的后尘。杨森的“雄心”,是要把自己打造成为文武双全的儒将。

杨业是北汉时期的太原人,本名重贵,事刘崇,赐姓刘,改名为继业。他骁勇善战,所向披靡,屡建功绩,官升为“建雄军节度使”,被称为“无敌将军”。后来宋太宗赵光义征伐太原,杨业随北汉的主子刘继元向宋投降。宋帝恢复他姓杨,名业,授以“右领军卫大将军”的官衔。杨业治军有方,临阵多谋。宋太宗任命他为“代州刺史”。杨征战屡捷,契丹部队望见杨的旌旗,便掉头鼠窜。

杨森学杨业,一如学杨震。杨森驰驱沙场,素以勇称。在他任高级将领时,仍有个“杨排长”的绰号,意指他虽居高位但犹如一个下级军官——排长勇猛冲杀。1920年9月,杨森与滇军战于成都附近的“龙泉驿”。其时滇军气盛,曾使与之对垒的川军唐式遵部受挫。杨森率所辖的第九师投入战斗,援助唐军。他负弩前驱,身先士卒,身上3处受伤,仍冒烽烟继进,九师士气大振,一鼓而击溃滇军,夺得“龙泉驿之役”的胜利。接着,他指挥九师追击滇军,在72小时内,追了500多华里,滇军无喘息之机。

1937年10月,杨森率二十军到上海对日作战。当时他任第六军团军团长兼第二十军军长,属第三战区序列。他的后方军部驻江苏昆山,前方军部驻南翔以西83号桥附近的村庄。在与敌激战一周间,他每夜必与副军长夏炯轮流到前线指挥。

1944年冬,他率部在桂北作战,总部设在六寨附近。日军一个联队向其总部扑来,他指挥他儿子(杨汉烈)带领的特务营与敌激战,枪炮声震耳欲聋,四战区长官部派来的高参催他后撤,但他仍沉着指挥直至战场沉寂。

杨森作战虽然没有学到杨业的“无敌”,却也勇气十足,号称骁将。可惜的是他未能像杨业为实现统一而归那样,在四川解放前夕勇敢地投向人民。

猜你喜欢
杨森关西杨震
杨震两袖清风
杨震两袖清风
杨震两袖清风
杨震两袖清风
身价
朱德万县争取杨森
鲁提辖打不成镇关西
民国军阀有情义
关西美术竞卖秋拍将举槌
刘伯承拒绝杨森“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