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学5W视角解读《一本好书》的创新表达

2019-07-11 05:03许庆霞
新媒体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好书受众文化

摘 要 文章以传播学5W视角分析《一本好书》的创新表达及传播策略,以期为同类节目提供借鉴。

关键词 5W;一本好书;传播学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08-0128-03

文化综艺是指各大电视台推出的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以文学、历史文化、艺术、传统美德、家风等为主题,并具有一定娱乐性质的电视节目①。作为文化综艺的一种,我国的读书类节目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兴起,但一直不温不火,2017年底播出的读书类节目《一路书香》以行走+探读的形式展现书本的内涵,是该类节目的一个创新[1]。《一本好书》的舞台剧形式又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使得读书类节目再次走入大众的视野,本文以《一本好书》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探讨。《一本好书》作为一档场景式读书节目是文化综艺界的一匹黑马,由腾讯视频和实力文化联合出品。据骨朵数据显示,该节目播出79天,累计播放量达2.1亿,豆瓣评分高达9.3,成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佼佼者。本文将以传播学5W视角分析该节目的创新表达及传播策略,以期为同类节目提供经验与借鉴。

1 传播者:做好“把关人”,具备可信度

传播者即传播内容的发出者。《一本好书》的传播者主要是节目的制作方——实力文化,及节目的呈现者——演员和嘉宾。具体分析,该节目的传播者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1)制作方:做好“把关人”。传播者是整个传播过程的起点,它决定着什么样的内容将进入传播渠道,并进一步影响传播效果,因此作为传播者,首先应有能力做好“把关人”,严格把关传播内容。《一本好书》主创团队实力雄厚,把关严格。总导演关正文有20年文学编辑经历,曾担任过多部纪录片、电影的导演,在文化类综艺领域更是有《中国成语大会》《见字如面》的尝试与实践,具备成熟的创新能力和对内容掌控能力。无论是在业界还是观众的认知中都有较高的可信度。他对节目内容以及制作的把关是节目收视率的保障。

2)呈现者:具备可信度。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注意力成为媒体人竞相追逐的对象,一些文化类综艺节目制作方为了扩大节目播出效果,在选择嘉宾的时候不考虑节目本身需求,极力选择带有话题度、人氣高的明星来参与节目。“节目炒话题、上热搜,通过断章取义的片段和悬而未决的文字引起观众的好奇心,提高节目热度,已经成为一种惯用手段;更有甚者,还会利用嘉宾的绯闻隐私为噱头,引发观众对节目的关注度,淡化节目的内涵和品质。”[2]从结果来看,这些刻意追求节目效果的节目反而口碑较差,大多数观众并不买账。因为传播者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传播效果,嘉宾作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传播者之一,不能只是徒有噱头,其个人素养还应与节目定位相符。

《一本好书》在选择演员的时候,主要考量演员本身的演技以及与主人公的匹配程度,不盲目看演员本身的明星效应。赵立新、潘虹、王劲松等实力派演员不仅演技精湛,能够拿捏表演力度,又具备知识素养,了解主人公性格、阅历,使得呈现出来的主人公更生动立体。在青年演员的选择上,尤静茹、牛骏峰等也都是注意打磨演技的后起之秀,且与书中主人公气质相符。在嘉宾选择方面,《一本好书》团队深知,对于文化类综艺节目而言,单纯想运用明星效应去获得观众是不可取的[3]。所以第二现场邀请的嘉宾一般都在文学这一领域有较高的建树,在受众中有一定的知名度,且嘉宾构成较为多元化,有代表年轻女性思想的蒋方舟、沉稳的梁文道、思维跳脱的史航等。由这些实力派演员出演节目辅以可信度高的第二现场嘉宾解说,自然节目效果颇为乐观。

2 传播内容:主题覆盖性强,展现书本魅力

2.1 书本主题覆盖性强,受众辐射面广

传播内容的广度决定着受众的宽度。作为一档面向大众而不是某个分支的小众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其内容选择必须具有覆盖性。《一本好书》节目组在选择书目的时候尤为用心,制作团队搜遍了全球各种类型的推荐书单,导演关正文表示“我们反复比较这些书单,并没有什么个人偏好在其中。只是会思考这本书是否适合场景化的改编方式。”最后选定的这些书涵盖古今中外,对人类文明进程影响深远,或是全球经典、或是某一领域的顶尖著作。这些主题往往是每一个受众都会关注的问题。

