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雪燕 赵统利 邵小斌
摘要 油用牡丹种植投资成本低、适栽范围广、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综述了连云港市油用牡丹栽培管理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整地施肥、种植、生长期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以期为连云港市油用牡丹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油用牡丹;栽培技术;江苏连云港
中图分类号 S565.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1-0143-01
Abstract Oil peony has low investment cost in planting,wide planting range and high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benefits.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management techniques of oil peony cultivation in Lianyungang City,including variety selection,soil preparation and fertilization,planting,growth period management,pest control and other technical measures,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il peony industry in Lianyungang City.
Key words oil peony;cultivation technique;Lianyungang Jiangsu
油用牡丹,属于芍药科(Paeoniaceae)芍药属(Paeonia),是指具有较高结实率且出油率>22%的牡丹品种或资源类型[1-3]。油用牡丹生长适应性强,耐旱、耐寒性高,耐贫瘠,适栽范围广,丰产时间长[4]。连云港市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土壤多属棕壤及盐土,中性偏碱,十分适合栽植油用牡丹。现将连云港市油用牡丹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品种选择
种植油用牡丹宜选择生长势强、抗病性强、开花结实性强、籽粒饱满、千粒重大、出油率高、品质好的品种,如紫斑牡丹、凤丹牡丹。
2 整地施肥
在定植前1个月清除杂草,平整土地,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45~60 t/hm2,深翻0.3~0.4 m,做成畦面宽1 m、高0.4 m、沟宽0.3 m的高畦。结合整地施肥,于土壤喷水潮湿后,施用棉隆5 g/m2,深翻0.4 m,用塑料薄膜密封15 d后揭开,再深翻0.4 m,继续晾晒15 d后方可种植。
3 种植
连云港地区油用牡丹最佳栽植时间为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栽植时间选择在15:00后。栽植前,用7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油用牡丹苗根部5~10 min,置阴凉处晾干后栽植,密度4.5万~6.0万株/hm2,株行距为35~40 cm×50~60 cm,种植后立即浇1次定根水。
4 生长期管理
4.1 温光管理
油用牡丹是喜光花卉,但不耐烈日曝晒,光饱和点范围为450~850 μmol/(m2·s)[5-6]。其开花适宜温度为18~20 ℃,当温度>29 ℃时,花芽分化受抑制,出现较明显的半休眠状态;当温度降到15~25 ℃时,油用牡丹根部和地上部分生长旺盛;冬季油用牡丹进入深休眠期,最低可以承受-30 ℃的低温,但为了防止发生冻害,连云港地区种植油用牡丹需要采取秸秆或农膜覆盖等防寒措施。
4.2 水分管理
油用牡丹是肉質根,喜干怕涝,浇水要以“宁稍干勿湿”为原则,采用滴灌或者微喷等节水灌溉措施。适时、适量浇水,浇则浇透,且每次浇水后都要及时进行中耕松土,尤其是春季油用牡丹发新根、花芽分化、鳞芽生长分化期和越冬封冻前,要保证土壤墒情适中。
4.3 施肥
油用牡丹定植后第1年,施足基肥后一般不需要追肥。第2年开始,每年追肥3次。第1次追肥是在土壤解冻后至春季抽芽前进行,时间约在3月中下旬,施用速效氮肥750~900 kg/hm2或者豆饼肥、畜禽粪等有机肥15 t/hm2左右;第2次追肥在开花后15 d内进行,时间约在5月上旬,为花芽分化和叶片生长期,以复合肥为主;第3次是在入冬前,施用腐熟的有机肥15~30 t/hm2和复合肥600~750 kg/hm2。结果期可喷洒1次以磷肥为主的叶面肥。
4.4 中耕除草
油用牡丹生长期内需要疏松土壤,以改善土壤理化条件。一般开花前需中耕除草2~3次,开花后至收获前每2周左右中耕除草1次。开花前深锄,深度控制在4~5 cm;开花后浅锄,深度控制在2 cm左右。每次下雨或浇水后,表土稍干后及时松土。在10月中下旬,应及时清除干枯老叶,以避免病虫害源残留。
