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贺友直画三百六十行》的历史性分析

2019-07-12 12:29周子卜童永生江南大学设计学院214122
大众文艺 2019年7期
关键词:小街行当历史性

周子卜 童永生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214122)

贺友直是中国连环画的领军人物,一生中创作了百余本连环画,取得了极大的艺术成就。他的作品是那个时代民众的精神食粮,是中国美术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对贺友直连环画的研究,多是对其得奖作品,如《白光》、《山乡巨变》、《十五贯》、《小二黑结婚》等作品的艺术性解读。对《贺友直画三百六十行》这部作品鲜有提及,且是对其艺术性与风俗性的分析。

《贺友直画三百六十行》是贺友直先生在接近八十高龄之际回忆20世纪上半叶的老上海的情境所创作的连环画作品,具有贺老独有的历史记忆。本文试图从整体出发,解读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表现内容中蕴含的深刻的历史性,发掘作品的本质。

一、《贺友直画三百六十行》的创作背景

贺友直先生出生于浙江宁波镇海,小时便去上海做工,解放后开始创作连环画。他早年生活经历坎坷,经历了上海的动乱与解放,在上海连环画大本营一步步成长起来,在上海的小居室里画出一幅幅精彩的连环画直至逝世。上海这个城市承载了贺友直的大半生活与记忆,新中国上海的历史映刻在贺老的身上,成为他人生经历的一部分,贺老也用自己的画笔滋养着这片土地。贺友直“目光如炬,感情入画”,将旧上海的旧景世相通过一张张白描配上通俗亲切的语言一幕幕的展现在读者眼前。

著名美术评论家谢春彦在此书作序中提到:“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历史,历史亦即一种记忆”。贺友直将老上海的历史通过白描的手法,通过连环画这一形式,透过老行当这一取材与上海的历史彼此互证,成为反映历史的素材。著名学者冯其庸称其“画笔亦史笔”,因此,研究这部连环画的历史性有其必要性。

二、《贺友直画三百六十行》表现内容的历史性

贺友直在绘制连环画时一贯强调“能画出好作品来,是由于对生活有所感受和认识的结果;要对生活有所感受和认识,则必须自觉地有感情地去贴近才会有所收获”。1贺友直在《贺友直画三百六十行》中一如既往的表达出了对生活的真实描摹。在这部连环画中,大部分画作都是存留在贺老脑海中的深刻真实的记忆,部分行当由于自己只看过一眼印象不甚深刻,个别是描摹照片所作,贺老都会认真的标指出来,告诉读者这些是画照片或者想象所作。此外,贺老对每一幅画都添加了口语化的背景素材,向读者详细介绍这一行当的名称、背景故事,有些还附有自己家乡的称呼及个人见解。值得提出的是,在对某一行当有哪一点不甚明白的地方,贺老都非常诚实的讲“此故何在?不详?”2“此典何出,不详。”3“……是听人说的。究竟如何,不详。”4在“画后的话”中,贺老再次强调这部作品中画的作品都是自己亲眼见过的,但是有些只有一点印象,所以有些画的明白有些经不起推敲,其人之谦,可见一斑,也足以证明他对真实历史的尊重。

1.从《小街世象》图看贺友直连环画的历史性

贺友直的连环画注重从“生活”中汲取素材,所绘内容大多是自己所见之物。《贺友直画三百六十行》这本书以《小街世象》图(992¬ ×495mm)作为开头,图长102厘米,高51厘米,以白描的手法描绘了旧上海的一段小街景象,各行各业的人汇聚在此,“粗粗数来人物竟同水浒一百零八之数”,熙熙攘攘,热闹纷杂,有悲苦有喜闹,人物表情各不相同,透过这幅图仿佛穿越到了20世纪上半叶的上海。冯其庸更为其提《申江风情录》一名,称其“亦张氏上河图之亚也“,是中国现当代的《清明上河图》。

《小街世象》图是贺友直先生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认真观察,以写实的手法完成的。图中描绘的场景和人物大都是旧上海比较明显的景象,具有特有的时代性和地域性。图中的很多场景在今天已经改变了模样甚至渐渐消失了。贺友直先生在回忆与现实中穿梭,将历史再现。旧上海的石库门、旧瓦房、老酒店、小饭馆、各行各业三教九流的人每个人都显示出不同的情态,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定位,冲突又和谐的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图画。

