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财经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510320)
广东古称南粤。在广东境内有着223条,总长710.44公里的南粤古道(包括陆路和水路,官道和民间古道)。它们构通了广东境内以及广东与外地的通途。其中的梅关古道,北通中原,南接海上丝绸之路,是构通中原与南粤,中土与西洋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一条主要通道,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
广东地处岭南,与中原有着五岭相隔。五岭虽不算高,只有一两千米,但在以车马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古代,却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故在古代,广东曾一度被称为蛮荒瘴湿之地,是遭贬谪的官员以及犯人的流放之地。秦代统一中国之后,开通灵渠,把西江与湘江相接,将珠江水系与长江水系连在一起之后,才打通了广东与中原的交通。然而这一条通道毕竟迂回曲折,里程太长,走起来颇费时日。唐开元四年 (716年) 张九龄奉命开凿梅岭,打开了一座长约66米,宽10米,高33米的大山凹,开通了一条宽一丈余,长约15公里的山间大道,连接了赣粤的交通,情况才有所改变。嗣后,宋代的蔡抗(时任广东转运使)又将这一大道延伸扩建为梅关古道,情况就更加好转。
梅关古道开通之后,岭南与中原的交通大为改观,广州沿海及岭南的货物由水运北上到雄州,经古道运往岭北至江西南安,再沿章水下赣江,出长江。中原出口的货物则经梅关古道到雄城,转经水路运至珠江三角和海外。
康熙23年(1684年)开放海禁,次年设广州、宁波、泉州、松江四海关对外经商。乾隆22年(1757年)重又关闭宁波、泉州、松江三海关,只留广州一地与海外通商,广州成为了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港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口岸,桅樯林立,商贾如云。
于是,作为连接中原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梅岭古道,也出现了一片繁忙热闹的场景。当时,无论是内地运往广州出口的货物,还是从广州进口运往内地的货物,都要在梅州的松口进行中转。据记载,松口当时有29个码头,码头附近有1000多家店铺,每天有300多条船停泊于此,6000多名旅客在这里登船下南洋。1由此可见当时中原与岭南,中土与西洋贸易往来的盛况。
至今,在松口镇上还完好地保存着当年的一幢五层楼的西洋式的骑楼式建筑——松江大酒店。酒店有200多间客房,店中仍留有“HOTELTSUNGKIANG”等英文字样。这是梅关古道曾经繁荣与辉煌的见证。
梅关古道不仅是一条商贸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
唐末五代,刘氏割据岭南,瞩意延揽中原人士。唐名臣李德裕、悦曙、周杰,名士刘溶、杨洞潜,以及孔子41代孙孔昌弼等相继由梅关古道入粤,迁居岭南。他们入粤以后开始办私塾、书院,传播儒家文化,把中原文化带到了岭南。
岭南第一所书院——南雄坪林的孔林书院,就是孔子世孙孔昌弼创建的。以后程颢、程颐等人又先后办起了道源书院、禺山书院、番山书院等蜚声南北的著名书院。
唐宋两代,以韩愈为首,包括宋之问、刘禹锡、寇准、苏轼、苏辙、黄庭坚等众多的贬官,也都是由梅关古道入粤。他们在岭南或著书,或办学,或交游,也是中原先进文化在岭南的传播人。
此外,梅关古道还促进了两地曲艺文化的交流。万历二十一年,汤显祖赴任浙江遂昌知县,途经梅关古道。他从翻越梅岭南入广东,再到清远结束山岭间的旅程,其间只有十来天,短短数百里的行程,但他迷恋沿途的景色,一路游览,竟然“盘桓其间二十余日,几乎倍之。”2乐而忘行,并纪以诗,共三十余首。其间收获最大的,还是在梅关古道上听说了杜丽娘的故事。五年之后,他辞官还乡,由杜丽娘的遭遇联想到自身,奋笔写下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牡丹亭》。
梅关古道还是一条传播宗教文化的道路。
首先,岭南是佛教神宗的“西来初地”,达摩自此登陆,沿古道北上,先抵建康,后至嵩山,面壁十年终破壁,给中国文化和思想渗入深深的禅宗思想。
后禅宗六祖又由梅关古道南下广东,在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菩提树下受戒,开坛讲佛,创立了佛教南宗。后世为纪念这位南宗的开山祖师,在梅岭之上修建了一座六祖寺。相传此寺始建于唐代,至今仍耸立在梅关关楼以南约200米处,幽静的山谷之中,香火十分旺盛。
另外,梅关古道也是基督教传入的一条主要通道。自明代罗明坚与玛利窦神父之后,清代的传教士方济各·沙勿略、马国贤等神父,都是通过海路进入岭南,再经梅关古道进入中原的。他们一路传教,一路传播西方文化。在他们的影响下,许多地方建起了教堂,一向笃信神佛的岭南人也开始信起了基督,既去寺庙求神拜佛,又去教堂做礼拜,表现出宗教信仰上的兼容性。
梅关古道还是一条红色的革命道路。
1928年,中国共产党组织寻乌农民暴动,成立寻乌革命委员会。1931年与蕉岭、平远合并为蕉平寻县,1933年至1934年改称为苏维埃粤赣省,梅关即在此省境内。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在梅岭的水口发生过一场著名的水口战役,歼灭国民党粤军三千人,保卫了赣南根据地。
1935年至1937年,陈毅与陈丕显、项英等人带领一千多名红军战士从中央苏区突围,在梅岭、油山一带坚持了三年的游击战,吸引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消耗了敌人大量的武装兵力,有力地掩护了主力红军的战略转移。他们艰苦卓越的斗争,在我国南方保存了革命战略支点,为中国革命保存了一批骨干力量,在广大地区撒下革命火种。
在此期间,陈毅还留下了光辉诗篇《梅岭三章》。诗中反映了当时生活的艰苦,但更表现了他的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献身革命的决心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为纪念这位革命的前辈,后人分别在梅关古道的中段和大余县梅关乡梅山村黄坑北侧的山坡上,各树立了一块《梅岭三章》的手迹诗碑。
1930年5月,红四军攻克寻乌县城。在红军分兵安远、寻乌、平远分兵发动群众的期间,毛泽东进行了20多天的社会调查,发表了著名的《寻乌调查》报告。这次调查,毛泽东虽然没有亲赴梅关,但由于梅关与寻乌邻近,南粤与寻乌之间有着丰富紧密的社会经济联系,故报告中仍多处谈到梅关的地理交通,商贸经济,以及梅县通过寻乌向江西输送日用品和海货,支援中央苏区的情形。
综上所述,梅关古道不仅是一条商贸经济的通道,也是一条文化交流的通道,更是一条红色的革命通道。它在推动中外经济贸易,推动中原与南粤的文化交流,推动中国与西洋的文化交流,乃至于推动中国的红色革命等方面,都作出过许多贡献。
今天,在梅关古道上仍然完好地保存着的古迹,除了前文叙述过的松江大酒店、六祖寺以外,还有古道沿途的许多美丽村庄,以及古道上众多的石桥、茶亭、古井等古建筑。它们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加以珍惜,不仅要把它们保护起来,并且还应将它们活化 。建设成一条可供旅游与观赏的美丽古道,一条可供文化与艺术交流的彩色古道。
注释:
1.梅县松口镇志编纂办公室:《松口镇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
2.毛效同.《汤显祖研究资料汇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