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

2019-07-11 09:25党会娟
读与写·上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主体课文文本

党会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22-0035-0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语文课程标准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应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实践、感受、积极思维的过程。教师应按照学生阅读过程设计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自行发现文本意义,获得阅读体验。

布鲁纳认为:学生是主动参与知识获得过程的人,是主动地把进入感官的事物加以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的人,是能够从环境中学习的人。教师的教学过程设计主要是设计让学生如何读的过程和环节,这个过程必须与学生的阅读过程相一致。

要落实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确立现代阅读理念

要落实学生在阅读课中的主体地位,首先要澄清認识,更新理念,确立现代阅读观念。现代阅读观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不同于一般阅读,它是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这其中,重点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阅读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实践,学习如何与文本对话,培养起与文本对话的能力,即阅读能力。每个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一样,他们对文本所作出的反应也不一样。教师不能用自己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体验、审美水平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实践。

2.激发学生主动读的兴趣

要让学生自己发现文本的意义,首先要调动起学生主动读的兴趣。例如初二课本中《柔弱的人》,学生在阅读时感到非常困难,特别是这篇小说的主体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小说中的“我”到底应该付给尤利亚多少工钱?学生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中去。尽管结论不同,所阐述的理由也各不相同,但可以看出他们对课文有了初步的理解,有的还触及了事件的本质。教师运用教学策略,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促使学生认真地阅读文章并深入思考,自行发现文本的意义,这就是学生主动读、主动学的过程。这种主动读、主动探究、主动发现比教师进行透彻的分析效果更加显著,意义更加重大,影响更加深远。

3.把阅读权交还给学生

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应该以学生为主,把阅读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与文本对话,让学生通过相互对话来完成,教师不可越俎代庖。在阅读教学中,对课文乃至对某字、句和段的理解,因每个学生的经历、经验不同而往往不尽相同。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答案,我们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而获得全面的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阅读、相互补充、进行生生互动的空间,是学生拥有阅读权进行相互探讨的空间。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而无法理解时,就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甚至是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沟通。这个过程实现的前提是学生拥有自由阅读的权利,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才能进行进一步的思索和更加深入的探讨。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拥有阅读权、思考权、表达权。学生能读出来的老师不去讲,学生能悟出来的老师不去说,学生之间合作能做到的老师不替代,学生经点拨能理解的老师不包办。

4.注重学生思维的参与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通过阅读教学提高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思维从问题开始,学生读书要会提出问题。“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学生要学会提出问题,教师要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和时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和想象力,而且标志着思维水平得到了升华。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产生不断深入探求的期望,将课文理解向纵深推进。这个过程,应注重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求得之。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独到见解。我们不仅希望学生掌握文本的意义,更希望学生掌握阅读文本、感悟文本、理解文本的能力。也就是说,智慧比知识更重要,阅读过程比结论更重要。

5.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责任不是给出一个比学生的理解更准确、更全面、更简要、更完美的“标准答案”。而要通过阅读教学的过程使学生感悟到作者的感受、情感,感悟到整个作品的风格和情调;理解作者观察问题、描述现象的角度,理解作者看问题、分析现象的视角和方法;能够以课文为例,表达自己独特的生命感受和观点,获得精神的自由,个性化地感悟事物、体察社会和人情,创造性地表达人生。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写三味书屋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学生众说纷纭,都能根据自身对文本的理解进行说明。可见,结论是什么并不重要,关键就在于怎样去启发学生证明自己的理解,因为这个“证明”过程就是学生全身心投入的阅读实践,也是一种既发散又收敛的高效度思维训练。

总之,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一个主体参与的教学空间,给学生搭建一个阅读能力提升的平台,是语文老师的责任。对阅读教学课堂进行优化设计,体现了教师对于《课程标准》的理解,体现了教师对于教育新理念的理解。语文教师迫切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智慧、将所学理论转化为方法的能力。

猜你喜欢
主体课文文本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