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斌志 何冰冰
摘 要:网络社会全面来临,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愈演愈烈,并呈现出许多新情况和新特征,相应的研究也得以不断丰富。站在新时代,面临新形势,回应网络全息时代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新挑战,反思已有研究的经验和局限,把握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的时代命题。在对近二十年来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概念性、描述性、影响性、相关性、对策性以及反思性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和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已有研究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同时,更需要在范式、视野、内容以及维度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创新。未来要不断深化研究领域,拓展研究内容;扩大研究视野,实现学科融合;更新研究范式,拓展研究深度;丰富研究维度,加强比较研究,开创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的新视域和新境界。
关键词:青少年;虚拟世界;网络社会生活;网络成瘾;文献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9)03-0080-10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游戏障碍(即通常所说的网络游戏成瘾)列入了国际疾病分类(ICD)精神与行为障碍章节。“网络成瘾”一词由美国的金伯利·杨教授于1994年首次提出,并逐渐引起了国内外不同领域学者的关注,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学术论文从2002年的2篇到2017年的1 435篇,主要涉及到精神病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多个学科视角,近十年来平均每年发表相关论文105.5篇。笔者通过对近十年来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众多文献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对该研究领域进行梳理与整合,提出未来研究的建议。
一、已有研究回顾
国内外学者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界定、现状、影响、成因、对策和反思等方面。
(一)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概念性研究
对于网络成瘾的界定,不同学科有不同的观点。从精神病学角度看,陶然基于四年的实证调查研究认为网络成瘾是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对网络的再度使用产生强烈的欲望,停止或减少网络使用时会出现戒断反应,同时可伴有精神及躯体症状[1]9。从心理学角度看,江文庆等认为由于网络成瘾具有行为成瘾的基本特征,是一种以成瘾及心理社会功能损害为核心的病态行为[2]。同时,晋琳也从心理学角度认为所谓的网络成瘾可能是适应不良认知而导致的一种行为的强化[3]。从发展的角度上看,郗杰英等认为青少年网络成瘾是指青少年上网行为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其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4]。最后,不同学科虽然定义不同,但大致倾向于两种观点:一是网络成瘾是对网络的过度使用;二是过度使用网络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虽然网络成瘾的生理性因素还未得到广泛的认可,但其与传统的药物成瘾具有一些类似的构成成分以及表现。陈猛就曾提出网络成瘾与药物成瘾相似的特点为:一是突显性,指成瘾者的思维、情感和行为都被上网这一行为所影响,无法进行该活动时会体验到强烈的渴望;二是情绪改变,若停止使用网络可能会产生激惹、焦躁和紧张等情绪体验;三是耐受性,成瘾者必须逐渐增加上网时间和投入程度,才能获得以前曾有的满足感;四是戒断反应,在无法上网的情况下,会产生烦躁不安等情绪体验;五是冲突,网络成瘾行为将会导致成瘾者与周围环境的冲突,比如与家庭、朋友的关系淡漠,学习或工作成绩下降,又或是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冲突。成瘾者能意识到过度上网的危害,但又不愿放弃上网带来的各种精神满足[5]。在此基础上,段兴利等又结合网络成瘾的自身特点分析认为网络成瘾还具有虚空状态和欣快感的特征,上网成为了成瘾者应付环境和追求某种主观体验的一种策略[6]。