《小街世象》图开启了三百六十行的篇章,正是这些升斗小民的平凡生活,一点一滴演绎了旧上海的社会生活。每一块场景每一张面容都显示出贺友直先生的人文关怀,将艺术和社会人类发展进程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由于注重观察,尊重历史,这幅《小街世象》图既是艺术又是历史,是一副图绘的历史。

2.从单幅连环画看贺友直连环画的历史性

贺友直先生以图画撰写历史。《贺友直画三百六十行》这部连环画描绘了老上海的90种行当,无论这些行业在后来发生了何种变化,贺友直都是以身处其中的状态来描绘处于当时当地的这群人的生存状况。“在人类学家看来,任何社群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从该社群的眼光去观察,才能掌握其文化的真正含义。”5贺友直先生正是亲眼所见,设身处地,与历史同行,才能将历史重演眼前,在连环画中切实的体现出历史性的本质。

本文将书中所绘与美术有关的行当提取出来对其历史性进行阐释。有关“画画”的行当,书中共描绘了五种,分别是:“描花”,“画行货”,“裱画”,“画小书”,“画铅照”。它们中如“描花”(专画刺绣底样的)行当如今已经鲜为人知;“画行货”、“裱画”这些行当依然存在,但是职业内容在逐渐演变,与过去有很多不同;“画小书”“画铅照”这些行当虽然依然有人在做,但已经不再叫这样的名字且不同于当时的从业目的,从业人数也不比当时。还有两种是“书画掮客”和“‘小书’摊“,他们不画画却也是与画画有关的行当。“书画掮客“这一行当依然存在,但已经不再叫这个名字,比较类似于今天的画廊和书画经纪人;“‘小书’摊”更不必说,到20世纪末期这种街头“图书馆”就消失不见了。贺友直先生有关“画画”的行当的连环画不仅描绘了旧上海的风貌,随之牵动的是与这些行当相联系的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透过这些画面以点牵面,旧上海的历史图卷一点点的铺陈在眼前。

这本连环画中与“画画”相关的行当的作品有助于我们了解旧上海的艺术行业,是对中国艺术史研究的有益佐证,对与美术相关职业的历史发展历程的梳理也提供了图像史料。

三、结语与启示

连环画是图文结合的艺术,图文之间合二为一缺一不可。《贺友直画三百六十行》以生动形象的图画结合特有的贺氏幽默的文字,自导自画,是连环画的创新,是对连环画发展的新的探索。这本连环画中绘述的许多行当到作者编绘时已经消失不在了,贺老用画笔留住了他们存在过的痕迹。许多行当是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存在的特有的历史现象,他们被充满人文关怀的“记载”在这本连环画中,这是纯粹理性的历史文字记录所达不到的。

虽然作品描绘的是20世纪上半叶的旧上海的故事,与今天时空相隔,但是在阅读这本连环画时,阅读到某处会不自觉的震撼与感动,这是一本有“温度”的连环画。书中的行当不是简单的介绍与罗列,在这些连环画中,平民阶层的酸甜苦辣尽数显于笔下,这种“温度感”是由文字与图画共同营造的,作者在创作时与读者进行着无形的对话,心里装着读者,读者在阅读作品时自然而然的会被画中的线条和画旁的文字所感动。这是具有历史性的连环画独有的艺术魅力。

注释:

1.贺友直.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J].美术,1992(05).

2.贺友直.贺友直画三百六十行[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006页.

3.贺友直.贺友直画三百六十行[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118页.

4.贺友直.贺友直画三百六十行[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138页.

5.小田.漫画:在何种意义上成为社会史素材[J],近代史研究,2006(1):79-92

猜你喜欢
小街行当历史性
总有一种力量让人肃然起敬——写在圣地延安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之后
张睿智设计作品
苏学的历史性定位与新时代价值
40年,中国实现历史性跨越
那些渐行渐远的老行当
琼剧老生漫议
扬剧青衣概说
另类“伤痕电影”①:《小街》的多重叙境和反身性策略解析
东京的小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