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予
上周末,我送走了最后一个在沈阳打拼的大学室友。看着他随人群缓缓走进检票口的那一刻,我回想起他刚来沈阳时的场景:一个不足10平方米,没有窗的小插间里,他豪言壮语——“我是来打拼的,不是来享受的!”
和大多数房屋中介一样,他也曾做着卖掉一栋楼,一夜暴富的美梦。梦碎后,又听说教育机构很挣钱,就一头扎了进去。老师没当上,成了前台销售,每天和同行们尔虞我诈抢学员,和同事们勾心斗角争排名,这样的日子折磨得他心力交瘁。后来,他换了份导购员的工作,美其名曰:时间宽裕,适合复习考研。
我知道他是想逃,逃离这个有些无情的地方,能逃几年是几年。
转眼两年过去了,两战考研失利。终于,在上个月,他决定和家里妥协,接受父母在老家安排的体面工作。我能想到他做出逃离沈阳時的心情,放弃了好不容易积攒的人脉、资源、友情,还有那些相当虚无缥缈的爱情……
送走他后,我才忽然意识到,在这个城市,我失去了那个在我想要和心仪女孩告白时,一脸傻笑为我出谋划策的“智多星”;也失去了那个在我失意沮丧时,陪我喝得酩酊大醉,满街疯跑的“二傻子”……我很难过,我无法认同沈阳竟也成了一个会让人狼狈逃离的城市。
我一个人漫无目的在沈阳站附近徘徊,过往的人群,叫卖的小贩,慵懒的乞讨者,卖唱的歌手,这些活生生的例子组成了沈阳站最真实的面貌。
有些人只看到了地铁口“沈阳站站”4个字的幽默可爱,却没有感受到可爱的背后,是无数年轻人摸爬滚打也要留在这座城市的不太可爱的现实。这里留给我的百味众生太过真实,真实到我都忍不住要问问自己:如果不是家和父母在,是否有一天,我也会像室友那样,卷起铺盖逃离这里?
想到这儿,我拿起手机给他发了条微信——“愿你归来时,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