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屡创新高,带动了中国新能源动力电池出货量的快速增长,也为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资源化处理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此方面,北京北汽鹏龙汽车服务贸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汽鹏龙”)率先布局,启动了“北汽鹏龙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资源化项目”,主导成立北汽鹏龙(沧州)新能源汽车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在保障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捍卫首都蓝天、促进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5月30日,一期“北汽鹏龙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项目”在河北黄骅正式奠基,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河北省工信厅、沧州市等政府部门领导,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祝兴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北汽鹏龙党委书记、董事长刘义等300余人,共同见证了项目奠基的历史时刻。
徐和谊在奠基仪式现场表示:“北汽鹏龙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项目作为工信部京津冀地区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与回收协同试点计划,正式落地黄骅,这标志着北汽集团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领域再次走在了行业前列。同时也是北汽集团积极响应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号召,与河北省特别是沧州市保持紧密合作关系,再次将双方的合作继续推向深入,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又一全新典范。”
据悉,北汽鹏龙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资源化项目的企业主导方是北汽集团旗下服务贸易发展平台的领军企业——北汽鹏龙,项目广泛引入了行业内上下游优秀企业,包括整车生产企业、整车销售企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企业和下游市场应用的知名企业。主要参与企业包括北汽集团内北汽新能源、北汽福田等企业,格林美、厦门钨业等国内电池回收处理龙头企业,河钢集团等上下游市场资源企业。
该项目将分两期建设,一期为梯次利用项目,选址黄骅,占地面积230亩,预计总投资5.26亿元,分三个阶段实施。其中,一阶段投资1.27亿元,主要用于土地、厂房和设备、产品与技术开发等,2020年建成投产,形成0.7GWh/年的产能。二阶段投资2.08亿元用于产能扩建,2022年建成投产,总产能达到4.9GWh/年。三阶段投资1.91亿元用于产能扩建,2025年投产,届时项目总产能达到10.5GWh/年。三阶段建设完成后,公司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55亿元,年利税超5亿元,解决当地就业超千人。二期为资源化回收项目,拟投資12亿元,主要从事动力电池的回收处理、资源化。二期项目计划于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后启动建设,建成后将具备年处理40万套(约10万吨)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处理能力和2万吨三元正级材料前驱体的生产能力。
一直以来,北汽鹏龙都致力于建立“车·人”生态环境,打造中国领先的汽车产业链集成服务提供商。北汽鹏龙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项目的奠基,既是北汽鹏龙循环经济业务板块的关键一环,也是其推进新能源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保护环境、保障安全,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务实之举。北汽鹏龙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项目必将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又一成功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