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记者 贺佳雯
南方周末记者 贺佳雯
发自北京
南方周末实习生 许佳 张昆昆
山东高考生郭宁今年考了460分,比理科一本线高出十来分。这是他复读一年后考出来的分数,“不想浪费”。怎样报个好志愿?于是,郭宁和父母商量着找个志愿规划咨询师。
2019年7月初,郭宁和父母通过学校老师推荐,见到了来自“高考圈”平台的高考志愿专家徐老师。
“压线的分数最难填(志愿)。”徐老师看着郭宁的分数,皱着眉开了口。徐老师自称是山东某中学特级教师,“对高考政策、高招流程、大学专业方向、就业前景等都很熟”。
徐老师开出的价码是6800元,包括高考志愿填报和上大学之后的规划。
这个价位在高考志愿填报的市场里并不算太高。以“高考圈”为例,高考志愿1对1专家咨询低至三千多元,高至一万多元不等。据南方周末记者通过百度搜索不完全统计,各种规模的高考志愿填报1对1专家咨询平台多达上百家,开价最高可达十几万元。
这门生意很快引起教育部门警觉。2019年7月3日,据教育部官网消息,接到群众反映,通过百度、360等搜索引擎网站搜索“高考志愿”等信息,高价服务收费的APP、网站或咨询机构排列靠前,存在不规范和安全风险等问题。
此后,教育部通过官网发声:目前没有任何招生考试机构、高校参与商业公司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活动。
测评:相似的系统不同的“科学依据”
“帮孩子挑选最适合的专业;专业紧扣未来就业;就业、兴趣、家庭背景多维度匹配;不浪费一分……”这是高考志愿填报专家和平台通常会承诺的“服务目标”。而“大数据分析、性格测评”等工具,则成为它们做填报志愿规划的“科学依据”。
这正切中了郭宁这样的考生和家长的诉求。得知分数后,郭宁对什么排名的学校、什么专业适合自己感到迷茫,父母也不熟悉,学校老师也没时间给每个学生提供详细的指导。
收到微信转账6800元之后,徐老师用笔记本电脑打开“高考圈”网站,输入郭宁的分数,开始用“智能选学校”功能来查询适合郭宁的学校。徐老师称,这些大数据都来自当地考试院,能从考生的分数和位次排名中“智能筛选”出合适的学校,并且评估出录取风险。
“高考圈”的高考志愿填报系统提供高校、专业查询等基础免费服务,如果要进一步查询高校分数线、通过职业选专业等则属于VIP服务,要付费。购买专家1对1咨询则免费享用这些VIP服务。
2019年7月5日下午,南方周末记者以教育行业从业者的身份来到位于北京中关村互联网教育中心10楼的“高考圈”办公室。平台产品负责人金子衿介绍,平台上的大数据来源于各地方招生考试院和阳光高考网,测评适合专业的功能是和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专家教授共同开发的一套测评系统。
这样一套相似的测评系统,各个高考志愿咨询平台的依据并不一样。7月6日,南方周末记者同样以教育行业从业者身份见到了高考志愿网董事长孙克,他自称有十余年的职业生涯规划经历,而该平台的评测系统设计借鉴的是美国的一套职业生涯规划测评体系。▶下转第2版
南方周末记者通过百度搜索不完全统计,各种规模的高考志愿填报1对1专家咨询平台多达上百家,开价最高可达十几万元。
所谓“高考志愿规划师”证书没有统一标准,每家机构发证不一。梳理证书培训的门槛发现,大多数平台只要求学员是“本科以上学历”,本职工作身份不限。
孙克称,目前全国上百所学校购买了自己这套测评系统,进行选课和志愿填报。孙克不愿透露具体合作学校的信息,但从公开报道中可以看到,他频繁到各地中学开讲座,名单上不乏衡水中学这样的知名学校。
孙克还举了一个案例来说明测评系统的功效。他今年辅导的一名理科生,数学和物理分数都很高,按理来说理科专业随便挑。但测评发现该生“没有空间感”,“我拿各种多维空间的图给他看,他看不明白。”孙克说。于是,他最终设计的志愿书“一棒子打死”相关专业,只建议该生选择计算机大类下的专业。
至于测评系统具体依据、借鉴了哪些心理学原理和系统,金子衿和孙克都不愿作出详解。
