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睿冉
【摘 要】 目的:探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地屈孕酮联合来曲唑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接收的7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入院单号、双号为依据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单一的来曲唑治疗,研究组则接受来曲唑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A125、VEGF及E2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FSH及L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来曲唑联合地屈孕酮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改善患者月经异常、下腹痛等临床症状,而且有助于患者及早恢复健康。
【关键词】
来曲唑;地屈孕酮;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指的是子宫内膜组织生长于子宫腔外部位置而引发的一种疾病,该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对于育龄期妇女来讲,其发病率为10%~15%,临床表现以性交痛、下腹痛、不孕及月经异常等为主[1],对患者日常生活、学习等造成了一定影响。临床上,通常采用手术方式和药物方式进行治疗,但是术后病灶很容易扩散浸润,而且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就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来讲,其术后2年内疾病复发率大约是20%,而且很容易损伤患者泌尿系统及直肠功能,所以大部分采取药物保守治疗方法。本文主要研究来曲唑联合地屈孕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疾病的治疗效果,以下是详细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接收的7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以患者入院单号、双号为依据分为两组,分别是3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1~46岁,平均年龄(35.21±1.53)岁;患病时间1~7年,平均患病时间(3.27±1.12)年;研究组患者年龄22~47岁,平均年龄(35.34±1.51)岁;患病时间2~6年,平均患病时间(3.25±1.16)年;组间临床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本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患者均在自愿的前提下签署了知情研究协议书;排除存在药物过敏史、存在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2]。
1.2 方法
对照组行单一的来曲唑(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4597;生产厂家: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治疗,每次1片,1次/d;研究組则接受来曲唑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其中来曲唑服用方式与对照组相同,地屈孕酮[批准文号:H20150346;生产厂家:Abbott Biologicals B.V. (荷兰)],每次1片,2次/d。两组均接受连续6个月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各项指标,疗效判定[3]:临床症状包括月经紊乱、下腹疼痛及痛经等;1)同治疗前相比,患者上述症状完全消失或者显著改善,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盆腔包块全部消失表示显效;2)同治疗前相比,患者上述症状基本改善,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盆腔包块减小表示有效;3)同治疗前相比,患者临床症状未改善,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包块未改变表示无效。(有效+显效)/总例数×100%=治疗总有效率。指标包括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的处理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若组间检验值P<0.05则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下表1。
2.2 对比两组各项指标
研究组CA125、VEGF及E2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FSH及LH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如下表2所示。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一定的临床危害,临床表现以不孕及痛经等生殖系统异常为主,对临床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治疗及诊断该病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其治疗效果均存在差异。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该病侵袭了患者子宫内膜,严重影响了其生活质量及生育能力,所以需要通过采取有效对策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改善。
来曲唑属于一种芳香化酶抑制剂,能够对机体雌激素的合成进行抑制,使雌激素水平降低,加快内源性促性腺激素分泌,使得卵泡发育速度加快;除此之外,它可以对卵巢中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进行抑制,增加卵泡中转化生长因子-1分泌数量,与此同时,联合其他内分泌因子有助于促进卵泡发育,将排卵功效充分发挥出来。
地屈孕酮属于口服孕激素,在进入子宫内膜之后能够完全分解,降低因为雌激素导致的癌变风险及子宫内膜增生发生率,而且不会发生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激素及雄激素作用,不会影响脂质代谢。
经本研究可知,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是91.43%和71.43%,研究组较对照组高,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由此可见,联合应用来曲唑和地屈孕酮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有助于患者激素水平的改善。
CA125是一种高分子糖蛋白,源于胚胎体腔上皮细胞,被视为卵巢癌的肿瘤标志物,其在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尤为重要。研究组CA125、VEGF及E2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FSH及LH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可见,来曲唑联合地屈孕酮能够改善患者CA125、血清VEGF,使患者机体性激素水平改善,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将来曲唑联合地屈孕酮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疾病治疗中,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病灶及临床症状,而且有助于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吴岚慧,黄明.来曲唑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的疗效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6,30(03):76-77.
[2] 李洪颖.来曲唑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J].临床研究,2016,24(10):62-63.
[3] 卢晓颖.来曲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和对血清CA125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3):2429-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