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关于生态教育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2019-07-12 08:30浙江理工大学310018
大众文艺 2019年22期
关键词:人才生态教育

郑 珺 (浙江理工大学 3100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全局高度出发,发表了一系列对于生态的重要论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2,都科学地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民生福祉上的重要地位。这些论述不断提高人民群众面对生态问题的认识并且增强人民群众日益觉醒的生态意识,从而进一步推动着教育领域的持续思考与实践。“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牢牢把握“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经作用”,以当代生态教育理念为指导,为解决世界生态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一、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重新构建教育价值取向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表明习近平生态教育思想的立足点是整体的生态自然观,“生命共同体”的思想,是对教育价值取向的全新阐述。而反观西方教育思想观点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的内在逻辑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经济的价值追求又决定了教育的价值的方向。西方教育塑造的人必然是建立在无限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之上的“经济人”,势必导致个人欲望与自然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尖锐矛盾。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说过“从来没有整个海洋面临中毒的问题。由于人类贪婪或疏忽,整个空间可能一夜之间从地球上消失。3当代生态教育思想有力地批判西方教育的利己主义,但也不同西方生态教育中具有形而上性质的人类中心主义、动物中心主义。它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4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人类寓于自然界之中,进一步阐述出人类即是其自身的同时也是自然的观点。“生命共同”这一价值取向的构建,对中国的教育乃至世界的教育都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这样的价值取向下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生态型人才,为解决全球性的生态难题提供人才储备。

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生态教育的思想指南

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核心关键因数是科技,特别是信息化核心技术更新迭代,带来了经济效益的加速度。许多后发的发展中国家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逐步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代工厂,发达国家把重度污染行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虽然发展中国家随着全球资本工厂进入而得到经济效益和科学技术,但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不可能把核心技术交给发展中国家,随之而来的重度污染更是不可修复的创伤。科技依赖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发展中国家教育出的人才缺乏创新能力,对环境问题认识片面,逐步形成恶性循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污染、生态物种减少、资源浪费等环境问题层出不穷,科学技术虽是第一生产力,但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追求剩余价值,不断更新科学技术以获得利益的最大化,没有把环境摆在正确的位置上,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科技规范了使用范围。相对与传统教育理念,这一生态教育思想倡导全新的辨证教育观。认为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建设不仅仅是矛盾关系,更是内在的一致关系。“两山理论”是对如何在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环境价值”和“经济价值”相统一,提供给了中国解决方案。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生态型人才提供了教育领域的思想指南。这一指导思想下培养出的人才不会异化为科技的奴隶,更不会异化为只追求经济效益的利己主义者。

三、推进生态型人才培养:生态教育的最终目的

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繁荣发展,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得到了提升,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日益凸显的环境问题已成为我们的发展短板,为补齐这一短板,需要具有宽广视阈的综合性人才,新时代所培养的人才以满足社会生态需求为指向,以塑造绿色价值取向为抓手,以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为重点,全面提高生态育人的实效性,努力办好绿色学校建设。

首先,新时代社会需要是推动人才发展的引擎。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不断发展,科技日益进步,我国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化,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当今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导致培养出的人才与新时代的方向要求不协调。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自1997年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开始,它已经从早期的精英化教育逐渐转变为大众化教育。中国的招生人数在不断地增加,但是人才的质量却良莠不齐,我们不能单纯地只关注数量增长,而忽略了质量的高低,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论述:“要看GDP,但不能唯GDP”,这是在经济建设时的重要遵循,拿到人才培养上来说亦是如此,要将传统的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变为现代化的质量观和质量标准,摒弃传统的精英教育质量观,培养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发展的人才,提倡为生态文明建设靶向发力。我们需秉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利用高质量人才将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实现生产力发展的稳步推进。

其次,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孕育人才的沃土。我国高校普遍存在重学术研究、轻人才培养的问题,与此同时学术研究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现象,特别是西方个人主义思潮的渗透下,过度包装学术成果,因利益驱使而不断申请新课题,科技奖励,导致学术研究变味为争夺资源的游戏。我们培养的人才不能为学术利益而趋之若鹜,不能以功利性目的为出发点。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而教育评价是教育的关键环节,在我国,分数考核和应试教育是传统教育评价体系的核心,传统教育评价体系的单一化导致人才的培养也具有片面性,以至于淡漠了我们对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人文关怀,在教育部2019年的工作要点中进一步深化高考内容改革,其改革方向为“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查”,在招生工作中参考使用综合素质档案,改变以考试成绩评学生的现象,在高等教育中更新教书育人和人才培养模式,主动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生态恶化、环境危机制约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中国梦奔发的步履,反映关乎民族发展大业的素质教育得不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5以关怀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切入点,从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一立场出发,引导生态型人才培养体系,引导考试由目前注重知识机械记忆向注重生态道德素质转变,引导高校树立以人为本的综合素质质量观,促进教育评价体系与生态的和谐、社会的整体利益相适应。

注释:

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N].中国绿色时报,2014-10-09(A01).

2.航宇.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N].光明日报,2015-07-07(010).

3.阿尔温.托夫勒.朱志炎等译.第三次浪潮[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4:187.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5.王战军.清理“四唯” 创新“双一流”建设评价[J].中国高等教育,2018(23):1

猜你喜欢
人才生态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人才云
题解教育『三问』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生态公园,四季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