比较早且最为常见的鉴定标准是由Young制定的8条自评诊断问卷[2]。在此之后,Goldberg提出了七项诊断标准[7],Davis编制出了《Davis在线认知量表》[8]19。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学者结合我国青少年的自身特点,通过使用时间标准、病态标准以及心理标准来综合制定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网络成瘾鉴定标准,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现实社会产生了距离感和厌恶感,缺乏自身幸福感;二是个人将其网上从事的工作视为逃避现实社会的替代品;三是在网络社会找到并实现了个人人生价值和追求的信仰[3]。具体来讲,陶然课题组结合多个因素制定出了中国首个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经过美国相关专家5年的论证,最后成为国际标准[9]。另外,崔丽娟、欧居湖等学者也用一些共同的指标比如“上网时间”“生活事件”“网络行为”等编制了相应的问卷[2]。总的来说,目前的鉴定标准缺乏对对象特性和认知的考量、必要的理论依据、可靠的信度和效度,所以至今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鉴定标准。
(二)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描述性研究
大部分已有研究显示网络成瘾者具有以下特征:首先,从年龄角度看,网络成瘾多见于青少年,主要集中在13~23岁。据2005年中国青少年网瘾调查数据显示,13~17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最高,为17.1%;据2007年中国青少年网瘾调查数据显示,18~23岁青少年网瘾比例较高,达到了11.4%。从总体趋势看,随着年龄的增长,上网成瘾的比例逐渐降低[4]。其次,从性别角度看,在青少年群体中,男性网络成瘾者显著多于女性。比如吴贤华借鉴使用了Young的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对4 727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表明,在网络成瘾者中男性为18.5%,女性为11.5%[10]18。也有学者的调查与該结论相悖,比如刘传新等在对大学生进行的调查中得出男女网络过度使用倾向比例为23∶39[11]。但总体上,学术界认可网络成瘾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再次,从职业分布来看,初中生和职高生的网瘾现象较为严重。吴汉荣研究发现网民呈低龄化趋势,其中大学生为4%~13%,中学生高达15%[3]。近年来,李凤娟等通过对河南省中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初中生每天上网时间大于4小时发生率高于高中生,但网络成瘾率(6.4%)低于高中生(8.7%)[12]。总的来说,学者们的研究表明了在网络成瘾中年级与年龄的相关性,以及场域对惯习的影响性。最后,从城乡角度看,农村青少年网络成瘾比例高于城镇。许多学者的调查都验证了该结论,比如2009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4次调查报告表明,农村青少年网民中有网络成瘾倾向的比例为13.9%,高于城市的13.0%。又如任彩霞对留守中学生的研究也证明了农村中学生网瘾成瘾率更高[13]。但也有学者在对4 727名青少年的调查中发现,城市网络成瘾者为16.9%,高于农村的14.4%[10]19。调查结果虽有一定的差异,但学术界的观点主要倾向于农村青少年网络成瘾比例高于城镇。
总体来看,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比率较高。邓伟等通过对珠海市高中生的抽样调查,发现珠海市高中生网络成瘾发生率为30.8%,其中轻度为29.4%,重度为1.4%[14]。一方面,从在网的时间来看,许多学者研究表明每周上网时间越长,接触网络时间越久,网络成瘾检出率就越高[15]。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并不是时间的增加就必定伴随网瘾的产生,有学者提出时间管理才是戒除网瘾的相关因素[2]。可见,平均上网时长不能作为诊断网络成瘾的必要条件,但可以成为一个参考条件。另一方面,青少年上网主要以娱乐性为主,上网活动较为单一。Armstrong曾经对网络成瘾类型进行分析,网络成瘾可以分为网络关系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强迫行为、信息超载以及游戏成瘾[16]。许多学者调查显示,青少年上网行为多倾向于玩游戏和网络交友聊天[1]19。
(三)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性研究
首先是生理性影响。学者们的探讨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脑受损。由于长时间的上网会使人体新陈代谢、正常生物钟受到严重的破坏,不仅影响大脑的发育,而且会导致神经紊乱、激素水平失衡[4]。二是视力受损。长时间面对屏幕会导致眼睛疲劳和视力下降,当下青少年视力下降的比例不断上升就是最好的例证。三是机体受损。陈鸿雁等认为长时间的静坐,容易导致颈椎、腰椎以及手腕劳损,电脑显示屏的辐射会使机体免疫力下降[17]。四是体形问题。陶然等研究得出在过度使用互联网络的青少年中,具有肥胖倾向的占12.1%[18],其中,下半身肥胖是较为突出的问题。五是呼吸问题。网络成瘾者的上网地点多为网吧,而网吧大多空气不流畅,容易产生呼吸系统病,封闭的环境还可能造成缺氧,导致人体血液氧气不足[17]。
