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新闻在灾难类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2019-07-11 05:03周琳仇尚媛肖宁臧珊珊
新媒体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报道灾难可视化

周琳 仇尚媛 肖宁 臧珊珊

摘 要 可视化新闻是报道表现形式的创新。新闻可视化可将冗长的文字和数据转化为简洁的图形、表格、图解等形式,精简复杂难懂的信息,相对于传统新闻报道通俗易懂又具有趣味性。災难类事件突发之时,新闻报道快速至上,多层次、全方位,可视化报道,直观宜读便于理解,增加报道的可信性。

关键词 可视化;灾难;报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08-0138-02

可视化新闻是以数据为核心、以信息为支撑、以可视化为载体的跨媒体新闻报道形式。用视觉符号代替文字叙事,重塑了读者阅读的模式,可视化表现不仅能够直观地呈现庞大的数据背后的联系与故事,而且能够在视觉上给人以美感,让枯燥的文字、数据鲜活起来。

1 研究的背景

在新闻传播领域,新闻数据的可视化应用颇有年份,可以追溯到19世纪早期《卫报》对于未成年人教育系统的报道。随后西方传媒行业《华盛顿邮报》等相继抓住传媒业的改变方向,在数据新闻中做出自己的特色。跟国外媒体比较,我国的新闻传播行业也随着移动时代的到来相继发生了改变,广大新闻媒体发现了人们阅读习惯进行了改变,人们从纸质阅读更多的转变为电子阅读,从系统地阅读更多的转变为碎片化的阅读,从严肃阅读更青睐于轻松、直观的、易于理解的阅读。因此新闻可视化成为了未来新闻发展行业的重点。新闻媒体已经做出了针对性的调整,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如何提升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国内主流新闻媒体网站纷纷建立图解、图说新闻频道,这种可视化的表现,满足于当下受众的审美追求,给受众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使新闻传播更丰富、更有趣。例如人民网于2013年5月10日推出了“图解新闻”频道。该频道的新闻主要是以图片、视频以及H5交互的形式呈现,没有大量的文字配合很直观新颖被受众广泛接受与阅读。2018年《图解:汶川地震10年:各地援建知多少》直观介绍了各省对口县,援建资金数,援建项目数,直观,吸引读者。

灾难发生后,公众希望通过新闻媒体了解灾难的性质、灾难发生的原因、相关的背景情况、灾难发生的过程,灾难造成的危害、灾害情况和灾难的全貌及政府、民众应对处理的方法。因为灾难发生的连锁反应是极其复杂的,背景知识、原因分析也是过于专业和难懂晦涩的,新闻媒体只有快速的发布动画、图解等易于理解的可视化信息,吸引读者认识灾害的全貌,读者只有越多的接受、认可了政府官方通过新闻媒体发布的信息,才能稳定民心、防止造谣、传谣现象的发生。

2 可视化新闻在灾难类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1)应用可视化手段,提高灾难性报道的可读性,产生更易于接受的阅读体验。传统新闻报道多是以文字叙述为主,然而靠文字的转述不能完全代替人们“看”新闻获得的感性体验。灾难类报道多以政治性、社会热点性为主,传统报道偏于严肃报道,可读性差。应用可视化手段,能充分使用视觉元素同时遵循政治简单化原则,将严肃的报道以轻松活泼的方式呈现,缓解严肃性,增加趣味性和可读性。新闻可视化的应用让人们从获取抽象性的灾难性事件原理、灾难发生后复杂的逻辑性文字表述上转到获取感性的、具象的图像化信息,这种视觉信息有利于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在现代社会人们的阅读习惯中,易读性与读者的费力程度成反比,当下碎片式的阅读中,与大篇幅的文字相比,读者更青睐于读图,可视化新闻方式新颖独特,内容生动更有吸引力,更能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2)应用可视化手段,可以精确的再现灾害数据,通过交互式体验提升读者参与感。使用恰当的可视化手段报道灾难类信息,可以精确的再现灾害数据,例如,制作图解中设计时间轴可以直观呈现事件的发展,柱状图、饼状图用于比较事件背景情况及历史情况,视频动画可以演示灾难的原理等。如在地震类灾害报道中引用手机客户端的数据地图功能,能使读者与地震发生地联系起来,第一时间感知震中与自己的距离,震中烈度为多少,自己所在地有无影响等,通过新闻报道与受众自身感受联系起来进行交互式传播提升读者的参与感,增强新闻报道的可信性。

