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的理论内涵

2019-07-10 02:25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9年10期
关键词:党外人士基调内涵

“稳中求进”,是当下中国的“工作总基调”。这一工作总基调,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也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极为重视“稳中求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多种场合频繁谈及这一词汇,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分量极重的会议,更是屡次关注这一话题。早在2014年1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谈到:“稳的重点要放在稳住经济运行上,进的重点是深化改革开放和调整结构。稳和进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经济社会平稳才能为深化改革开放和经济结构调整创造稳定的宏观环境。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预期和新的动力。”在此之后,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又对“稳”与“进”之间的关系作了进一步阐释:“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2017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再一次强调:“稳中求进不是无所作为,不是强力维稳、机械求稳,而是要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有所作为,恰到好处,把握好平衡,把握好时机,把握好度。”可以看到,这些重要论断对“稳”和“进”的内涵及相互之间关系作出了十分精辟的论述。

“稳中求进”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发展的辩证思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需要不断解放思想,大胆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但改革创新不能脱离实际,不能超越发展阶段,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否则就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要想如期完成改革发展的艰巨任务,既要有“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的耐心和恒心,又要有“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热情和闯劲,这正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才能既尊重历史发展规律,筑牢基础、稳扎稳打;又抢抓历史机遇,重点突破、锐意進取,确保各项改革发展任务圆满完成。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做好经济工作至关重要。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面对国内外环境和形势的变化,“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具有了新的时代特征与深刻内涵。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做好全年经济工作,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稳中求进、突出主线、守住底线、把握好度,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要通过改革开放和结构调整的新进展巩固经济社会稳定大局。要细化“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落实举措,注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办法稳需求,坚持结构性去杠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宏观政策要立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质的提升,更加注重激发市场活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

可以看到,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央的方针是稳字当头,主动应变。“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只有坚持正确的工作策略和方法,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本期特别策划,我们约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从学理层面深入解读、阐释“稳中求进”的理论逻辑与现实意义,敬请读者垂注!

——《学术前沿》编者

猜你喜欢
党外人士基调内涵
中央定基调 明年经济工作这么干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俏丽基调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党外人士”称谓的由来
引导党外人士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发挥优势作用的对策
“党外人士”称谓的由来
总基调:稳中求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