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式体面

2019-07-10 14:59钮敏
当代工人 2019年11期
关键词:镜面体面油条

钮敏

镜面上的事

记得在一家日本料理店打工的第一天,还找不到“北”的我,被老板娘叫进营业前被我打扫过的卫生间,一脸严肃地问我:“你知道日本人最看重什么吗?”

这一突发式提问整得我一头雾水,一时无从答起。

“看,这就是答案。”老板娘指着墙上的镜子对我说:“面對这样的镜子,客人会怎么看我们的店?”

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看到了一只小飞虫的尸体,粘在靠近镜子的中央处,醒目得如同一汪清泉中落进的一粒耗子屎。该死的小飞虫,不知是何时驻足镜面之上,又被何人“就地正法”的。总之,我打扫卫生间的时候,根本没见过它的踪影。

尽管那只不给面子的小飞虫使我蒙受了不白之冤,但老板娘的那句“日本人最看重什么”的问话,却如电熨火烙般印在了我的记忆中。中国人常爱说“不要只看镜面上的事儿”,日本人的观点则恰恰相反,“镜面”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保全“镜面”在他们心中占有极重的分量。

莫名其妙的日式反省

如同老板娘带我进行反省一样,日本人常常把获得他人认可,作为衡量自己行为的一面镜子,时时进行自我对照。那种他律性的日式反省,于己于人之苛刻,已经到了自虐的程度。

一次,到我住处来学汉语的福岛智子,不慎在途中被自行车划伤了脚。看到她的伤口在冒血,我赶紧为她上药、包扎。第二天,我接到福岛打来的电话,再三道谢之后便是再三的致歉:“真对不起,回家后我才想到,恐怕我脚上的血把你家的坐垫搞脏了。真是对不起呀!”福岛的道歉让我既感动又迷茫。如果她不道歉,我这个“马大哈”无论如何也不会把她脚上的血和我家的坐垫联想到一起。更让我没想到的是,福岛再来我这里上课时,手中居然拿着一个崭新的坐垫!

还有一次,我就某一问题向研究室的一名日本同学请教,她给我做了详尽的讲解。第二天见面时我还未及向她致谢,她却先向我道歉:“我昨天在给你讲解的过程中,显出了有些不耐烦,你不介意吧?”讲得那么细致还说自己不耐烦,如此对自己“鸡蛋里挑骨头”,搞得我无言以对,总不能说“哪里哪里,是我听得不耐烦了”吧?

千人一面的笑脸相迎

日本好友胜浦由子赴北京某大学学习中文一年后又续了一年,仍不想回国。问起缘由,答曰:“与中国人相处有意思,因为人人富有个性。不像日本人那样,看谁都差不多似的。”后来,她干脆嫁给了一名校友博士生,决意一辈子生活在中国。

这个例子也许有些极端,但觉得日本人 “千人一面”的恐怕不在少数。换句话说,日本人无论自己的心情是喜、是怒、是哀还是乐,一律对人笑脸相迎。公共场合,你不会看到日本人之间面红耳赤的争吵和恶语相向的谩骂。即使内心再不情愿,日本人也不会轻率地说出个“不”字,以免伤了人情面子。

某日,住在一层的光本幸子突然搬家了。谁都不知道她搬走的原因是什么。后来,我偶然从房东口中得知,她是嫌住在楼上的人每天动静过大,搅得她休息不好才一走了之的。这种事如果是发生在中国人之间,起码要先提醒一下,劝告无效再做打算。光本幸子呢,之前一直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每天微笑着与众人打招呼。

我与好友小梅提及此事,她告诉我:“日本人就这样,一切以保全面子不伤和气为重。有人甚至到了对你恨得想让你明天去死,今天也要对你微笑的程度。”闻及此言,竟使我有些毛骨悚然了!

不容亵渎的体面尊严

在日本,教授和医生是最受人尊敬的职业。如果是“双料”的话,那份体面威风便可想而知了。毕业于冈山大学医学部的汪霞,曾对我讲起她指导教授的一段轶事。

1994年的一天,汪霞的指导教授在授课前抖开手中的一张字条,问她上面的字是什么意思。汪霞一看,是“油条”二字,便解释说是北京人早餐爱吃的一种物美价廉的油性面食。

教授听罢“龙颜”突变,冲着汪霞一脸严肃地说道:“你回国去吧!从今以后不用再跟我学下去了。学到头将来回国后,你也不过就是个卖油条的。”说罢老泪纵横。

原来,在前一天晚上,汪霞的指导教授收看了一条电视新闻,报道的是北京某大学副校长携夫人清晨在校园门口卖油条的消息。因不知“油条”为何物,便特意记在了纸条上。现在知道校长夫妇卖的是如此低廉的百姓早餐便大光其火。

事情至此并未完结,余怒未消的医学教授继续质问全体学生:“你们都来设想一下,当你们清晨上学经过校园门口时,买下了我和夫人卖的面包和咖啡,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众学生低着头齐声道了句:“对不起!”那情形真好像是他们已买了教授与夫人卖的面包和咖啡。后来,中国的国内舆论也对个别大学教授卖油条、大饼一事微词频出,此事也成为一时的笑谈。从这点上看,那位日本医学教授颇有先见之明呢。

“四十层衣裳包裹的羞耻之心”

在我打工的日本料理店内,备有一个可供悬挂十几套服装的衣架。我发现这个衣架一年四季都在营业时间内挂满客人——主要是男士——清一色的西装。即使是高温多湿的盛夏,日本男子也个个衣冠楚楚,并且规规矩矩地系着领带。有人将此现象归为日本的“耻文化”,并有“四十层衣裳包裹的羞耻之心”一说。

指导教授的课定在早8点40,实际开课总在8点50。原因是每次他都要用10分钟的时间整理仪容仪表。掌握这一规律给我带来的利益是,早晨又多了10分钟赖床时间。

课上,教授如果不把提问落实到人,绝对没有谁去主动回答。新年的师生“忘年会上”,唱卡拉OK的前一分钟,同级的川上洋平还在说自己“完全不行”,一张口便技惊四座——整个儿一西城秀树(日本著名歌手)!

1999年初我去参加好友原田美登子的婚礼时,听说她的一个好友曾在北京学过汉语,我便与她寒暄,问学到什么程度了。对方回答:“差远啦,我连基本的生活会话还不行呢。”可当我夸赞了她一句“汉语发音很标准”时,您猜怎么着,她跟了句:“你这么一夸,我都找不着东南西北了。”一口地道的京腔京味儿。

原来,日本人的羞耻之心的潜台词是:赢来他人认可是最大的体面和风光。

猜你喜欢
镜面体面油条
请给被辞者体面和尊重
镜面铝线路载板在LED COB光源中应用
镜面小屋
油条为什么都是两两相抱
几何映射
儿童诗四首
油条两根一起炸才更好吃
油条为什么要两根扭在一起炸等
体面
输比赢更需要尊严和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