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妙春
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成立于1981年。目前有4个分会,5个直属机构,4000余名会员。长期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在众多的社团组织中,健康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关键是坚守一个理念:有作为方能有地位。特别是去年以来,全体会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决策部署,发挥自身优势,主动作为,大胆创新,团结奋进,各项工作有了新的进展。
抓好自身学习,提高政治站位。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会始终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放在首位。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重点辅导与座谈交流相结合,做到学深、弄懂、做实。去年又適逢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与改革开放40周年。省会于5月25日隆重举办了“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与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报告会”,由浙江大学教授郑元康、浙江工业大学教授项浙学作辅导报告。
认真负责,全力抓好史料研究。去年年初我们调整充实了省会学术委员会组织,并召开会议,统一思想,要求有关部门抓紧做好史料编写工作。目前,新四军口述史料抢救工作基本完成。资料汇编《血染着我们的姓名》一、二册已经出版,第三册、四册均已交给出版社。金萧分会、浙西分会编写的《浙东抗日根据地史金萧部分》《浙东抗日根据地史浙西部分》完稿;由中国军事科学院统一布置、省会承担的《浙东抗日根据地史》,目前初稿基本完成。由浙东分会会长黄先钢创作的、反映浙东人民抗日英雄事迹的姚剧《童小姐的战场》在余姚首次演出成功,受到当地党政领导和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拓宽服务领域,建成一批革命老区联系点。早在2018年年初,省会在调查座谈的基础上,作出部署,决定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以在老区共建示范点为抓手,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2018年春节刚过,习近平总书记给革命老区余姚梁弄镇横坎头村全体党员回信发表后,省会立即与省革命老区促进会组织座谈学习落实。去年4月以来,金萧、浙西、浙南、浙东四个分会和书画院,先后在义乌市上溪镇和平村(抗战时期中共义乌县委所在地)、余杭区鸬鸟镇(苏浙军区被服厂旧址)、平阳县山门镇粟裕红军小学、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浙东抗日根据地所在地)、余姚市陆埠镇裘岙村(浙东区党委和三北游击司令部后方医院旧址)等挂牌,建立了革命传统教育联系示范点。
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我们根据中央、浙江省委关于加强群团组织建设的文件精神,本着“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的原则,对各分会、省会直属机构领导班子成员作了调整。目前新进班子成员比原来的成员年轻了10岁左右。同时发展了一大批热心于新四军历史研究的新会员。为了加强对会员的管理,省会制定了关于《加强会员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用制度来管人、管事;对以往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不规范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整改。
近几年特别是去年以来研究会取得的一些成绩,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革命传统教育的高度重视;得益于省委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得益于中国新四军研究会的指导以及全体会员的主动作为,锐意进取。我们的体会有三点:
主动请缨。我们除了全力完成中新会布置的新四军口述史料抢救工作任务,还主动承担一些重大研究课题。如2017年承担了中国军事科学院布置的浙东抗日根据史编撰任务。由群众团体承担国家立项的研究课题只此一家。
主动联系。为革命老区服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去年开始我们积极探索服务新路子,与全省十多个老区基层单位建立联系点,长期保持联系,协助老区发掘红色基因,开展送文化等服务。今年我们准备召开一次联系点工作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拓宽服务内容。
主动汇报。我们经常向省委及有关部门汇报工作,以求得领导的理解和支持。我们曾给时任省委书记夏宝龙、现任省委书记车俊写书面汇报材料,省委领导专门听取工作汇报,并召开有关部门领导协调,为我们解决了经费、办公等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