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多功能手术牵引器使用患者术后下肢血运护理观察

2019-07-11 05:15杨林董文伟胡建利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14期
关键词:静脉血栓常规护理

杨林 董文伟 胡建利

[摘要] 目的 观察下肢多功能手术牵引器使用患者术后下肢血运。 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60例,依据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常规护理组和下肢多功能手术牵引器基础上常规护理辅助护理组(辅助护理组),每组3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下肢血运、动脉供血障碍、静脉回流障碍、血栓发生情况、骨折端骨痂形成时间、住院时间。 结果 辅助护理组患者的术后下肢血运Ⅰ度比例显著较高(P<0.05),Ⅱ度、Ⅲ度比例均显著较低(P<0.05),动脉供血障碍、静脉回流障碍、血栓发生率分别为3.3%(1/30)、3.3%(1/30)、0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16.7%(5/30)、13.3%(4/30)、10.0%(3/30)(P<0.05),骨折端骨痂形成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 结论 下肢多功能手术牵引器使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下肢血运。

[关键词] 下肢多功能手术牵引器;术后下肢血运;常规护理;辅助护理;静脉血栓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9)14-0155-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postoperative lower limb blood supply in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 multi-functional surgical retractor.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fracture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une 2017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nursing method, thes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namely routine nursing group and auxiliary nursing group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auxiliary nursing based on multi-functional surgical traction of lower limbs,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ostoperative lower limb blood supply, arterial blood supply disorder, venous return disorder, thrombosis, fracture osteophyte formation time, hospitalization time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The proportion of postoperative lower limb blood transport Ⅰ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auxiliary nursing group(P<0.05), and the postoperative lower limb blood transport Ⅱ and Ⅲ ratio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P<0.05). Arterial blood supply disorder, venous return disorder, thrombosis rate 3.3% (1/30), 3.3%(1/30), and 0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16.7% (5/30), 13.3% (4/30), 10.0% (3/30) of the routine nursing group(P<0.05). The osteophyte formation time of the fracture end and hospital stay time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routine nursing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multi-functional surgical traction device for lower limb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blood supply of lower limbs after operation.

[Key words] Multiple function intraoperative distraction support for lower extremity; Postoperative lower limb blood supply; Routine nursing; Auxiliary nursing; Venous thrombus

下肢多功能手術牵引器耐高温消毒,不会对术中透视造成不良影响,能够对复位后骨折端的稳定进行有效维持,从而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骨折端骨痂形成时间,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为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血运进行有效改善,从而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预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费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对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观察下肢多功能手术牵引器使用患者术后下肢血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60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排除标准:将有手术禁忌证等患者排除在外。依据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常规护理组和下肢多功能手术牵引器基础上常规护理辅助护理组(辅助护理组),每组30例。辅助护理组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72岁,平均(42.2±7.6)岁;伤后至手术时间1~12 d,平均(3.2±0.5)d。在骨折类型方面,闭合性骨折17例,开放性骨折13例;在骨折部位方面,胫腓骨18例,股骨干12例;左侧17例,右侧13例;在骨折AO分型方面,A型14例,B型10例,C型6例;在致伤原因方面,交通事故伤10例,机器挤压伤7例,电锯伤5例,摔伤4例,玻璃割伤4例;在合并伤方面,脑外伤4例,胸部外伤3例。常规护理组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5~72岁,平均(43.6±7.5)岁;伤后至手术时间2~12 d,平均(3.8±0.4)d。在骨折类型方面,闭合性骨折16例,开放性骨折14例;骨折部位方面,胫腓骨19例,股骨干11例;左侧18例,右侧12例;在骨折AO分型方面,A型13例,B型12例,C型5例;在致伤原因方面,交通事故伤11例,机器挤压伤6例,电锯伤6例,摔伤4例,玻璃割伤3例;在合并伤方面,脑外伤3例,胸部外伤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组  常规护理组患者术中不采用下肢多功能手术牵引器,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具体方法为:①术后每小时监测患肢足趾血氧饱和度及生命体征,4 h后监测间隔改为6 h 1次,48 h后如无异常停止监测。②术后72 h内密切观察患肢血运情况并有效抬高患肢:患肢高于心脏水平5~10 cm。③根据麻醉情况,合理安排进食时间,建议优质蛋白、富含维生素饮食。④做好术后疼痛管理,指导患者有效评估疼痛,合理用药。⑤根据临床护理路径指导患者功能锻炼。⑥做好血运情况记录,准确描述并做好交接班。