4.5 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的目的是调整树势,使油用牡丹植株内部通风透光,增加产量,减少病虫害和大小年现象的发生,并延长结果年限等[7]。定植后第2年春季,当基部萌蘖长到7~10 cm 时,在离地面3~5 cm处将上部茎干剪除,然后覆土,覆土高度以盖住平茬枝条为宜,平茬可促使植株基部多发枝条;在现蕾初期,及时摘掉花蕾,促使养分集中供应根部和枝条的营养生长;秋冬季油用牡丹进入休眠期,应及时剪去病害枝和枯枝残叶,减少病害传染源。定植后第3年,油用牡丹进入旺盛生长期,根据通风透光条件、枝条强弱、花芽数量进行修剪。春季确定油用牡丹的主枝,每株留生长健壮、均匀分布的3~4个主枝,每个主枝留3个侧枝,抹去花枝上不饱满的花芽,每枝留1个发育最好的花芽,从而保证每株结果10~15个;秋季剪去枯枝,调整枝条开张度,保证每株枝条匀称。
5 病虫害防治
油用牡丹常见病害包括立枯病、灰霉病、红斑病等,常见虫害包括蚜虫、根结线虫、蝼蛄、蛴螬和地老虎等[8-9]。病虫害防治应坚持以预防为主,并通过采取适当的栽培管理措施,达到综合防治的目的。
5.1 病害
5.1.1 立枯病。危害症状:发病初期茎基部从淡褐色渐变成黑褐色,植株不倒伏;发病后期,韧皮部破坏严重,根部成黑褐色后腐烂,叶片逐渐变黄,植株立枯。防治方法:定植前对土壤进行严格消毒,及时拔除病株;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药剂每隔10~15 d轮流喷洒叶面,连续2~3次。
5.1.2 灰霉病。危害症状:高湿环境下易发病,受害部位可见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水浸状斑点,后不断扩大,病部易折断;当湿度较高时,可以在受害部位看到灰霉层。防治方法: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10 d左右喷1次,连续喷洒2~3次,可以交替使用药剂。
5.1.3 红斑病。危害症状: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暗红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发病后期,在叶片正面会出现许多黑色病原菌子实体,在高温、高湿的季节发病率最高。防治方法:在发病植株的叶子正反面均匀喷洒70%多菌灵500倍液,或80%代森锌700倍液,每隔7~10 d喷洒1次,连续3次。
5.1.4 炭疽病。危害症状:发病早期,叶片和茎上出现圆形紫褐色病斑,逐渐扩大,并散生许多黑点;该病为真菌性病害,在高湿条件下,病斑上会出现红褐色黏孢子团,发病后期植株会枯死。防治方法:清除感病植株并烧掉;发病早期喷1%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每隔10 d左右喷1次,连续喷2~3次,可以交替使用药剂。
5.1.5 根腐病。危害症状:真菌性病害,发病初期,根部呈黄褐色,然后逐渐变黑,病斑凹陷且大小不一;最终根部可全部或局部腐烂,新根不生,地上部分叶片发黄、枯萎,最终整个植株死亡。防治方法:选择健壮的幼苗定植;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病穴用石灰消毒;可用45%代森铵水剂500倍液进行灌根,间隔10 d左右灌1次,连续2~3次。
5.2 虫害
5.2.1 介壳虫。危害症状:害虫呈橘红色,群体聚集在叶子和嫩茎上吸取汁液,被害植株叶片发黄变形、植株枯萎,严重时植株萎蔫死亡。防治方法:利用10%吡虫啉1 000倍液或辛硫磷乳剂1 000倍液,每隔10 d左右喷1次,共喷2~3次,并交替使用药剂。
5.2.2 根瘤线虫。危害症状:在根部产生许多小的根结,破坏根系的功能并阻碍植株地上部分生长,植株表现为柔弱、矮小、花小或不开花、早落叶,有的甚至枯死。防治方法:及时清除杂草,消灭越冬虫源;早期预防可喷洒80%二溴丙烷22.5 kg/hm2左右,虫害发生后可用1.8%阿维菌素400倍液灌根。
5.2.3 螻蛄、蛴螬和地老虎。危害症状:危害根部,被害植株地上部分萎蔫,生长迟缓,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防治方法:土壤消毒,消灭越冬虫源;在越冬之前,结合整地施肥,用氧化乐果600~800倍液灌根杀灭幼虫;植株根部周围喷洒90%敌百虫800倍液,或50%辛硫磷1 000倍液,并交替使用药剂。
6 参考文献
[1] 李嘉珏,张西方,赵孝庆.中国牡丹[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
[2] 李育材.中国油用牡丹工程的战略思考[J].中国工程科学,2014,16(10):58-63.
[3] 周琳,王雁.我国油用牡丹开发利用现状及产业化发展对策[J].世界林业研究,2014,27(1):68-71.
[4] 陈慧玲,戴均华,杨彦伶,等.湖北油用牡丹产业发展优势与思考[J].湖北林业科技,2013,42(6):49-52.
[5] 左利娟,成仿云,张佐双.光照强度对牡丹生长发育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37(1):27-29.
[6] 王雁.北京市主要园林植物耐荫性及其应用的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1996.
[7] 石晓峰,杨小艳,花杰.油用牡丹的栽培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4,17(5):42-43.
[8] 杨娜.油用牡丹栽培技术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J].中国园艺文摘,2014,30(10):225-226.
[9] 胡晓东.油用牡丹栽培技术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探究[J].南方农业,2017,11(33):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