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少卿 (中央民族大学 100081;天津音乐学院 300171)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生活的逐渐成长和进步,人们对于物质和精神发展的需求在逐渐变化,对于生活所必须的物质世界的需求以及由此产生的控制和欲望也在不断变化中。比如,科技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但真的就使人们反而因此没有受到影响吗?我们会不会也因为这些而摆脱不了诸如科技发展而形成的被客观物质环境所受到的桎梏,进而不自由了呢?未来到底会怎样?人在和这个物质世界相处的关系中,主动权到底在哪里?所有这些都是在最近看到的一部由日本的金森穣导演编舞、无设限舞团表演的早期作品《妮娜物语》而想到的疑问。
从《妮娜物语》的宣传语来看,这是一部所谓“集强大肢体、精妙音乐、炫酷视觉于一体的震撼之作”。震撼不震撼尚且不谈,但确实跳脱出以往笔者所看到的所有舞蹈作品。作品从从现代芭蕾的视角入手,承袭了日本现代舞蹈的“暗黑”传统。谈到“暗黑”,就必须提到曾经使这一概念声名大噪的日本舞踏大师土方巽和大野一雄。土方巽于日本战后创立了暗黑舞踏(ankoku butoh)这一舞蹈形式,暗黑(ankoku)本意是指“极暗的黑色”,而舞踏(butoh)则本是指所有日本非传统舞蹈的总称。《日本舞蹈辞典》中,“暗黑舞踏”是指“一种被昏暗意识包围起来的身体动作”。土方巽进而认为“暗黑是暗藏在社会历史背后被排除的身体记忆。”1因为在传统的舞蹈形态中,我们更加关注的是精致、美好、和谐等等内涵,而暗黑舞踏则将这一切通通打破,将那些被我们本身已经忽视的却又是自身不可磨灭的特点表现出来,进而让人们认识到更加真实的“自我”。土方巽及大野一雄用他们独特的视角和语言形式,开创了这一影响后世的舞蹈形式。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本人在现代思潮的影响下,学习并承袭了德国现代舞的表现主义方式后,土方巽所思考的是如何从中更加的体现出自己以及东方对于世界和自我的认识,于是现代舞的那种“青出于蓝而不是蓝”的现代反叛精神无以复加的体现出来。他选择了一条极尽相反的颠覆之路,从更宏观的层面上继承了现代主义艺术自我批判和创新的精神。所以我们会看到舞台上会出现极其令人错愕的形象和动态:用全身涂满白粉的身体进行着极限扭曲的动态,在极尽静止的缓慢行动中又蕴藏着巨大的忍耐力和爆发力,无所谓性别、无所谓人兽,使得观众在错愕中感受到极度的不安和恐惧,乃至产生不适的感受。所以,这种后现代的艺术,用其近乎疯狂的颠覆挑战着人们的神经和已经固有的审美传统,由此,“暗黑”艺术就成为对于人们生活反叛美好、挖掘人性的代名词。
在暗黑美学的影响下,《妮娜物语》展现了不同于以往人们印象中那些女性精致、和谐、柔美的肢体表达和美学特点。首先令笔者非常惊诧的是,舞台上五位女性舞者的肢体表现非常的“矛盾”。因为从最直观、最基础的身体语言上既要体现出女性的独特同时又要使观众强烈的感受到“机械人”的形象,所以“柔美”与“僵直”同时要融汇在与黑衣人交流与沟通的身体语言中。这就使得大幕拉开之后的舞蹈视觉冲击如此特别、如此夺目,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作者对于作品主题的预设和探讨。“妮娜”其实是个虚拟的女性概念,是舞台上5位类似于机械人的人偶舞者的代名词。从作品的副标题:質化する生け贄、materialize sacrifice(中文大意是献祭物质化)可以看出,创作者想要探讨的是在这个快速发展的世界,我们创造了很多我们觉得可以操控、可以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物质存在,却发现我们反而越来越被这些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存在”所操控,“牺牲”于我们的创造,带来了人类极大的不自由。