3980,6800,12800,这是“高考圈”平台上1对1专家的三个收费梯度。对于专家不同收费的标准,金子衿透露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看城市整体消费水平,另一方面看专家等级。基本上平台合伙人会贵一些,剩下的咨询师都属于专家级,价位相对便宜。
金子衿甚至称,“高考圈”掌握少量高校招生办的人脉资源。只要分数能上一本线,想去当中哪个学校“总有办法”。“仅限于部分学校部分专业,即使填报志愿结束了,我们也有办法。”金子衿说。
不过,这样的承诺能有几分保障,谁也不可知。
专家:培训三天,持“证”上岗
山东的徐老师出身于“大平台”,但在各地,更常见的是运营着“小作坊”的老师们。
一位2018年考上四川师范大学的学生对南方周末记者回忆,高考公布成绩的第二天下午,他和母亲到了成都四川广播电视大学附近一间老旧的国营小宾馆。咨询师徐老师(非上述山东省的老师)在这里租了几个房间,开设高考志愿填报咨询。
推荐徐老师的亲戚称,徐老师是四川招生考试院的人,因此该生和母亲对徐老师的信任度都很高。微信转账6000元之后,徐老师的助理先和学生沟通分数和意向,形成一个初步的志愿方案。“他就是那种人肉记忆机器的样子,全部学校的分数线张口就来,感觉他把所有的资料都背下来一样。”该生说。
金子衿也自称能背出自己分管业务的几个省份的学校数据,随口能说出什么位次排名的学生能上哪些学校。
最后,徐老师建议他第一志愿报上海师范大学,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意见,选择了四川师范大学,也顺利上了。对于那次6000元的咨询,他觉得“不过如此”,母亲却很满意,觉得“省心”。
南方周末记者调查发现,网站上公开的高考志愿填报专家的资历背景大抵分为三类,一类是专门从事高考志愿咨询研究的专家,另一类是高中老师,还有一类是大学教授。而专门从事高考志愿咨询研究的专家,此前大部分从事职业生涯规划工作。
“大多数人只有毕业或跳槽才想到找专家咨询职业生涯的问题,这门生意并不好做,”孙克说,“高考志愿填报不一样,是刚需。学生和家长的迫切感很强烈。”
高中老师的“开张”往往从自己班上的学生入手。本职工作让他们具有天然的优势获取生源。大学教授则看起来“具有权威性”,看似能代表着高校的立场。以“高考志愿网”挂出的特级专家孟桂为例,网站介绍称其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教育部青少年生涯发展规划培训导师。南方周末记者梳理北外官网,并未找到名为孟桂的教授,北外人事处一名负责人亦表示“无此人”,教育部新闻办负责人也对“教育部青少年生涯发展规划培训导师”这一资格认证表示不知情。南方周末记者向孙克求证,对方则表示不便透露。
“高考圈”“高考志愿网”“聚铭师”等较大的平台,还会提供“高考志愿规划培训”并颁发证书,让学员也能成为“专家”。
梳理参加“高考志愿规划培训”的门槛发现,大多数平台只要求学员是“本科以上学历”,本职工作身份不限,都可参加培训。培训价格从三千元到一万元不等,时长一般三至四天。
刘浩在2018年年中参加了“高考圈”的“高考志愿规划培训班”,当时他还是北京某所高校在读研究生。报名参加培训的动机是,刘浩家乡信息闭塞,每年都有考生托父母找到他咨询高考志愿填报。一来二去,刘浩发现了其中商机,决心弄个证试试开个工作室。
刘浩在“高考圈”上了三天课,培训内容包括生涯规划体系、新高考政策,以及大学选专业填志愿等,最后一项是模拟填报志愿的案例实操课。刘浩认为还算“值得”,培训结束后,他得到了一张“高考报考志愿规划师能力资格证”,落款颁发机构是“高考改革研究院”。
登录“高考改革研究院”官方网站,南方周末记者发现该研究院自称是“以高考改革研究为主的民办组织”,并无任何中央及地方教育相关部门背景。
“家长一般不会专门看你的证,主要还是看你能不能解决他提出的困惑。”刘浩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如今,他已研究生毕业,也盘算着开一个高考志愿填报工作室。
金子衿则表示,2019年5月起,“高考圈”砍掉了志愿规划师培训班业务。“因为赚的钱少,还操心。培训一个学员收3980元,不如给一个考生做志愿规划。”她同时坦承,所谓“高考志愿规划师”证书在行业里没有统一标准,每家机构发的证都不一样。
