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巷
现在过节放假,年轻人想回家又怕回家。上班累死累活,好不容易挨到放假可以好吃懒做一个星期,能不想回?可是,面对七大姑八大姨的各种盘问,又心生恐惧。如实交待吧,会说你怎么不着急,XX跟你同岁都是两个娃的妈了。随口敷衍吧,又会说你在大城市待出了脾气,把尊老爱幼的好风气给吃到肚子里了。
看着网上发起的声势浩大的“文明过节”倡议:讲文明,树新风,坚决贯彻“六不问”——上学的,不问成绩;上班的,不问奖金;经商的,不问收成;单身的,不问婚恋;已婚的,不问生育;已生的,不问二胎。我个人认为,这个“六不问”是极好的。微信玩得很溜的七大姑八大姨,如果能看到学到“六不问”,年轻人大概就能安安静静地玩手机打游戏了。
我是个已婚已育的80后,清明小长假回到老家,立马被同一个问题套牢“什么时候要二胎”,提问者包括三姑、六婆、隔壁王叔和初中班主任。他们的态度是:第一,你应该响应国家号召;第二,你要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做好准备;第三,你在同龄人中也算优秀,生育问题上绝对不能落后。
这番轰炸,着实令我措手不及。我想解释,“现在这一个娃就带得够呛了,二胎实在无福消受。”“万一老天爷开眼,再赐我一对双胞胎,我这辈子就算交代了。”长辈们的态度是“不听不听我不听”,而且还有一套“经验总结”送给你,“一只羊是赶,两只羊也是放。我们那时候一家三四个,不也都过来了?”我能感觉到他们王一般的蔑视。千言万语浓缩成一句话就是:“你们这代人啊,带娃不行。”
这话说的,真没毛病。
以我自己为例,学习可以,看书可以,做家务可以,一带娃,说得最多的就是“不可以”。孩子要玩手机,不可以;孩子要吃方便面,不可以;孩子要自己下楼玩,不可以……诱惑遍地,危险处处在,谁敢给他们太多的允许?千言万语浓缩成一句话就是:“我们这代人啊,带娃真累!”
与上一代人的从容不迫带娃相比,我们带娃感觉是疲于奔命。不过,这不能完全归结于我们这代人行不行,而是客观环境发生了太多变化。别的咱不说,单唠写作业。
自打娃开始上学,“作业”这两个字就是我们家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没有之一。每天我接儿子放学,问的第一句话是,“今天老师布置什么作业啦?”
等孩他爸下班后到家,见到儿子第一句话是,“今天作业做完了吗?”周末准备带娃出去活动前,我还得确认一下,“这周的作业都完成了吗?需要集中复习一下不?”不知不觉,我们开启了当年老爸老妈那种唠叨的模式。更有甚者,只因陪娃写个作业,动脉痉挛、高血压、心脏病、手指骨折……几乎把所有内外科突发疾病得了个遍。就这样,我是万万不敢再生一个给自己添堵的。
我有个男同事,看起来很潇洒,曾经是抽烟喝酒烫头,无一不沾。原因是女儿写作业全由当妈的负责。可是,这个主力军在孩子进入高年级时,明显力不从心——手指头太细了,一拍桌子就骨折;心脏也不好,速效救心丸囤好几瓶;嗓门太温柔,时常被娃渐大的声音盖过。当爹的实在看不下去了,“辅导孩子写作业怎么能这么没耐心?教育要讲究方法,宝贝女儿这么乖巧,你怎么舍得这么大声地跟她吼?”于是,这位男同事就告别了潇洒,并为他之前的草率付出了代价。“我刚跟你说完,你怎么这么快就忘了?吃肚子里去了?”“八八四十六?你是怎么混到初中的?”“大姐,你别气我了,再气我就心肌梗塞了。”后来再见这位男同事,他完全换了一种活法,保温杯枸杞不离手,没事就整整健步走。我知道,他不是看破红尘了,而是为了辅导作业的时候能有强健的体魄,要不然怕被气死。
除去写作业,现在的孩子要上各种兴趣班,线上的、线下的,家长得陪啊。光陪着学不行,还得陪着练。听说有位妈妈辅导上小学的孩子写作业,一边陪一边考,竟然考到了教师资格证。“师娘师娘”,既是师,又是娘。我小时候写作业,可是身边既没有师也没有娘的。如果我再生個二胎,是不是得在大宝面前为师,二宝面前为娘,一秒无缝切换?这等要求和压力,我是万万承受不来的。所以,那些劝我再生一个的人啊,我劝你们放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