所以,女舞者们就如同人工智能时代的机械人一般,用僵直的身体一步一步地前行,而背后的黑衣者操控着这些人偶的肢体和行动,双方在不断的操控和被操控之间来回博弈。所以,对于《妮娜物语》的新奇首先就来自于动作的新奇,观众会感觉像是机械人在跳舞。甚至在最初看到舞者的动作时,有时会产生恍惚,这是真实的舞蹈演员所表演出来的吗?还是真的是现代科技下凭借电脑编程跳舞的机械人?而在日本舞台表演的传统中,身体表现确是表演艺术中最受创作者关注的切入点,正如倡导“重心、呼吸与能量”三位一体训练法的日本戏剧大师铃木忠志所强调的那样,通过身体要表演出思想、观念,因为“文化就是身体”2。所以,“妮娜”的物质性从动作中表现,进而使观众感受到强烈的物质的可操控性,才能使“妮娜“背后的寓意立体、丰富起来。
同时,让观众能够快速进入编导想要营造的沉重、阴暗的“暗黑”气氛中,音乐也颇为亮点地助力不少。作品一开始,音乐家尊师安就营造了一种鬼魅、阴郁的气氛,通过简单的几个旋律音阶的变化,不协和音程的反复,强化出人类世界的欲望与积郁。到了作品高潮部分,强烈的重金属音乐有着“哥特式”风格的迷幻与肆虐,最终把观众带入一种幽咽晦涩的氛围中。同时,还利用了来自其家乡越南的东南亚小调式的音乐元素,以及木鱼的音效烘托,呈现出一种既融合但又简约的音乐风格,更好地凸显了作品想要呈现的主题和思想。
在《妮娜物语》的结尾部分,一直被黑衣人操控的人偶舞者突然在一片黑暗的灯光设计之后“反客为主”,换上了黑衣人的西装,钳制着黑衣人继续在舞台上前行,在强烈的控制和反控制的纠结和博弈中,直至作品结束,最终只给观众留下了错愕、惊讶以及意料之外的无限联想。看完这个作品之后,带给观众深深地思考,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是由人们一手创造出来的,但在这种创造的过程和结果中,我们自己是否也被这个世界所“再创造”?也就是说,人与这种客观物质存在的关系究竟是否是人拥有绝对的主动权,还是也会受到其深刻的影响?呈现出人与物相互制约的关系。
著名舞蹈家黄豆豆也说,这个作品表达了“个体与个体之间,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以及所有不同属性的两种物质在一起时,那种微妙的平衡和把握,以及非常细腻的处理与呈现。”尤其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使得现代生活变得越来越所谓的便利、高效,但在这种便利和高效的影响下,人们自身也深刻地受到影响,被塑型出不同于以往的思维和观念,乃至深深地被桎梏进而无法自知。就如微信的发明几乎彻底改变了人们以往对于通讯工具的概念和要求,人们的生活逐渐被这种工具所限制,日常的行为在一种有意或无意的意识下,被微信的强大影响力所包裹,包括从语言模式、交流模式到生活模式、行为模式等等无不深受影响,成为一种新时期的变化和革新。联想到最近的科技新贵小米公司所举办的科技作品展览,其中探讨的也是科技对于人的影响和重塑,因为关于未来,科技影响生活的时代已经到来,从社会各界对于AI人工智慧的极大兴趣和关注就可见一斑。
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的国学大师梁漱溟曾说过,人的一生一直在处理三种关系: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己内心的关系,并且首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关系,再解决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最后解决人和自己内心的关系。所以,在现代社会中,面对日益变化的物质世界,人们首先要思考的就是和这个自然的物质世界如何相处。而在《妮娜物语》的背后则就是要展现这种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和协调。究竟是人在“掌控”着这个世界?还是也会被这个世界所“掌控”?
未来到底会怎样?这是一个未解的谜题和未知的答案,也是由观看作品《妮娜物语》所想到的。可能只有在不断地于客观世界的交流和沟通中,在两者关系的平衡中,人们才能更加协调地发展,更加具有“自由”的活着。
注释:
1.转引自刘晓芳,《暗黑王国的花朵——日本舞踏美学精神分析》,第7页,西安音乐学院学位论文,2017年.
2.铃木忠志1984年至2014年之间的三十年文集,中文版《文化就是身体》于2017年4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