3)应用可视化手段,可以帮助受众了解灾难新闻事实,了解新闻的内涵与真相。恰当的应用可视化手段报道灾难类新闻是大数据融合的表现,不是单一的新闻事实的表述,而是通过多维度的数据收集、分析、对比而产生结果的呈现,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深入挖掘灾难类事故产生的原因及内在联系,通过动画的方式进行生动的演绎,针对灾难类事件,通过实际图片的曝光,事件过程的动态演绎及分析,发掘事件背后的问题及真相。

3 可视化新闻在灾难类新闻报道中的呈现形式

1)文字可视化型。此类可视化手段,主要将文字进行凝练,多以图片、图表的形式呈现,将其文字中有代表性的内容用形象化的图片表示出来,对重要的文字改变字体颜色、放大等,制作新闻图片、图表符号、漫画插图,设计创意性的示意图、框架图、时间轴、空间关系图、逻辑结构图等图表,这些轻松活泼,零负担的阅读,可读性更高。现行比较流行的做法为图解,我们常见的“一张图读懂……”。同时新闻工作者可以通过计算机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使之建立起一定的联系,梳理出明确的时间、事件脉络,进而得出事件的发展规律。图解新闻,充分利用可视化优势,增强新闻报道的权威性、贴近性和可读性。

2)多媒体融合型。此类可视化手段,融入了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如视频、动态图片、音频、漫画等,充分利用手机端的优势,使得阅读体验更加丰富。现行比较流行的是H5的形式,将新闻制成H5进行传播,手机的特性赋予了读者“参与感”更多的可能,读者使用滑动、点击等操作方式进行互动,让阅读不仅仅是看的动作,更是可听可触,这种形式与PC端的区别在于鼠标工具为间接交互,手指放大、缩小、翻页操作更直接,可以说H5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最适合媒体内容创新的技术,是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多元化的一种重要手段,使得报道可读性更强,读者感知更强烈,参与感更得到满足。

3)新闻游戏交互型。此类可视化手段,可用于PC端也可用于手机端用户,采用增加新闻交互式表现,增强了受众对于新闻报道的参与感,使整个数据新闻报道更趋于人性化表现。2014年APEC期间,网易新闻推出《习近平和奥巴马是这样夜游中南海的你感受一下》,点击进入,一张动画风格的用俯视角度展现的三维立体中南海全景图呈现出来,点击图标就可跟着两位元首游览,简单的交互展示了事件的全过程,轻松新鲜富有新意的设计发布后引爆朋友圈。软新闻接受“游戏化”尝试后,灾难类报道其实也可以这样做。如地震类报道中输入当前所在位置定位确定用户所在地距离震中位置,获知震感情况,点击获得距用户所在地最近的应急避难场所等体验类信息。传统报道中过多文字报道难以给受众准确的空间定位和参与感,通过加强用户参与感,增强用户对事件脉络发展的兴趣度,让读者轻松地获知整个新闻事件。

4 小结

由于可视化新闻报道在我国新闻传播行业刚刚起步,各种技术处理方法还不够成熟,加之灾难类新闻报道多为突发性的,成因、背景等信息比较复杂,这使得大众传媒在进行灾害类报道中内容处理上还不够完善,使得内容报道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大众传媒只有不断加强新媒体团队建设,提高新闻从业人员多种业务知识及计算机软件的应用的学习,艺术美学的提升,后期设计制作等多种能力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可视化传播的新方向,把专业化的新闻报道模式落到实处,才能更多更丰富的展现大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提升阅读效果。

参考文献

[1]梁博文.新闻可视化综述[J].电脑与信息技术,2018(3).

[2]方洁,颜东.全球视野下的“数据新闻”理论与实践[J].国际新闻界,2013(6):73-83.

[3]彭茜.从2017世界科学记者大会看全球科学新闻新趋势[J].中国记者,2018(1).

[4]刘波.数据可视化在电视新闻中的运用[J].新闻研究导刊,2018(12).

[5]武慧媛.网络新闻可视化传播的形式及特点[J].中国记者,2016(3):93-94.

猜你喜欢
报道灾难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设计在美妆类APP中的应用
思维可视化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忍受不可忍受的灾难
做好电视经济新闻报道的几个有效途径
“三农”报道如何“精准”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