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惠
摘 要:作业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安排得是否合理、有序,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此,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对农村中小学数学课外作业设计的状况及有效优化方法进行了重点探究,希望为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学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数学;课外作业设计;优化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不考虑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接受能力,采用题海战术为他们布置大量的数学作业,不仅未起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甚至还使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反而得不偿失。基于此,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作业教学理念,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充分发挥作业的功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其学习效率。目前,在中小学数学课外作业教学中,除了存在作业量大的问题外,还存在着一些其他的问题。本文以这些问题为研究的起点,重点探究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下面,笔者将从两个方面来阐述农村中小学数学课外作业设计的状况。
一、农村中小学数学课外作业设计的状况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往往囿于学科内容,缺乏必要的延伸和拓展。这样的设计,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的知识,但不利于开阔其思维空间,培养其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笔者通过对13所农村中小学班级的课外数学作业的调研,发现其存在着以下两种状况。
1.作业形式单一。部分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往往从学科知识和教学大纲出发,这无可厚非,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还有一部分教师为了节省精力和时间,直接将书本上的题目布置给学生或让学生做习题集。这样的作业设计,缺乏教师的精心安排,形式单调,不利于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开阔其视野,培养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2.学生未形成良好的做作业的习惯。目前,在农村中小学数学课外作业中,存在着学生作业潦草、应付等现象,甚至有些学生还抄袭他人作业。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为学生布置的作业量大、同质,形式单一,导致学生出现了得过且过、应付老师的心理。另一方面,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在为学生布置课外作业时存在着为布置作业而布置作业的心理,未从培养他们做作业的良好习惯入手,也未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导致他们在遇到作业难题时,往往半途而废,出现直接抄课本答案或他人作业的现象。
总之,在当前的农村中小学数学课外作业设计中存在着诸多不合理的因素,不仅阻碍了教师数学教学水平的提升,还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培养,因此,采取相应的措施势在必行。
基于此,教師需要转变观念,从中小学数学本身特点和应用等方面来进行作业设计。
二、农村中小学数学课外作业设计的有效优化方法
1.设计生活化的数学作业。数学源自生活,也应回归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通过设置生活化的数学作业,可以使学生看到数学的用途,增强其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在为他们布置作业时,不妨建立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我在教授“度分秒的换算”时,就为学生布置了如下的数学作业:小亮吃晚餐时,一般爸爸会打开电视看新闻联播,请问,这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是多少?小亮吃完晚饭后,并没有立刻去写作业,而是帮助妈妈收拾碗筷,当一切完毕之后,发现已经8点5分了,妈妈答应他9点可以看半个小时的电视,请问小亮做作业的时间多长?这期间时针、分针都转了多少度?能把它们化成几分几秒呢?小亮准时关了电脑,开始做睡前准备工作,在9点40分躺上床时,发现自己今天的日记还没写,便爬起来写日记,在写作时,他一直关注着时间,告诉自己10点10分前必须上床睡觉,请问此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是多少?小亮写日记最多能用多长时间?这些问题是学生生活的再现,因此,他们表现出了较高的做作业的兴趣。在做作业时,我还要求学生仿照小亮的生活习惯去安排时间,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通过将情感、德育等融入到课外作业和实践作业中,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培养其数学核心素养,实现数学学科育人功效。
2.设计的作业应具备丰富性。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在为学生布置课外数学作业时,应避免其单一性,除了书面作业外,还可以为他们布置一些实践性强的作业,让他们通过想一想、画一画和做一做,提高其做作业的积极性。如,在教授“角形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就可以让学生在家里亲自做一做、画一画角来提高其学习效率。
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设计课外数学作业,不仅可以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还是检验学生各项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其作业进行优化设计势在必行。本文从设计生活化的数学作业、设计的作业应具备丰富性两个方面来阐述其优化的方法,希望为一线数学教师教学提供一些崭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韩琴,吴婷.初中数学课外作业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4(22).
[2]肖正德.“减负”背景下有效作业的设计策略探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4(4).
编辑 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