常规护理具体操作为:骨折患者会有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出现,扰乱整个内分泌及神经系统活动,降低抗病能力,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积极疏导,克服其紧张情绪,恢复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的平衡,促进其抗病能力的提升。同时,对患者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如果患者为新鲜骨折术后接受牵引、夹板外固定等治疗,则应该切实有效做好床头交接班,对其早期下肢运动及血运情况进行观察,同时做好记录,对患者的下肢血运情况进行准确描述。

1.2.2 辅助护理组  辅助护理组患者术中采用下肢多功能手术牵引器,术后接受常规护理,下肢多功能手术牵引器具体操作为:分别在患者足踝、膝关节支撑轴固定前托架的两端,通过对前调节螺母进行旋转,延长前托架,促进牵引力的产生。依据术中需求,在底架卡槽的不同位置放置前托架,改变膝关节的伸屈角度。通过对后调节螺母进行旋转,改变后托架长度,从而使不同个体需求得到有效满足。用活动枢纽连接前托架、后托架、底架,在同一平面上折叠前托架、后托架、底架,为消毒与存放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1.3 观察指标

手术前后分别运用5P字法评定两组患者的术后下肢血运,即疼痛、麻痹、苍白、无脉、感觉异常,如果患者早期具有较轻的疼痛、正常的甲床充盈时间,可触及动脉搏动,没有麻木,轻度肿胀,则评定为Ⅰ级;如果患者具有越来越重的疼痛、偏低的肢端皮温、较长的甲床充盈时间、较弱的动脉搏动、迟缓的感觉、显著的肿胀,则评定为Ⅱ级;如果患者具有剧烈的疼痛、不良的甲床充盈、蒼白或青紫的皮肤、冰冷的皮温,高度肿胀,动脉搏动很难触及,则评定为Ⅲ级[1]。同时,统计两组患者的动脉供血障碍、静脉回流障碍、血栓发生情况。此外,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骨折端骨痂形成时间、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两组患者的术后下肢血运、动脉供血障碍、静脉回流障碍、血栓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χ2检验;两组患者的骨折端骨痂形成时间、住院时间等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下肢血运变化情况比较

和手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的术后下肢血运Ⅰ度比例均显著较高(P<0.05),Ⅱ度、Ⅲ度比例均显著较低(P<0.05);手术后和常规护理组相比,辅助护理组患者的术后下肢血运Ⅰ度比例显著较高(P<0.05),Ⅱ度、Ⅲ度比例均显著较低(P<0.05),但手术前两组患者的术后下肢血运Ⅰ度、Ⅱ度、Ⅲ度比例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动脉供血障碍、静脉回流障碍、血栓发生情况比较

辅助护理组患者的动脉供血障碍、静脉回流障碍、血栓发生率分别为3.3%(1/30)、3.3%(1/30)、0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16.7%(5/30)、13.3%(4/30)、10.0%(3/30)(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的骨折端骨痂形成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辅助护理组骨折端骨痂形成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4。

3讨论

牵引能够间接复位简单骨折,但是复杂骨折则需要反复透视、复位,严重情况下还需要切开复位,这就会促进术后感染几率的提升,对骨折愈合造成不良影响[2]。由于复位后临床很难对位维持下肢骨折,因此相关医学学者研制下肢多功能手术牵引器,其耐高温消毒,不会对术中透视造成不良影响,能够对复位后骨折端的稳定进行有效维持[3-8]。相关医学研究表明[9-20],下肢多功能手术牵引器一方面能够对牵引过程中压迫腘动脉、腘静脉的现象进行有效预防,另一方面还能够使膝关节在髓内钉治疗过程中有效保证充分的屈曲度。后托架能够将连接与支撑作用发挥出来,通过对后托架调节螺母进行调节能够将后托架长度改变,从而使不同个体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猜你喜欢
静脉血栓常规护理
妇科手术后发生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生理节律对PICC置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后伴发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护理干预对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护理干预预防创伤性骨折术后卧床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致静脉血栓2例的临床护理
低分子肝素联合空气压力波治疗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