2.2 还原书本,留下阅读空间

在将图书转化为其他形式的作品时,通常会出现过度解读、改编不自然,更有甚者会歪曲原著,大幅降低传播内容的质量。《一本好书》则注重还原书本,保留文字本身的魅力。演员们在节目中呈现的是作者的观点、书本的观点,不夹杂任何个人情绪,不灌输鸡汤。另一方面,《一本好书》的制作目的是为了引导观众阅读经典,提高精神境界。所以在做编剧的时候,节目组不是选取书本的全部内容,而是会选择经典的某一部分去展现,更多的情节留给观众去阅读。这样的形式可以争取更多的受众,不会因解读的角度或方向偏颇而失去观众。

3 传播受众:满足受众强烈的娱乐需求及获知需求

一种节目能够得到好的传播,无疑是满足了受众的某种需求。人们对于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更倾向于寓教于乐,喜欢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获取知识,对说教的形式比较反感。

3.1 满足娱乐需求

当人们打开综艺节目,是从繁忙的生活中走出,寻求一种娱乐需求的满足。所以轻松活泼的节目会比说教式的节目会受到更多的青睐。在中国的综艺市场中,不乏《一千零一夜》这样的高质量,优内容的读书节目,但因为节目形式不够通俗,导致很多受众难以接受。而《一本好书》则采用更为生动的“演”的形式,以便受众在观看节目的时候轻松愉悦,满足自己的娱乐需求。

3.2 满足获知需求

尽管现代社会,视频、音频等媒体技术的泛滥喧嚣使得人们离阅读越来越远,但不可否认,传承在整个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阅读习惯并没有被遗弃,每个人都有阅读的需求。但在信息爆炸时代,书籍数量愈发繁多,挑选优质书籍的难度也随之加大。所以,读书类综艺节目在满足受众的娱乐需求外,精神层面的引领也必不可少。《一本好书》不仅为大家推荐通俗易懂的经典大众读物,并且在节目中做了经典内容的呈现,帮助大家了解书本内容,能够满足大多数受众的获知需求。

4 传播方式:形式独特,渠道多元

4.1 话剧形式表达+第二现场解读

在高度信息化的当今时代,碎片化趋势让人们的时间以及注意力不断被分散。《一本好书》摒弃传统式推荐,采用一种介于电影、电视、说书之间,类似于话剧的表演形式来再现中外名著中的经典情节,既简单直接又具有趣味性,跨越时空障碍拉近了名著与读者的距离。在第一期节目《月亮与六便士》中,赵立新不仅担任演员,也承担了说书人的角色,这种立体生动的表现形式无疑让觀众耳目一新。与此同时,为了呈现出更好的节目效果,给在日常生活中缺少阅读的观众呈现了一次美好的快速阅读体验,该节目在视频平台播出的节目,不仅仅是现场表演的记录,还有用分镜头方式预先拍好的镜头的特写,使得整个节目连贯有序。此外,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书本的现实意义,节目也邀请了朱大可、蒋方舟、梁文道等这样的学术界大咖对书籍进行讲解分析,全方位导读,帮助观众在多元的声音中更好得理解剧情。

4.2 全景式舞台+沉浸式表演

作为一档室内综艺节目,《一本好书》抛弃以往的单一舞台形式,采用360度环形、多层舞台。观众席在舞台的中央可以移动椅子观看各个舞台的演出,最大程度感受演出的魅力。而非现场观众即视频端用户,也可通过镜头的流转更直观的观看表演。这样的舞台设计使得演绎效率大幅提升,书中的不同场景不再单单靠背景墙来呈现,而是通过不同区域的布景最大程度的展现出来,每场戏得以无缝衔接。《万历十五年》中陵墓、《查令十字街84号》的书店、《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历史老师家中书柜上的试卷等这些细节的刻画尤其到位,能够更好的把观众带入剧情。

在表演形式上,一方面,《一本好书》的类话剧式演出模式不同于电影式的表演。在拍摄电影时,演员是演给导演看的,会有导演在现场给你喊停或指导,拍摄完成后也会有很多的剪辑,最终作品只在银幕上呈现。而该节目的演出则给表演者足够的个人空间去演绎剧情,且最终作品不仅要呈现给现场观众,还有视频端的观众。如果演员按照电影的方式去演,现场的观众会觉得张力不够。另一方面,也不同于话剧。话剧表演者的每一个动作细节都暴露在观众面前,演员在表演时动作一般要求放大,而该节目如按照话剧的方式来演,看视频的观众则会觉得表演过于浮夸。因此为兼顾两种观众的感受,演员们要找到一个中间的感觉,不太过也不太收。这样的表演方式尤其考验演技,是对演员这个职业的回归与尊重,不少演员表示“演的很过瘾”、并且不自觉的沉浸其中。

