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春艳
[摘 要] 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的跨学科平台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跨学科知识,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通过从跨学科平台的教学条件、教师队伍、培养体系和课程建设等方面阐述了如何顺利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的跨学科平台与跨学科平台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 创新创业;跨学科平台;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 D7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19)06-0180-02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作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使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学科背景不同,开设的课程应该是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的认知过程的,同时也要重视跨专业和学科的知识联系。目前大多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都是开展在二级学院中,学院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往往缺乏沟通,可是在实际的创业过程中,学生更加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储备,过于单一的创新创业授课内容将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有待改进,课程内容有待完善,两者应该实现跨学科连接,需要建设跨学科平台。
一、创新创业跨学科平台的教学条件建设
(一)建立跨学科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教学组织
高校的组织结构包括学校、学院和专业系别,管理模式是层级式的,而这对跨学科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往往是制约的。因为是多个院系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学经费和教学成果都存在归属的不明确性,这将对跨学科平台的运行产生阻碍。因此,应该打破专业学科的界限和院系的制约,成立专门的组织开展跨学科创新创业教育,比如课题组、协会、实验室等,建立校级的教学组织和管理机构,比如创新创业学院等,从而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专门负责指导创新创业的跨学科教育活动。学校还应该给予跨学科平台管理一定自主权,以利于制定制度,加强学科专业之间、院系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为跨学科平台的顺利建设和运行提供条件。
(二)创造有利于跨学科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环境
在建设创新创业跨学科平台过程中,要改革教师管理制度,使跨学科平台教师不再局限于原来的院系,使教师储备跨学科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在学科布局与专业设置上,应该是学科群和专业群的概念。此外,还应为跨学科平台的授课教师提供学习、交流和培训的机会,大力培养跨学科授课的创新创业教师。在教师聘用上应该尽可能让教师以一定方式参与到创新创业跨学科平台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去。学校还可以建立校级的跨学科教师培养机构,以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跨学科教育水平。
二、创新创业跨学科平台的教师队伍建设
(一)建立教师队伍的聘任制度和激励机制
为打破跨学科创新创业教师的院系组织壁垒,聘用的教师可以是来自不同院系的,制定相应政策制度,还可以实行双向聘任制度,在教师在跨学科教学过程中更加安心。学校还可以从校外招聘有实际创业经验的教师,还可邀请知名企业家来校讲授创新创业课程。学校还可以出台更多激励机制,调动创新创业教师授课积极性,使教师主动丰富自己的跨学科知识储备。在科研工作中,可以组建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教师科研团队,可以开展跨学科座谈会和学术讨论会,加大创新创业教师进行跨学科教学和科研的密度。在制度上,可以调整跨学科创新创业教师的职称晋升标准以及个人津贴待遇等,让教师免去后顾之忧,潜心于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
(二)加强教师队伍的跨学科知识储备
跨学科授课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跨学科知识和先进的科研思想,才能使跨学科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得以顺利发展。学校可以加强培养校内专职创新创业教师;也可以设立校内兼职创新创业教师岗位;还可以进行校外招聘。对现有的创新创业教师,应该重点培训其跨学科授课能力,还可以邀请外校跨学科授课名师、企业高级经理人、成功创业校友等进行讲座。学校还应该提供学习和交流平台,鼓励并组织创新创业教师参加跨学科课题研究等。此外应该提供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机会,使创新创业教师通过实践提供自身授课水平,通过自身专业基础与跨学科实际锻炼而获得创新创业教育的第一手经验。
(三)加强培养教师队伍的协作精神
跨学科平台教师队伍中的成员应该在团队中发挥自身专业专长,同时还要参与到团队工作中,既实现自我价值,又让团队价值最大化。在跨学科创新创业教师队伍中,教师来自不同院系,具有不同学科和专业背景,团结协作有助于教师在授课过程取长补短。在与团队中其他教师交流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补充不同学科知识,丰富跨学科知识储备,提高跨学科授课水平。此外,跨学科创新创业教师队伍成员之间要相互信任,要有良好的沟通,要建立融洽的关系,使教师积极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
三、创新创业跨学科平台的培养体系建设
(一)培养方式多样化
學校要鼓励跨学科授课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和相关比赛,也可以邀请学生参与教师的跨学科课题研究,培养出知识和能力都过硬的创新创业人才。比如,教师可以将两个或多个学科的课程进行整合,整合后的课程体系没有专业针对性,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根据创新创业的实际需求进行自由选修。再比如,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对专业进行自主设计,根据自己对创新创业的实际需求,提出所选课程和组合方式,通过创新创业跨学科平台,把自己设计的专业提请教师审批并申请教师授课指导。
(二)教学形式多样化
要使跨学科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方案落到实处,学生主动要求进行跨学科学习是关键,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创新创业学习过程中进行跨学科学习和研究,教学形式可以多样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学校还可以设立激励制度,比如对于主动提出进行跨学科学习并获得研究成果的学生给予奖励和表彰,还可以设立创新创业相关学分制,如果学生在创新创业比赛中获得奖项,在奖项通过专家认可后,学生可以取得相应的创新创业学分,从而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跨学科创新创业实践中。
(三)重视教学和科研的融合
跨学科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应该以跨学科教育和科研相结合,鼓励授课教师申报跨学科创新创业课题,邀请学生到课题研究组中来,对这样的学生进行跨学科培养,使得学生在完成跨学科创新创业课题的同时能够实现自身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和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应该进行平等交流和合作式教学。因此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优势互补就十分重要。在创新创业的跨学科教育中,這种民主化的教学科研方式就更加凸显出来,应该强调师生之间进行相互学习和无缝隙合作。
四、创新创业跨学科平台的课程建设
(一)重视跨学科课程作用
与创新创业跨学科平台匹配的课程建设要有利于师生进行跨学科创新创业知识的教与学。学校应该鼓励授课教师在本专业课程中拓展新的专业课程,实现跨学科授课,同时抓好对跨学科课程知识的整合和优化,编写跨学科课程教材,提高跨学科课程授课活力,满足跨学科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并促进多学科全面发展。还应该大力探索跨学科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方法,讨论课、活动课和实践课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跨学科课程内容与层次应该符合学生的实际和选择,符合学生的兴趣。
(二)重视跨学科课程设置
跨学科平台的课程设置,应该根据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兴趣领域,结合学生所属学科专业和实际创业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设置。开设课程应该区分基础课、实践课、拓展课等,也就是跨学科课程设置中也应该包括一些可能与学生的创新创业方向并没有直接相关性,但是将会有助于开阔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创业精神的课程。而对于一些创业必需的课程,比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营销学等,尤其是对于非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是必须开设的。这样,使得学生都能够通过平台学到自己真正想学的课程,开阔视野、提高创新创业水平。
(三)合理设置跨学科课程结构
对于选修课和跨学科课程的选择,学生应该具有选择的主动权,授课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指导。跨学科课程的授课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授课水平,否则创新创业的跨学科教育将会流于形式,缺乏实际效果,学生也会缺乏学习兴趣。课程结构设置的基本要求可以定位为跨学科、综合等特点,但是又要避免拼盘式课程结构,还要避免多学科知识的简单堆砌。“跨学科、综合”的最后指向应该是融合,跨学科知识和方法的有机融合是跨学科课程结构设置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官成,黄文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李文鑫.跨学科培养人才的实践探索[M].武汉大学出版,2004.
[3]陈学敏.跨学科培养人才的政策导向[J].教育与现代化,2005(6):31-35.
[责任编辑:潘洪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