据河北新闻网此前报道,人社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曾在2013年尝试开展一次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师的国家认证项目,后因项目调整,相关培训计划并未继续。
据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官网信息,该中心是人社部的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全国就业、职业培训的技术指导以及职业技能鉴定的技术指导和组织实施工作。
人社部和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官网目录中,如今均无这一项目。
学员们倒是大多认为参加的培训“物有所值”。来自湖北黄冈的郑老师2018年参加过“聚铭师”高考志愿规划师培训,回到黄冈就开起了志愿规划的工作室,门口还挂上了“聚铭师”的牌子。
教育、网信、公安三部门在2019年6月26日发出的提醒中举例称,2018年多部门在一次联合执法检查专项行动中发现,总部设在北京的某公司提供的很多网络、电话“志愿填报专家”没上过大学,按照总部培训过的“台词”辅导考生和家长,辅导费用在2万元左右,却仍有家长深信不疑。
渠道:进高中开讲座获客
如今,“高考圈”上挂出的咨询专家有八百多名。金子衿说,只要参加过培训的学员,都会被挂在“高考圈”网站上,但平台只会给自己的全职专家“引流”,即推荐生源。
高考志愿填报咨询平台的负责人大都坦承,平台要吸引生源,主要的办法是进入高中开办讲座。他们一般会在高考前后到各所高中开办公益性质的讲座,讲解高考志愿填报政策和注意事项。
金子衿称自己刚从泉州九中做完一场讲座回京。一方面,讲座地点在学校,有学校背书;另一方面讲座内容尽可能翔实,有“成功案例”,“就会有家长找来,问能否做1对1”。
获客后,“高考圈”会根据不同省份的业务引流给当地的专家。被问及专家和平台的分成,金子衿表示,和“高考圈”签订劳动合同的全职专家是拿工资的,也有提成,但总体而言还是归平台。至于仅挂靠的专家,平台既不负责“引流”,也不会“分一杯羹”,只作为资格背书。
聚铭师教育创始人孙成表示,“聚铭师”会给培训过的学员提供在地方开设业务方面的支持,也会“分一杯羹”。他透露,公司现在业绩最好的就是填报志愿业务。至于来自多家媒体的“点名批评”,他称对业务并未造成太大影响,尤其是今年,平台接到的单子比去年多了一倍。正因此,今年公司还在各地外聘了10位兼职专家,多是此前接受过培训的学员。
7月5日,南方周末记者来到聚铭师官网公布的办公地点: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32号恒润国际大厦1505,但并未见相关办公人员。该办公室的人提示聚铭师搬到了同一栋楼的6楼,辗转到6楼,办公室仍然空无一人,徒留墙面上的宣传文字和照片还未摘去。隔壁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聚铭师半个月前搬了家。这和此前新华社发布报道点名“聚铭师”零门槛招收学员,速成“专家”几乎是同一个时间点。
而后,“聚铭师”客服发来7月25日高考志愿规划师培训资料,地点仍在恒润国际大厦,不过又变更到了10楼。
南方周末记者从教育部获悉,目前,教育部已会同公安部联合约谈网站相关负责人,要求在网站醒目位置提醒考生认准各地考试院和高校官方网站,并确保官方网站优先推荐,切实维护公平和谐涉考网络环境。
同时,教育部还将会同中央网信办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对有关志愿填报指导App、网站和机构展开调查,对存在违法行为的,将予以坚决打击。
南方周末记者向百度、360询问整改进度。百度相关人士对于被约谈回应称,其2013年起“启动了对考试招生院官网的保护,将各地招生院官网在搜索结果进行显著位置展示,并为官网免费提供‘官网标识认证”。此次被约谈,是政府对百度提出进一步要求,百度正在积极配合调查和整改。
