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保中
摘 要:创造力的培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这项工作。翻转课堂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关键词:创造力;翻转课堂;主体性;发散式思维
创造力的培养一直是教育领域永恒的话题。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说: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应该是培养出能发明新鲜事物的男人和女人,而不是仅仅重复前人所为,他们具有创造性,善于发明和发现,同时他们具有批判性和怀疑精神,不会全盘接受所学知识。[1]
近年来,脑科学的成果揭示了创造力培养的一些规律。科学家们发现涉及创造性思维的脑区特别是发散性思维——主要包括大脑的前额叶皮层区域。这已经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到。据此可以对一般的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训练。这样的研究结果表明孩子完成创造性的任务时不仅能提高认知功能,儿童的大脑会显示出不同的工作模式,同时还能改变大脑结构。因此,对一般的孩子,而不是少数的天才儿童而言,都能够培养创造力。所以开展广泛的创造力培养实践研究仍然具有现实而长远的意义。
2011年以来我校开展了翻转课堂教学法实验,至今已经进入第三轮。在总结实验的效果时,我们发现参加这项实验的学生在创造力方面表现突出。这种创造力主要体现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能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复杂的高难度的问题(表现在中考成绩中高分学生明显居多);能够解决跨学科的学习项目(比如应用统计知识进行分析)并能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這在以往是没有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究其原因,我们认为翻转课堂教学实验过程中的以下做法对学生的创造力有积极的影响。
一、翻转课堂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性
没有主动性和自主性便没有创造性。创造力是可以培养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表现出主体性。我校翻转课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和哲学思考就是建立在学生天生是爱学习和会学习的:“儿童从出生之日起就像新的电子计算机携带了本机程序一样,拥有了语言的、学习的、思维的、乃至创新的本能,依托这样的本能就能把过去主要依靠老师教变成主要依靠学生学,从而带来教育的巨大变化。”[2]这一假设现在已经得到脑科学研究的证实。脑科学实验表明学生的一些学习能力确实是与生俱来的。
在翻转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尽可能地安排学生在有意义的、主动的问题解决任务中创造性地应用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教师把传统课堂中的新知学习放到课前作为前置任务,学生凭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资源自主学习,体现出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也体现出学生的个性化特征。这正好符合创造力培养的基本前提。
二、翻转课堂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长期以来,有人认为创造力的培养与知识的掌握关系不大,应该进行专门的训练。这种思想也影响了教师。当代的教育者至今都在辩论课程设置到底应聚焦于知识和内容还是批判性思维技巧。比如2001开始的课程改革就因为淡化了知识而遭到批评。但是注重知识或注重思维这两种二元对立的观点和立场过度简单化了教与学的过程。事实上,老师必须同时兼顾这两部分。在2001年开始的那场课程改革运动中,老师的坚守反而是对的,他们认为,无论如何,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不能满足于基本掌握的,而是必须熟练掌握。大部分科学家同意,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知识量,那就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脑科学研究也证明,创造性问题的解决是把已经掌握的知识提升到新的水平,而不仅仅是基本掌握,如果没有坚实的知识和技能做基础学生就不可能在现实的情景中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而如果没有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学生又将不能很好地学习新的没有学过的概念。而且,学生应该掌握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解决跨学科的问题。高水平的创造力往往需要以某一特定领域的扎实知识作为基础,而且最好是跨界的高度融合的知识。我们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正是依据了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的理念而开展的。
三、翻转课堂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
现实中,从学生入学开始,学生就被告知在不同阶段的标准测验中回答正确的答案,但是由于他们终究面对的是不存在唯一正确答案的现实世界,所以教师必须要调整自己的教学,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新的方式去学习。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中主要的工作是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鼓励和要求学生发现唯一正确的问题解决方案,并且要求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这样的教育文化占了主流。而与此相反的发散式思维活动的教学则处于次要的地位。
在我校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在家里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过程,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也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第二天回到课堂上展示时就表现出多样化的答案,会给其他学生包括老师带来启发,这本身就是一种发散性的教学活动。
作为基层学校的教学工作者,由于未能掌握测量学生创造力的技术手段,所以对影响创造力的教学方法的倡导缺乏技术上的量化的支持,但即便如此,我们也应该继续探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方法,并贯穿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
参考文献:
[1]玛丽亚·M·哈迪曼.脑科学与课堂[M].杨志,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