4.3 传播渠道——视频及音频同步、两微助攻

今天,仅靠单一媒介传播的方式已经成为过去。《一本好书》不仅在腾讯视频播放,争取到多数网民。同时在江苏卫视播出,一些对网络不熟悉,习惯于收看电视的中老年受众也可以收看。此外,蜻蜓FM上线了同步音频,方便没有观看条件的受众通过听的方式获取节目内容。

微信公众号C1区则每天推送节目相关资讯,该平台推送的文章《一本好书》之青年演员图鉴、阅读沙龙等活动介绍、有奖话题等互动栏目都能够帮助节目组全方位聆听受众的声音、帮助受众更了解节目背后的故事。

微博@一本好书同步开通,积极与受众互动,发布节目短视频剪辑、相关采访以及节目预告等博文,第一时间为微博用户送上节目相关资讯,该微博发起的#一本好书#话题,截至2018年12月30日,话题阅读量已达1.9亿。

5 传播效果:节目备受好评,附加利益明显

《一本好书》的创新表达不仅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得到了观众喜欢,带来的经济利益也显而易见。

5.1 节目评分及播放量

该节目豆瓣上近15 000人参与评论,最终获得了9.3的高分,其中70.6%的用户都给出了五星评价。收视率方面,与同期同类综艺节目相比,有了全新的提高,文章选取了热度比较高且同属于文化类综艺的《一路书香》《朗读者》《见字如面》与《一本好书》进行数据分析,统计了四个节目截至2019年1月5日,在腾讯视频平台上的播放量,并绘制成图。(其中见字如面第一期播放量为2.4亿,因数据过大,与其他数据不在同一单位范围内,故为方便统计,在图中并未标出。)通过图我们可以看到,除《见字如面》第一期和第三期播放了最高外,其余均为《一本好书》的播放量最高。

5.2 附加利益显著

作为一档综艺节目,除了给观众呈现优质的内容外,获得经济附加值也是衡量一档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在采访中,节目总编剧表示,在2018年“双11”活动中,节目推荐过的图书几乎全部登上当当网的畅销榜,销售量最大的分别为《月亮与六便士》和《三体》。《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11月20日的报道也显示,第一期节目推介的《月亮与六便士》共有两个版本进入网店虚构类榜单;第三期推介的《三体》三部曲在网店分列第二至四名。蜻蜓FM平台亦是战果颇丰,《一本好书》以及由蒋方舟担纲主讲人的《一生之书》系列节目,上线80天,24期节目总播放量达1.1亿。

6 结束语

该节目有诸多优点,但仍有进步空间。在此提出以下建议,以期为该节目及同类节目提供参考。

1)选择书目时,收集观众意见。在媒介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每个人都希望拥有话语权,能给观众话语权的节目自然能受到更多人的青睐。因此,下一季节目在选择图书的时候,可以广泛收集观众建议,从中汲取有用意见。

2)开放演出现场观众坐席,让更多人有机会到现场观看。该节目播出后,不少书迷纷纷表示想到现场去看。但节目组在选择观众的时候并没有完全开放。因此,节目组可在原来选择观众的基础上,留出部分开放观众坐席,通过微信、微博或其他渠道的活动分发坐席,给更多喜欢书籍、喜欢节目的观众到现场观看节目的机会。

3)优化宣传路径,推进观众互动。虽然文化类综艺节目与娱乐类综艺节目内容不同,但在宣传上可以借鉴娱乐类综艺节目的宣传路径,优化线上、线下等不同渠道的宣传路径,策划相关活动,让更多的观众参与进来。

注释

①今日头条:《中国文化综艺白皮书》,第5页。

参考文献

[1]戈双峰.《一路书香》:创新读书节目形态,延伸文化空间[J].当代电视,2018(12):62-63.

[2]刘漱羽.《明星大侦探》:在网络综艺中传播正能量[J].当代电视,2018(12):52.

[3]余海龙.浅析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创新发展之道——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8,9(20):220-221.

作者简介:许庆霞,南开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新闻学。

猜你喜欢
好书受众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推荐一本好书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谁远谁近?
好书推荐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主编推荐:六月好书排排站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