其次是心理性影响。学术界的观点主要偏向于成瘾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要低于非成瘾者,具体可表现为:一是容易模糊价值观念。由于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辨别能力和实践经验都相对较差,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思想的侵蚀。网络上信息鱼龙混杂,多样化文化的碰撞和色情、暴力、欺诈等内容,易使青少年价值观念倾斜,导致青少年道德观念淡薄[19]。二是趋向形成情感淡漠。梅松丽研究认为,由于网络成瘾者长时间生活于网络世界中,逐渐淡化了现实社会规则的对自己制约,容易形成缄默、孤僻、冷漠、紧张、攻击、欺诈的心理和缺乏责任感,表现在性格上主要是疑心和懒散[8]85。另外,陈伟杰也认为网瘾青少年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对各方面满意度较低,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一旦无法得到正确与及时的舒缓,会再作用于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使其变得更加敏感与自卑[20]。三是造成负性主义影响。梅松丽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等指标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睡眠与饮食、心理健康总分等症状都显著高于非网瘾大学生[8]86。雷玉菊等学者通过对网络成瘾倾向者在面对负性表情的注意偏向差异研究中指出,网络成瘾倾向者具有负性注意偏向的特点,表现为对负性表情具有快速定向和解脱困难[21]。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网络成瘾者的负性主义影响。更有潘丝媛等人研究发现,中学生网络成瘾者的自杀意念相对于非成瘾者更强一些[21],但其研究结果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最后是社会性影响。一是学业的荒废。有研究表明平均每天上网超过4个小时对学业会有所影响,直接导致学业成绩下降,甚至是对学习失去兴趣[20]。另外,在马阿米娜的调查中也发现了所在高校的近两年留级、退学的大学生中,超过85%的学生都是网络成瘾者[19]。二是人际交往错位,长时间的“人机式”交往会减少与家人、朋友、同学、老师以及陌生人的面对面接触与交流,容易出现人际关系障碍,最后破坏现实人际关系[22]。三是规模化了青少年弱势群体。那些失学、失管、失业的“三失”青少年是社会最弱势的部分,而网络成瘾往往又集中于“三失”青少年中,这就使青少年弱势群体中最弱的部分规模化[22]。四是提高了离家出走和自杀的概率。孙经等人调查研究后指出河南省初中生离家出走与网络成瘾密切相关,网络成瘾初中生的离家出走意念和离家出走行为的检出率均远高于非网络成瘾初中生[23]。另外,潘丝媛等人在广州市中学生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了中学生网络成瘾与自杀意念和自杀尝试均存在关联,可能由抑郁和欺负行为介入影响[24]。五是增加了青少年犯罪行为倾向。根据聂佳等人调查研究得出网络成瘾青少年在已知奖惩概率的冒险情境下,更倾向于做出高冒險高奖励的选择,且缺乏奖惩信息的冒险情境也容易促使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冲动性行为[25]。此外,因网络游戏、色情、赌博以及暴力等成瘾的青少年,内隐攻击意识往往高于非网瘾青少年。例如范丽恒在研究网络动漫对青少年的影响时发现:部分动漫呈现出的正义的暴力成为解决手段、美化暴力内容、非现实的暴力等特征对青少年攻击性的上升有一定影响[26]。因此在青少年犯罪中,网络成瘾者犯罪的倾向相对于非网络成瘾者更为明显。
(四)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相关性研究
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于网络成瘾原因的解释多种多样,主要集中于神经生理学、人格心理学、行为主义学、社会文化学等学科视角,在这里综合不同的视角观点将其主要成因分为三大类:网络成瘾的推动力、吸引力以及影响力因素。
首先是推动力研究。它主要从青少年网络成瘾者自身内在机制出发探讨其成因。一是青少年大脑的异常推动了网络成瘾。贺金波等人研究发现成瘾者的大脑可能存在额叶的结构性萎缩和功能退化、海马功能障碍、多巴胺系统的功能异常以及内囊后肢的神经纤维结构较密、活性较高等症状[27]。也有学者认为网络成瘾可能与多巴胺神经递质的恢复、消除焦虑情绪、重新体验快感有关。唐柳平认为多巴胺不断释放是网瘾症蔓延和加强的重要化学因素之一[28]。总的来说,大脑的一些因素与网络成瘾呈现出相关状态,但究竟是因是果还未有明确的研究结论。二是青少年心理冲动推动了网络成瘾。有研究发现,青少年所处的特定发展阶段、面临的特定发展任务、分离的个体化以及假想观众等心理特点,是引发初中学生不健康使用互联网的潜在因素;另外,从虚拟自我的角度看,那些对现实自我不满意的青少年更可能会沉迷于互联网建构的虚拟空间,醉心于虚拟自我,容易网络成瘾。与此同时,青少年的依恋倾向也是网络成瘾的原因之一[29]。三是不良的心理成瘾特征推动了网络成瘾。马阿米娜提到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个性心理特点是自我概念不完善明确、人际交往能力差、应对压力的能力差,内向孤独、抑郁特质明显等[19]。除此之外,雷雳的研究也认为关注即刻得到满足的(现在定向)青少年比关注未来定向的青少年更容易通过发泄与幻想的应对方式指向网络成瘾[30]。四是青少年心理需要的满足推动了网络成瘾。段兴利从“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