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渝杰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院 210000)
作为俄国文学三巨头之首,陀思妥耶夫斯基擅长对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深度刻画和社会现实的批判揭露。从小生活在彼得堡的陀氏亲眼见证了底层社会的苦难和肮脏,也见过许多底层人物为生计垂死挣扎、苟延残喘地活着。
陀氏出身低微,来源于他生活中的种种景象都变成了他日后写作的素材。他选取的角色都是出身在社会底层的人物,社会地位卑微,精神世界贫瘠,甚至是一些苦难的人生,但最终通过自我救赎以及他人救赎重获新生。
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于圣彼得堡的一个贫民家庭,父亲是一家贫民医院的医生,他童年体会最多的便是穷人因为疾患而痛苦的呻吟声和哀号声。一方面他接受着来自原生家庭的福音书教育,母亲具有文学天赋,从小就很看重培养他的宗教思想;另一方面,由于他的阶级地位,他从小深入社会、深入人民,了解人情冷暖。
19世纪中叶是俄国由封建农奴制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但是农奴制的废除并没有为人们带来好的期望,专制主义依然是强有力的武器。旧式封建农奴制刚刚被撼动,新生的政权尚未站稳脚跟,底层人民还在飘摇的社会里挣扎着。
尤其是西伯利亚的犯罪环境对他的伦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他相信既然选择接受上帝,也就应选择接受这整个世界,上帝创造了恶;恶深藏在人性中,外部暴力没办法解决它,只能凭人性本身的自我完善去自然而然地得到克服。
陀思妥耶夫斯基用一生的时间来思索贫穷和犯罪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贫穷不是罪恶,但是赤贫就是罪恶。穷人的血泪故事,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直接呈现给拉斯柯尼科夫的,贫穷成为摆在拉斯柯尼科夫面前最迫切也是最难解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赤贫之罪的问题,也就是关于社会正义性的伦理问题。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看来,自由是人的本质,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他是自由的。小说中的主人公拉斯柯尔尼柯夫本是一名法律专业的大学生,由于家里贫穷,只能选择辍学,靠着母亲和妹妹省下的钱艰难度日。妹妹的未婚夫卢津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小人,心里只想着自己,对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妹妹和母亲并不尊重,迫于现实的压力,妹妹和母亲只能低头,放下尊严。
拉斯柯尔尼科夫没有精神信仰,因此大胆地把世界上的人分为了两种:一种是“平凡的人”,而另一种是“不平凡的人”,这就是他的“超人理论”。“不平凡的人”有着不可一世的本事,可以随心所欲地改变世界,可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也可以任意剥夺他人生命,而平庸无奇的“平凡的人”是低等人的存在,这些人存在的意义不过就是为了繁衍同类,帮助前者完成使命。
拉斯科尔尼科夫杀人后,始终在找一个平衡点,让自己得到安慰的支点,因此他觉得自己是无罪的。但在内心深处,他是煎熬的,饱受折磨。内心的两种声音一直在打架,让他惴惴不安,再加上身体虚弱,他终于受不了了,被逼疯了。他昏睡在床上,不停地胡言乱语,时不时地表现出梦呓、幻觉、怀疑、焦虑、易怒、兴奋的特点,藏在无意识深处被压抑的思想和欲望得以自由地向意识领域流淌。
他一直在心里默默劝说自己把这老太婆杀掉,所有人都希望看到她死,她的钱可以用来救助别人,可以为全人类和公共事业服务,这是多么伟大的计划。尽管这些是拉斯柯尔尼卡夫为劝说自己完成杀人实验的说辞,但是当时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小说中的女性索尼娅作为一个家境并不好的女孩子,她身上的负担很沉重,要靠出卖自己的肉体来维持生计。正是因为有了索尼娅这个人物设计,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才能获得救赎,收获了美好的人生。由此看来,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人物的形象设计上面也并不是一味地呈现暗黑面,而是通过苦难的描写最终走向圆满,通过这样的伦理叙事使得作者的伦理观得到充分的体现。
陀思妥耶夫斯基四年的苦役生活对于小说人物的塑造有着直接的影响。他在服役期间,面对是是完全不同的生活,他接触各种各样的人,这些人在外界看来,都是一些坏人,但陀思妥耶斯基认为,这些人才可以称做真正的人,不管他们看起来有多邪恶,有多么不可宽恕,但是他们都有太阳般美好的品行。
十九世界的俄国社会是一个正义极度缺乏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下,人们形成了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方法。陀思妥耶夫斯基想要凭借一人之力思考着俄国人民的出路,因为无法承受压力,几近崩溃。在现实世界里无法找到出路后,陀思妥耶夫斯基像许多作家和思想家一样,选择了精神宣扬之路,他希望能够从伦理中找寻到人类苦难的根源和解决之道。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创作中会有如此深刻形象的病态心理的描写,得益于他自己罹患癫痫病的经历。陀思妥耶夫斯基身患癫痫病应该是值得人们同情的事情,但是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即使这样,他在创作拉斯柯尔尼科夫这个人物时,并没有将他再次推入深渊,而是用索尼娅这个角色来救赎,让他重获新生。
大多数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角色的设定、角色之间的关系都是由作者依托自己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所创作激发出来的。在小说《罪与罚》中,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的角色设定是一个悲剧人物,这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很强的关联性。试想如果当时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每一位公民都能各司其职,将是另一番景象。小说体现了在沙皇专制制度统治下,广大劳动人民生活的苦不堪言的景象,揭露了社会底层的方方面面,将俄国社会黑暗的现实不落死角的展现给读者。
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拥有着别人不曾有过的人生经历,不同是经历和磨难带给她更多的体验和思考,以至于他在文学创作中有更多的想法和感触。他的作品风格经常侧重于犯罪和病态心理方向,从《地下室手记》、《罪与罚》、《群魔》、《白痴》,到《卡拉马佐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主人公都是病态的,善用暴力解决问题或者是人格分裂的罪犯。比如,他因为心理压力和受不了监狱里阴森潮湿的环境,患上了癫痫;又或者说他经常参与赌博,以及他很有可能奸污过一个少女,这些都进一步证明了作家身上的这种犯罪本能。
在这个故事里,人们没有尊严,没有思想的活着,杀人以后为求心理平衡,努力安慰自己。这不是一个个例的存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用小人物的故事描绘了整个社会的现实,企图唤醒人们沉睡的灵魂。
对于人物的心理变化的描绘和用一生的时间来探索人们内心的秘密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拿手好戏,他的风格特点在俄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都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陀思妥耶夫斯基用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描绘了一件件可怕而真实的故事,描摹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这对于当时的俄国人民来说是具有启蒙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现当代对于这位文学巨匠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成熟,最后使得后人们也对于陀思妥耶夫斯基所宣扬的伦理观有了清晰的认识和运用,这是值得人们重视的一点。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伦理观总体来说对于俄国和世界文学具有教育意义,但是就其对于当时社会环境的改变的程度甚至是感化能力,还有待考证。陀思妥耶夫斯基擅长运用心理刻画和心理描写来剖析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现实。这部小说问世以后,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甚至政治体制多起到的作用是少之又少。拉斯柯尔尼科夫悲剧的背后不止是社会体制和社会环境带来的后果,还有人心的冷漠。
陀思妥耶夫斯基用较为真实的故事唤醒了人们的灵魂,他暗示人们要在苦难中学会去爱,即使生命中都是苦难,也不能迷失自己。而小说最成功的的是将叙事和伦理思想相结合的方式,相辅相成,彼此成就,成就了这部作品在文学史上和思想史上不朽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