乱象丛生的高考志愿填报生意的背后,其实是学生的迷茫、家长的焦虑和学校指导工作的缺失。
一位不愿具名的教育界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分析,高考志愿填报生意火起来和高考政策变化有一定关联。2017年,浙江第一批新高考政策下的高考生第一次填报志愿,面对不分文理科、高校招生要求等变化,大多数考生和家长“手足无措”。
孙克也提到,正是2017年那年,“高考志愿网”瞄准浙江市场的“刚需”,“做了不少单,积累了口碑”。
巧合的是,南方周末记者接触到的平台均较少做北京市场业务,原因是“北京高中难进,北京学生家长的需求小”。唯一涉足北京市场的是志愿无忧网。该平台客服称,他们2019年在西城、海淀等多所高校都有开讲座,“引流”生源。
前述教育界人士提醒,等到明年即2020年,北京等一批新高考政策试点省份的第一批新高考考生也将面临志愿填报政策的改变。“届时,也许会和三年前一样,大批考生和家长陷入困惑,而高考志愿填报咨询的生意也许又迎来一个高峰。”
随着2019年各省份志愿填报陆续截止,各个高考志愿咨询平台都已在为2020年“摩拳擦掌”备战。孙克说,7月9日,他在辽宁某市开办新一期高考志愿规划师培训班。孙成则把时间定在了7月25日至28日。
不约而同,他俩都将培训内容聚焦到“新高考”三个字上。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郭宁、刘浩为化名)
孙克称,目前全国上百所学校购买了自己这套测评系统,进行选课和志愿填报。孙克不愿透露具体合作学校的信息,但从公开报道中可以看到,他频繁到各地中学开讲座,名单上不乏衡水中学这样的知名学校。
孙克还举了一个案例来说明测评系统的功效。他今年辅导的一名理科生,数学和物理分数都很高,按理来说理科专业随便挑。但测评发现该生“没有空间感”,“我拿各种多维空间的图给他看,他看不明白。”孙克说。于是,他最终设计的志愿书“一棒子打死”相关专业,只建议该生选择计算机大类下的专业。
至于测评系统具体依据、借鉴了哪些心理学原理和系统,金子衿和孙克都不愿作出详解。
3980,6800,12800,这是“高考圈”平台上1对1专家的三个收费梯度。对于专家不同收费的标准,金子衿透露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看城市整体消费水平,另一方面看专家等级。基本上平台合伙人会贵一些,剩下的咨询师都属于专家级,价位相对便宜。
金子衿甚至称,“高考圈”掌握少量高校招生办的人脉资源。只要分数能上一本线,想去当中哪个学校“总有办法”。“仅限于部分学校部分专业,即使填报志愿结束了,我们也有办法。”金子衿说。
不过,这样的承诺能有几分保障,谁也不可知。
专家:培训三天,持“证”上岗
山东的徐老师出身于“大平台”,但在各地,更常见的是运营着“小作坊”的老师们。
一位2018年考上四川师范大学的学生对南方周末记者回忆,高考公布成绩的第二天下午,他和母亲到了成都四川广播电视大学附近一间老旧的国营小宾馆。咨询师徐老师(非上述山东省的老师)在这里租了几个房间,开设高考志愿填报咨询。
推荐徐老师的亲戚称,徐老师是四川招生考试院的人,因此该生和母亲对徐老师的信任度都很高。微信转账6000元之后,徐老师的助理先和学生沟通分数和意向,形成一个初步的志愿方案。“他就是那种人肉记忆机器的样子,全部学校的分数线张口就来,感觉他把所有的资料都背下来一样。”该生说。
金子衿也自称能背出自己分管业务的几个省份的学校数据,随口能说出什么位次排名的学生能上哪些学校。
最后,徐老师建议他第一志愿报上海师范大学,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意见,选择了四川师范大学,也顺利上了。对于那次6000元的咨询,他觉得“不过如此”,母亲却很满意,觉得“省心”。
南方周末记者调查发现,网站上公开的高考志愿填报专家的资历背景大抵分为三类,一类是专门从事高考志愿咨询研究的专家,另一类是高中老师,还有一类是大学教授。而专门从事高考志愿咨询研究的专家,此前大部分从事职业生涯规划工作。
“大多数人只有毕业或跳槽才想到找专家咨询职业生涯的问题,这门生意并不好做,”孙克说,“高考志愿填报不一样,是刚需。学生和家长的迫切感很强烈。”
