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巴特曾说过,道德普遍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既然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那教育应该是有道德的,应该经得起道德的严格检验,不但应该符合当前的普世道德,而且应该符合人们对道德的所有想象和期待。
道德是美好的,教育也应是美好的。这种美好是一种纯粹的、基于心灵的普遍感受,是一种内心深处的广泛认同和情感共鸣,因为这种教育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的想象。于社会而言,学校是社会道德的高地,教师是“道德楷模”,学校通过道德的手段“化民成俗”,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有德之人”“智慧之人”;于学校而言,教育如春风化雨般润物无声,弥漫在校园中,融入学校的一草一木,化作学生的一言一行,学校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于学生而言,学校是令人神往的,上课是温暖惬意的,学习是率性自由的,学习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道德是高尚的,教育也应该是高尚的。这种高尚意味着教育是人性的,是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的,是基于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原则、着眼教育的本原意义的;因此,高尚的教育应该始终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始终闪烁着人性的光芒,悉心呵护每个生命,让每个生命都能自由享受“阳光”。这种高尚意味着教育是个性的,是因人而异的,是基于个性、张扬个性、成全个性的;因此,高尚的教育应该有丰富多样的学习“菜单”,甚至形成学习项目“超市”,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项目,满足自己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这种高尚意味着教育是随性的、生成的,“学的法子”决定“教的法子”,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可以自主决定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第一人称”;因此,高尚的教育应该是“阡陌交通”“异彩纷呈”的,学习目标多样而多维,学习过程“异步”,教学样式“异彩”,学习结果真正恢复类似“数量性状”的点阵分布。
道德是柔软的,教育也应该是柔软的。道德从来都不是强制的,尤其在底线的道德准则之上,很难再找到相应的标准来为道德划界,也很难再有相应的评价标准来界定人们的道德品质,“从心所欲不逾矩”是道德的魅力。教育同样不应该是强制的,柔软的教育应该始终以生命的名义追寻本原意义的教育。柔软的教育应该是一种熏陶、一种浸润,抵达心灵的最柔软处,触动内心深处的那根弦,倾听生命的律动。柔软的教育应该是快乐的,因为快乐往往与幸福而伴。既然“德性与快乐是融合在一起的”(亚里士多德语),那么学习与快乐也应该融合在一起,把刻苦学习与痛苦学习区隔开来,让学习快乐发生。
道德是纯粹的,教育也应该是纯粹的。道德若有“杂质”,会严重削弱自己的感召力,甚至使道德变得不道德。教育也不应有“雜质”,一旦有了“杂质”,教育就可能“走偏”“变样”。纯粹的教育应该是无形的,是无处不在的,甚至是不经意的,因为学习的发生是神秘的,教育也应该有一种神秘感。纯粹的教育是要隐藏教育目的的,因为学生的成长有着无限的可能性,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保护、创造并帮助学生实现各种可能性,而过于明确的教育目的会限制这种可能性,使学生的成长只能朝着教师指定的方向。
教育应充满道德的想象,不仅因为教育是道德的,更因为教育是离不开想象的。当我们想象着教育的美好、高尚、柔软、纯粹,想象着理想教育的模样,我们就会自觉走上教育的寻道之路,不断放大教育的德性光芒。
(崔志钰,海门市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特级教师,226100)
责任编辑:杨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