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春 何松涛 (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430068)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传统四合院建筑形式已逐渐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肆意改造令其面目全非;搬离老宅任其破败;彻底拆掉破而后立等现象此起彼伏,政府保护利用的政策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么寻求一条使传统四合院能够持续发展,同时保护经典、发扬经典的道路便亟不可待。
当代社会随着现代主义、国际主义风格建筑不断在城市中蔓延,一些形式复杂、实用性相对较弱的传统建筑已逐渐被取而代之,北京四合院现在就处于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作为经典民居建筑,在中华建筑史和传统文化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但又逃脱不了时代发展的洪流。据资料显示,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北京城中四合院约占1760万㎡,到80年代中期,在原有基础上又拆除了534万㎡,90年代由于缺乏修缮和保护等原因,又有275万㎡的四合院被拆除,到2000年,据文物部门粗略统计,北京四合院仅剩850余万㎡。为适应城市建设,政府似乎也无奈选择了最简洁的方式,四合院的整体发展情况不容乐观,这一经典民居建筑形式正在一步步的走向没落。
北京四合院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代表,其建筑空间及形式等在世界遗留下来的多种建筑中可谓是最为特别的存在,在今天其已经成为北京及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形式之一。其特殊的庭院布局方式,成为了北京市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但是从某些方面来讲,传统四合院也是一种沉重的历史负担。近年来,全国对于城市中的老城区建设又被重新提起,有人说想看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要看它的公共厕所的数量,而要看一个城市的历史则要深入到它的老城。四合院是北京老城区的代表性建筑,近年来却在一点一点没落、缩减,取而代之的是毫无民族特色、毫无灵魂的现代建筑,不否认这些建筑的设计感、艺术性,但这里是北京城,有着上千年历史文化的古城,需要的不只是不断地创新发展,更需要历史的传承和积淀。
现代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模式也相应的随之改变,都市人们适应朝九晚五、快捷、独居的生活方式,尤其是现代年轻人,早已不能再适应在早起遛鸟,胡同口看戏在四四方方的院子里过生活的模式。现代的四合院除去少数上层人士居住使用外,绝大多数的四合院不外乎两种:一是独居的老人,使四合院失去了以往的人气,还有一种就是外来的务工人员短租,肆意的改建、破坏,使四合院失去原有的样貌,不可避免这也成为北京四合院没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传统北京四合院的空间布局方式有正房、倒座、东厢房和西厢房四座房屋围合,形成一个“口”字形,建筑围合的中心是一个庭院,所以被称为四合院。这种合院式建筑一方面以建筑的“合”来表达传统民居形式的私密性,另一方面家族聚居的生活方式又是一种共有性空间的体现,这样看来四合院的空间布局方式本身就是一种辩证的方式。那么当下我们在对传统四合院的改造上也要遵循这种辩证思维。一方面打破四合院传统的“闭合”,打通四合院的内外空间,使其与现代的人居环境,生活模式融会贯通,相辅相成。如西方国家,对于经典建筑的开放式改造,打造成公共性建筑供游人参观。另一方面,改变四合院以往的“杂居”居住模式,通过空间布局形式的改造,营造一种现代生活模式所需要的“私密”空间。针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北漂的现状,为他们打造一种舒适的生活空间。
大量新型现代居住建筑的出现替代了四合院的基础功能,四合院功能性的转变迫在眉睫,近年,在前门、白塔寺、鼓楼等地对于四合院的改造项目中出现一些新功能的四合院,外部仍保持四合院的原始状态,但内部空间的功能形式却越来越丰富,出现小型设计工作室、餐饮、咖啡厅、展示空间等除居住外的其他空间形式。BAITA电影院,老胡同中的临时露天剧场装置,模糊了室内外界限的公共活动空间。设计遵循“开放原则”,创造了一个公私模糊的空间,核心部分是设置于现有建筑之间的,形式简单的木制层叠式台阶组成的露天剧场,将室内外空间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开放的文化平台。在这个剧场装置的影响下,四合院居民的生活被激活,传统四合院空间与现代生活公共空间发生碰撞,曾经传统的居住空间被赋予了新的功能,拥有了更大的发展潜力。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下民居建筑形式也复杂多样,北京四合院作为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已走过上千年的历史。它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家族、宗族观念的体现和居住形式的表达,而且在今天它特殊的建筑艺术形式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也仍是北京城市特色的点睛一笔。让四合院不只是作为一种精神和情怀活在人们的心中,而是把这种经典民居建筑形式融入到当下的生活模式下,发挥其作为建筑最原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