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微信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2019-07-10 05:26林良琼
师道·教研 2019年6期
关键词:群里微信班级

林良琼

正如微信官宣所言,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超过十亿人使用的手机应用,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可以群聊,仅耗少量流量,适合大部分智能手机。微信的应用,深刻地改变了我们以往的生活方式,也日益对小学班主任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是建立班级学生微信群,搭建学生亲师平台。我所在的学校是一间乡镇农村学校,地处乡村与圩镇的结合部,学生多数是农村学生,由于多数家长都已出外打工,学生中便多数是留守儿童。家长们为方便联系,基本都为孩子们购买了手机。我所任教的三年级,更是人人都已申请有了微信号。开学之初,在第一次班会上,我便当场创建了班级“微信群”,并制定了群制度,在群昵称、交流内容、交流时间、管理规则及注意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明确要求。虽然学校不准学生带手机上学,但在课余及周末学生们还是可以通过微信群了解班级情况。为了不影响学生学习休息,我们把晚上7点半到8点半设为班级群通知及讨论时间,没有特殊情况,我会在这个时间后全体禁言。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前提。有了班级群,我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了一条通畅的沟通渠道,也为我打开了一扇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窗口。在班级群里,我们不但发布班级通知,还发布天气预报等信息。

另外,班级准备开展的活动,比如野炊、广播体操比赛、墙报比赛等,我们也在班级群里讨论。在群里,我放下老师的架子,真心去当孩子们的大朋友,融入到他们中去,让他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气氛十分活跃。连一些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在群里竟然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真是令人惊喜。我还引导学生将自己在家里做家务、认真学习、孝敬家人的视频、图片分享到群里,孩子们在互相点赞和讨论时,无形中受到了榜样的示范教育。通过群,我还可以了解到学生回到家里的一些情况,能处理的问题及时处理。一次,有几位学生准备到村边的山塘里游泳,村里的同学看到后在群里发了出来,我看到后及时赶到塘边,对他们进行了安全教育,制止了他们的危险行为,减少了工作在外的家长们的担心。班级群,不但让我与孩子们之间建立了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爱关系,也让生生之间建立起了團结友爱的关系,真是一举多得。

二是建立班级家长微信群,搭建家校联育平台。孩子的成长除了学校教育外,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起着重要作用。现在的农村小学生家长都是80后和90后,他们是在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有知识有文化,在到了珠三角等发达地区打工后,受到了城市文化的影响,对孩子的期望值普遍很高,特别关心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等情况,这就迫切需要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建立一个快捷、全面的沟通渠道。根据这个情况,我建立了我们班的家长微信群,通过家长微信群向家长适时、动态地反馈孩子在校思想、学习、活动状况,同时了解孩子们在家的情况,帮助家长及时调整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走出家教误区,更好地促进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我还根据班级和孩子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六一”儿童节活动、“我为爸爸(妈妈)洗脚”活动等有意义的活动,以推动班级的成长。对于在家长群里炫富的、过度晒娃的、拉投票的、代购的、做股票的……私下里与家长个别沟通,维持群的健康发展,真正让家长群发挥纽带作用,调动家长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在网络上营造一个温馨的大家庭。

三是建立班级公众号,搭建班级文化平台。德国哲学家亚斯贝斯认为:教育的本质是陶冶。良好的班级文化体现了一个班级特有的风格,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它就像一个大情感场,产生一条条情感链,形成一股股强烈的情感流,流向每名学生的心田,驱使着学生自觉自愿地、潜移默化地接受感染、熏陶、教育和鞭策,帮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产生积极向上、要求进步的无形力量,从而产生自主、自求、自得、自乐的强烈愿望和具体行动。

在做好教室文化建设的同时,我还将建设微信公众号作为打造班级文化的主要手段。通过注册具有信息发布与传播能力的订阅号类型班级公众号,定期或不定期向学生、家长推送学校通知、制度、学生的活动成果,比如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中华经典诗文朗诵比赛、广播体操比赛、校运会的成果,以及班里开展的故事大王比赛、书画作品展等活动成果。借助微信公众平台,放大、分享、宣传班里学生的闪光点,让公众号既是学生、家长了解学校、班级的平台,也是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

总之,日新月异的社会给了我们班主任更多教育学生的抓手,我们必须合理应用,从而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群里微信班级
班级“四小怪”
一滴水
微信
不称心的新班级
微信
微信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