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圆
电影《黑天鹅》讲述了一个芭蕾舞女演员为了追求艺术的完美,在生活和舞台上逐步寻找到人性的复杂和完整,最终以肉体的陨落换来了人性的自足和艺术的完美的故事。女主角妮娜和母亲、托马斯以及竞争对手的冲突构成了影片的张力,在冲突的进一步强化、融合中推进着妮娜完整人格的建构。
《黑天鹅》展示了本我和超我的冲突,自我在本我和超我中艰难穿行。大体来说,内在的隐藏驱动力构成了本我;试图满足本我欲望(食物、温暖、性快感)的意志的、主动的成分则称为自我;所有社会灌输的法则和规定一概称之为超我。自我必须不断接纳本我和超我间的冲突需求,造成整体内在机制意志去尝试纾解无法避免的挫折。①
妮娜为了争取到天鹅皇后的角色,必须撕开自己外在的拘谨、刻板、脆弱和胆小的白天鹅的一面,释放出自己邪恶、魅惑、向往自由的黑天鹅一面。母亲则是阻止妮娜蜕变成黑天鹅的最顽固的力量。
影片中妮娜的本我是渴望成长、向往自由的,而超我的成分则通过母亲这个形象建构完成。妮娜母亲的形象混杂着父亲的强势和母亲的无微不至。母亲因为生妮娜而放弃了自己的芭蕾舞生涯,于是她要求妮娜按照她所希望的样子成长和生活。母亲用洋娃娃、有旋转舞者的八音盒以及大片的粉色来装饰妮娜的房间,她对妮娜生活每一个细节的介入(如剪指甲、穿衣服)剥夺了妮娜早就应该拥有的隐私。
母亲一方面在芭蕾舞上严格要求妮娜,既造就了妮娜精准的舞步,又造就了她性格中拘谨、刻板的一面。另一方面,母亲压抑妮娜内心的成长,希望她一直乖巧、顺从,从而导致妮娜的性压抑和软弱的性格。
影片一开始,超我是占据绝对优势的,妮娜的本我被母亲的强势所压抑,而随着妮娜本我的觉醒,即对母亲的反抗,从最开始流露出对母亲强行看自己伤疤的不愿意,到开始用棍子抵住房门来捍卫隐私的实际行动,再到和母亲的正面冲突,妮娜对母亲的反抗越来越强烈,她体内的本我即演变成黑天鹅的倾向也愈加突出。妮娜反抗母亲的过程就是她成长蜕变为黑天鹅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自我在本我和超我的激烈对抗中穿行,所以妮娜最后的精神分裂是必然的。
托马斯是剧团的导演,他才华横溢、舞步奔放,和多位缪斯女神有过暧昧,他决定着妮娜是否能出演天鹅皇后的命运。相比妮娜和母亲所呈现出的本我和超我的冲突,妮娜和托马斯的冲突要缓和得多。托马斯一直帮助妮娜释放出本我,即黑天鹅的一面,但是他的切入点则是性。这一最直接、最刺激的方法一次次冲击着妮娜的底线,也一次次让妮娜濒临崩溃的边缘。从最开始妮娜遭遇强吻后的反咬一口让托马斯决定采用妮娜,到给妮娜布置回家自慰的作业,再到用自己的身体和舞步来诱惑妮娜,托马斯一次又一次地攻破妮娜心理的防线,使她完成了从精致、脆弱的白天鹅到邪恶、奔放的黑天鹅的转变。
影片一开始就将芭蕾舞团的成员推向相互竞争的情境。剧团决定向世界推出一张全新的面孔来饰演《天鹅湖》中的天鹅皇后,从妮娜知道这个消息开始,她便一刻也没有掩饰自己想争夺这个角色的欲望,而这个欲望促使妮娜将剧团的演员都当成了竞争对手。
贝丝是剧团以前的天鹅皇后,她做任何事都带着一股黑暗的冲动,所以她的表演充满着快感,让人战栗,某一时刻甚至完美无缺,但却充满着毁灭性。
妮娜和贝丝的冲突是正面且激烈的,从妮娜最开始进入舞团前对贝丝海报的凝视、到溜进贝丝的化妆室偷走了她的耳环、口红开始,到最终妮娜取代了贝丝的位置。然而妮娜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她逐步认同了贝丝面对竞争者想要代替自己的感受,所以她带着自己偷来的原本属于贝丝的东西来到医院,却刺激到贝丝,导致她用刀自我毁灭。在这一刻,在妮娜的眼中,贝丝的脸转变成了她自己的脸,这是妮娜对贝丝的认同,也暗示了妮娜最终将通过毁灭自我来完成自我救赎的结局。
影片中所呈现的莉莉,其实是由现实中的莉莉和妮娜的幻想叠加的艺术形象。换言之,莉莉既是妮娜真正的对手,又是妮娜用幻想强加给自我的对手,即妮娜的本我。而妮娜战胜莉莉的过程,即是妮娜战胜自己的过程。
在影片中,妮娜将莉莉的脸看成自己的脸先后出现了六次,而越靠近影片结尾,莉莉的脸的突然转变越给妮娜造成冲击,最终导致她走向了自我毁灭。最后一次更为隐晦,妮娜演完第一幕后,下来准备化妆成黑天鹅的模样,却看到已经化好妆的莉莉坐在属于她的位置上,并想要取代她。在扭打中,妮娜将玻璃刺进了莉莉的腹部,也就这时,莉莉的脸再次转变。这既暗示着莉莉其实就是妮娜的本我,也帮助妮娜最终蜕变成了黑天鹅,完美地完成了演出,这也成为影片的神来之笔。妮娜和自己的打斗是全片最为激烈的心理斗争,其实妮娜最大的对手从来就不是别人,而是她自己。
《黑天鹅》以嵌套的剧中剧模式完成了对妮娜找到完整自我的心理探索。白天鹅和黑天鹅既对立又统一,白天鹅的至善至纯、精致美好、刻板拘谨,黑天鹅的至邪至恶、性感危险、奔放自由,并存于每一个人的体内。妮娜为了成就自己出演天鹅皇后的梦想,将自己体内被压抑的黑天鹅的一面逐步呼唤出来。在片尾,妮娜以自我毁灭实现了人格的自足和艺术的完美。
注释:
①陈犀禾、吴小丽.影视批评:理论和实践[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