高中老师的“开张”往往从自己班上的学生入手。本职工作让他们具有天然的优势获取生源。大学教授则看起来“具有权威性”,看似能代表着高校的立场。以“高考志愿网”挂出的特级专家孟桂为例,网站介绍称其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教育部青少年生涯发展规划培训导师。南方周末记者梳理北外官网,并未找到名为孟桂的教授,北外人事处一名负责人亦表示“无此人”,教育部新闻办负责人也对“教育部青少年生涯发展规划培训导师”这一资格认证表示不知情。南方周末记者向孙克求证,对方则表示不便透露。
“高考圈”“高考志愿网”“聚铭师”等较大的平台,还会提供“高考志愿规划培训”并颁发证书,让学员也能成为“专家”。
梳理参加“高考志愿规划培训”的门槛发现,大多数平台只要求学员是“本科以上学历”,本职工作身份不限,都可参加培训。培训价格从三千元到一万元不等,时长一般三至四天。
刘浩在2018年年中参加了“高考圈”的“高考志愿规划培训班”,当时他还是北京某所高校在读研究生。报名参加培训的动机是,刘浩家乡信息闭塞,每年都有考生托父母找到他咨询高考志愿填报。一来二去,刘浩发现了其中商机,决心弄个证试试开个工作室。
刘浩在“高考圈”上了三天课,培训内容包括生涯规划体系、新高考政策,以及大学选专业填志愿等,最后一项是模拟填报志愿的案例实操课。刘浩认为还算“值得”,培训结束后,他得到了一张“高考报考志愿规划师能力资格证”,落款颁发机构是“高考改革研究院”。
登录“高考改革研究院”官方网站,南方周末记者发现该研究院自称是“以高考改革研究为主的民办组织”,并无任何中央及地方教育相关部门背景。
“家长一般不会专门看你的证,主要还是看你能不能解决他提出的困惑。”刘浩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如今,他已研究生毕业,也盘算着开一个高考志愿填报工作室。
金子衿则表示,2019年5月起,“高考圈”砍掉了志愿规划师培训班业务。“因为赚的钱少,还操心。培训一个学员收3980元,不如给一个考生做志愿规划。”她同时坦承,所谓“高考志愿规划师”证书在行业里没有统一标准,每家机构发的证都不一样。
据河北新闻网此前报道,人社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曾在2013年尝试开展一次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师的国家认证项目,后因项目调整,相关培训计划并未继续。
据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官网信息,该中心是人社部的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全国就业、职业培训的技术指导以及职业技能鉴定的技术指导和组织实施工作。
人社部和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官网目录中,如今均无这一项目。
学员们倒是大多认为参加的培训“物有所值”。来自湖北黄冈的郑老师2018年参加过“聚铭师”高考志愿规划师培训,回到黄冈就开起了志愿规划的工作室,门口还挂上了“聚铭师”的牌子。
教育、网信、公安三部门在2019年6月26日发出的提醒中举例称,2018年多部门在一次联合执法检查专项行动中发现,总部设在北京的某公司提供的很多网络、电话“志愿填报专家”没上过大学,按照总部培训过的“台词”辅导考生和家长,辅导费用在2万元左右,却仍有家长深信不疑。
渠道:进高中开讲座获客
如今,“高考圈”上挂出的咨询专家有八百多名。金子衿说,只要参加过培训的学员,都会被挂在“高考圈”网站上,但平台只会给自己的全职专家“引流”,即推荐生源。
高考志愿填报咨询平台的负责人大都坦承,平台要吸引生源,主要的办法是进入高中开办讲座。他们一般会在高考前后到各所高中开办公益性质的讲座,讲解高考志愿填报政策和注意事项。
金子衿称自己刚从泉州九中做完一场讲座回京。一方面,讲座地点在学校,有学校背书;另一方面讲座内容尽可能翔实,有“成功案例”,“就会有家长找来,问能否做1对1”。
