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将创新性技能人才培养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明确要求:“推动教育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贯穿教育全过程”,“完善高端创新人才和产业技能人才‘二元支撑’的人才培养体系”,筑牢国家创新根基。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增强综合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创新性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应该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深化育人机制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经验,经过创造性、建设性重构,引起原有事物发生质变,孕育新思想、探索新方法、形成新理论、发明新技术、发现新价值的能力。从历史发展进程看,创新能力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实力;就国家经济发展来讲,创新能力是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力驱动;就教育发展现实而言,创新能力是优化人才培养结构,融合教育链和产业链的重要支撑。
双主体教学模式源于西方“互主体性”哲学,主张打破师生二元对立的思维框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处于平等地位的主体,同时还是精神独立的个体。“双主体”教学模式包括以下两层含义:一方面,教师和学生是相对独立、地位平等的双方,教学过程需要给予双方自主权,充分尊重彼此; 另一方面,“教”和“学”是互为前提、缺一不可的,在教学中需要“教”与“学”的相互配合与协作[1]。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在师生的教学互动中,教师作为独立个体也会受到学生的正向影响,同样也是教学中的受益方。师生之间的这种关系是典型的生物学上的“互生关系”,师生相互合作促进,共同进步提高。文献[2-4]研究表明,双主体教学模式在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增进师生关系、提高学习效率、活跃学习环境氛围、纠正学习行为偏差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通过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典型文献[5-7]研究和学生日常培养工作观察,我们对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做了一个基本判断: 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实施后,全社会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和媒体的正向宣介,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创新能力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高等职业院校普遍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立了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学生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与国家要求相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相比,学生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涉及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五个因素(学校支持作为、专业教育结合、创新课程建设、教师意识和能力、学生禀赋和动力),其中的学校支持作为、创新课程建设两个因素属于短期容易完成的外部政策支持层面,另外三个因素属于短期难以完成的教学内化融合提升层面。这三个因素(学生禀赋和动力、教师意识和能力、与专业教育结合)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创新与学生的个性品质、素质状态、气质禀赋等本身素质有较大关联。比如记忆力、想象力、意志力、执行力、思维方式、逻辑性和兴趣等因素往往会影响创新活动的成败。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往往想象力丰富、兴趣广泛、思维比较活跃,有一定的创新意愿和尝试勇气。由于高考的选拔机制,高等职业院校生源基本上是高中阶段学习习惯较差、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那一部分学生,往往自制力较差,缺乏持久的坚持;知识储备不足,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存在欠缺。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定时间的积淀才能够形成,传统教学中学生创新个体的独立性并未真正得到尊重,也导致他们坚持创新内在动力有所不足。
上述特征导致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对自己创新目标的可行性及能否坚持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规划,思考问题缺乏灵活性和全面性,在个性品质和意志力等方面缺乏稳定性,进行创新实践更表现出一定的畏难情绪。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教学认识的主体,教师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影响重大。然而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都不强。特别是近些年来,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企业和实践岗位,实践经验丰富,但是对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掌握不精,难以将学生看成独立学习的主体,课堂上仍以讲授为主,启发互动较少,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变通能力和质疑能力较弱,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质的飞跃。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独立专门设置课程的历史并不太久,就业指导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积淀需要一个过程。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较看重学生操作能力的训练,轻理论学习的培养,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容易导致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脱节。理论与实践往往是相伴随行的,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教学不利于学生举一反三,创造性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此外,学生的成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在现行的学生评价方面较注重考试通过率和平均成绩等结果性考核,忽视课堂课下阶段性进步表现等过程性培养。这种评价不够客观和全面,也容易致使学生只关注死记硬背通过考试,稍微的变化将会导致他们不能顺利完成新工具的操作和新知识的掌握,更难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也限制了理论和实践体系的创新,不利于学生综合竞争能力的提高。
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可以实现创新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耦合联动,形成以专业知识进行创新创业的局面,使专业知识更加直接高效地融入社会生产实践。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有利于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有利于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8]
目前,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远没有达到上述状态,一是缺少整合和优化的二者融合的复合型培养目标。二是缺少创新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耦合联动创新课程体系。三是缺少传统专业教育实习与创新创业教育实训融合的统一平台。四是缺少融合型师资队伍。
鉴于以上现状,笔者认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止需要内在因素的激发,也需要外在因素的配合,而外在因素的引导也更加有利于内在因素的优化。本文正是从内外因素的两个主体——学生和教师进行探讨,改革教学内容,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反思和突破,在双主体教学方式指导下构建一个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型。
传统的教学一般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以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实现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以学生主“学”、教师主“导”,深入体现“以人为本”为核心;以教师提供学习资料、改变教学和评价方法,学生自定学习进度、自选学习方法为形式,最终实现学生知识、技能、能力、素质的综合提升。如下图:
图1 基于双主体教学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型构建
此图中教师和学生处于一个良性互动的体系中:
1.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个主体,要在学校提供的关于创新宣传引导、制度保证和活动支撑下,推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实施和发展。教师侧重于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导,通过分析、设计、提问、引导、启发、检查、归纳等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内容,督促他们有效学习,主要起到导学、助学、督学和评学的作用,为学生营造一个创新的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创新实践和创新活动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主动性。在尝试新的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学生的总结和反馈信息,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不断完善评价机制,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从教育内容、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到教育技能都能得到完善,具备持续创新的思维和能力,能够为学生答疑解惑,感染和支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突破。
2.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另一个主体,侧重于学习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积极地、主动地、自由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还可通过小组学习方式进行探究学习,通过回忆、探索、交流、研究、建构的学习方式,起到自学、互学、助学、评学的作用。学生通过参与到教师创建的任务活动中,也可以结合互联网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采用课堂互动、网上反馈等方式对之前的学习效果进行回馈,并随时查看教师评价、改进学习方法,且能够对活动内容和过程进行总结反馈,以供教师进行不断提升和更新教学内容。
3.教师主体紧密结合人才培养计划,突破传统课堂的局限,充分利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并借助新网络技术,进行教学改革。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主体注重尊重学生创新主体的独立性,彼此学习。通过互联网+开放教育,课前对海量教学内容的分析和研究,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采用与学生进行互联网和面对面两种方式交流沟通、开展讲座、创建兴趣小组,同时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利用信息技术工具为每个学生创建档案,努力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来,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树立学生的创新理念、更新学生的创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通过互联网+新技术、互联网+新教学方式、互联网+新评价方式等方法,结合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扩充学习内容,注重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开展探究型学习,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通过“双主体”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教师主体性的引导激发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而学生主体性的反馈又提升了教师主体性的完善,教学活动的双方进入了一个互相进步的良性循环系统之中。
基于双主体教学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型构建为师生的共同进步和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提供了支撑。但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这也对教师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主体不仅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需要熟练的实践经验,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应当更加关注创新领域的发展,努力实现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