获客后,“高考圈”会根据不同省份的业务引流给当地的专家。被问及专家和平台的分成,金子衿表示,和“高考圈”签订劳动合同的全职专家是拿工资的,也有提成,但总体而言还是归平台。至于仅挂靠的专家,平台既不负责“引流”,也不会“分一杯羹”,只作为资格背书。
聚铭师教育创始人孙成表示,“聚铭师”会给培训过的学员提供在地方开设业务方面的支持,也会“分一杯羹”。他透露,公司现在业绩最好的就是填报志愿业务。至于来自多家媒体的“点名批评”,他称对业务并未造成太大影响,尤其是今年,平台接到的单子比去年多了一倍。正因此,今年公司还在各地外聘了10位兼职专家,多是此前接受过培训的学员。
7月5日,南方周末记者来到聚铭师官网公布的办公地点: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32号恒润国际大厦1505,但并未见相关办公人员。该办公室的人提示聚铭师搬到了同一栋楼的6楼,辗转到6楼,办公室仍然空无一人,徒留墙面上的宣传文字和照片还未摘去。隔壁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聚铭师半个月前搬了家。这和此前新华社发布报道点名“聚铭师”零门槛招收学员,速成“专家”几乎是同一个时间点。
而后,“聚铭师”客服发来7月25日高考志愿规划师培训资料,地点仍在恒润国际大厦,不过又变更到了10楼。
南方周末记者从教育部获悉,目前,教育部已会同公安部联合约谈网站相关负责人,要求在网站醒目位置提醒考生认准各地考试院和高校官方网站,并确保官方网站优先推荐,切实维护公平和谐涉考网络环境。
同时,教育部还将会同中央网信办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对有关志愿填报指导App、网站和机构展开调查,对存在违法行为的,将予以坚决打击。
南方周末记者向百度、360询问整改进度。百度相关人士对于被约谈回应称,其2013年起“启动了对考试招生院官网的保护,将各地招生院官网在搜索结果进行显著位置展示,并为官网免费提供‘官网标识认证”。此次被约谈,是政府对百度提出进一步要求,百度正在积极配合调查和整改。
乱象丛生的高考志愿填报生意的背后,其实是学生的迷茫、家长的焦虑和学校指导工作的缺失。
一位不愿具名的教育界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分析,高考志愿填报生意火起来和高考政策变化有一定关联。2017年,浙江第一批新高考政策下的高考生第一次填报志愿,面对不分文理科、高校招生要求等变化,大多数考生和家长“手足无措”。
孙克也提到,正是2017年那年,“高考志愿网”瞄准浙江市场的“刚需”,“做了不少单,积累了口碑”。
巧合的是,南方周末记者接触到的平台均较少做北京市场业务,原因是“北京高中难进,北京学生家长的需求小”。唯一涉足北京市场的是志愿无忧网。该平台客服称,他们2019年在西城、海淀等多所高校都有开讲座,“引流”生源。
前述教育界人士提醒,等到明年即2020年,北京等一批新高考政策试点省份的第一批新高考考生也将面临志愿填报政策的改变。“届时,也许会和三年前一样,大批考生和家长陷入困惑,而高考志愿填报咨询的生意也许又迎来一个高峰。”
随着2019年各省份志愿填报陆续截止,各个高考志愿咨询平台都已在为2020年“摩拳擦掌”备战。孙克说,7月9日,他在辽宁某市开办新一期高考志愿规划师培训班。孙成则把时间定在了7月25日至28日。
不约而同,他俩都将培训内容聚焦到“新高考”三个字上。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郭宁、刘浩为化名)
高考志愿填报生意火起来和高考政策变化有一定关联。2017年,浙江第一批新高考政策下的高考生第一次填报志愿,面对不分文理科、高校招生要求等变化,大多数考生和家长“手足无措”。
教育部官网消息,通过百度、360等搜索“高考志愿”,高价服务收费的App、网站或咨询机构排列靠前,存在不规范和安全风险等问题。目前没有任何招生考试机构、高校参与商业公司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