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重点历史风貌建筑植物资源及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分析

2019-07-09 12:36刘育梅蔡松荣宋志瑜池敏杰
热带作物学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鼓浪屿

刘育梅 蔡松荣 宋志瑜 池敏杰

摘  要  福建省鼓浪屿于2017年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保护鼓浪屿岛上117栋重点历史建筑及其植物资源,本文通过实地走访、标本收集与鉴定,针对建筑周边(围墙、墙体和院子)的植物资源及岛上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建筑周边植物有97科292種,资源总数比较丰富,但以常见的绿化苗木居多。其中,出现频次高的科依次是桑科、凤尾蕨科、菊科、酢浆草科、大戟科、紫葳科、荨麻科、茄科、禾本科、无患子科。出现频次最高的种是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 L.f.),分布在90栋建筑,占建筑总数的76.92%。出现在50%以上建筑内的植物还有蜈蚣凤尾蕨(Pteris vittata L.)、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 L.)、猫爪藤[Macfadyena unguis-cati (L.) A. Gentry]、冷水花(Pilea notata C. H. Wright)等。周边植物最丰富的是黄荣远堂(39科59种),其次为褚家园(35科48种)。岛上主要入侵植物有25科42种,其中,菊科种类最多,占16.67%,原产美洲的种数量达29种,属于有意引入的外来入侵植物31种,占73.81%。外来入侵植物优势种有猫爪藤[Macfadyena unguis-cati (L.) A. Gentry]、红瓜[Coccinia grandis (L.) Voigt]、鸡矢藤(Paederia foetida L.)、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Sieb. et Zucc.) Planch]、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 Hand.-Mazz.)等5种。小叶榕及几种外来入侵植物优势种对建筑的墙体、围墙甚至全岛具有入侵蔓延趋势。

关键词  鼓浪屿;重点历史风貌建筑;植物资源

中图分类号  X171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Gulangyu Island in Fujian was inscribed on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in 2017.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117 major historic buildings and the plant resources around them, a field investigation, specimens gathering and identification were carried out to survey and analyze the plant resource on the fences, building walls and yar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total of 292 species belonging to 97 families were found around the buildings. Most of the rich resources were garden plants. Among them, the frequently distributing families were Moraceae, Pteridaceae, Compositae, Oxalidaceae, Euphorbiaceae, Bignoniaceae, Urticaceae, Solanaceae, Gramineae and Sapindaceae. The most frequently distributing species was Ficus microcarpa L.f. which located around 90 buildings (76.92%). There were also Pteris vittata L., Oxalis corniculata L., Macfadyena unguis-cati (L.) A. Gentry, Pilea notata C. H. Wright et al. located around more than 50% buildings. The quantity of plant species around Huangrongyuan Hall was the most abundant (39 families 59 species), followed by that around Zhujia Garden (35 families 48 species). A total of 42 species invasive plants were found on Gulangyu Island, belonging to 25 families. The Compositae family was the most abundant (16.67%). There were 29 species native to America and 31 species (73.81%) introduced intentionally. The 5 dominant invasive plants were Macfadyena unguis-cati (L.) A. Gentry, Coccinia grandis (L.) Voigt, Paederia foetida L., 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Sieb. et Zucc.) Planch and Ipomoea cairica Hand.-Mazz. The invasive plants and F. microcarpa were widely distributed on the fences, building walls, even the whole island.

Keywords  Gulangyu Island; major historic buildings; plant resource

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19.08.030

鼓浪嶼是位于厦门市厦门本岛西南侧的一个小岛,占地面积1.91 km2,坐标位置大致为118°4~118°5E,24°26~24°27N[1],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植物种类繁多,区系成分丰富,约有种子植物77科202属308种[2],同时,以建筑文化、西洋音乐文化、宗教文化等租界文化、侨民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而独树一帜的鼓浪 屿[3],虽然不大,但保留了许多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宝贵建筑群,称“万国建筑”,是鼓浪屿的特色旅游资源之一[4],其中重点历史风貌建筑有117栋。为了保护其建筑文化遗产,2000年厦门市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厦门市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其中历史风貌建筑的围墙、庭院、绿化树木等均视为单体同等保护[5]。植物调查分析是保护自然区及特色岛屿的重要手 段[6-8],植物资源对于鼓浪屿具有重要的保护、科研和生态旅游价值。本文针对鼓浪屿重点历史风貌建筑的周边植物及岛上的入侵植物进行调查,并就其在建筑群的分布情况及作用进行初步分析,该调查分析旨在为今后更好地保护鼓浪屿重点历史风貌建筑及其珍贵的植物资源奠定基础。

1  研究方法

于2017年6—12月期间,通过实地走访与标本鉴定相结合,并查阅相关资料,对鼓浪屿117栋重点历史风貌建筑围墙、墙体、院子的植物资源及其在建筑群中出现的频次进行统计与分析。针对岛上的外来入侵植物,运用手机软件“地图慧”将外来入侵植物优势种进行定位和标注,之后在Google Earth上标出,最后通过Photoshop cc2018软件做出鼓浪屿外来入侵植物优势种的分布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建筑周边植物资源情况

据调查统计,鼓浪屿117栋重点历史风貌建筑周边植物资源有97科292种。其中,出现频次最高的是桑科,分布于97栋建筑,占建筑总数的82.91%,除此之外,出现频次排在前十位的科依次是:凤尾蕨科(Pteridaceae,85栋,占72.65%)、菊科(Compositae,84栋,占71.79%)、酢浆草科(Oxalidaceae,73栋,占62.39%)、大戟科(Euphorbiaceae,70栋,占59.83%)、紫葳科(Bignoniaceae,66栋,占56.41%)、荨麻科(Urticaceae,63栋,占53.85%)、茄科(Solanaceae,59栋,占50.43%)、禾本科(Gramineae,58栋,占49.57%)、无患子科(Sapindaceae,45栋,占38.46%)(表1)。出现频次比较少的科有:白花丹科(Plumbaginaceae)、败酱科(Valerianaceae)、大风子科(Flacourtiaceae)、凤梨科(Bromeliaceae)、旱金莲科(Tropaeolaceae)、红豆杉科(Taxaceae)、胡桃科(Juglandaceae)、黄杨科(Buxaceae)、兰科(Orchidaceae)、藜科(Chenopodiaceae)、木麻黄科(Casuarinaceae)、三白草科(Saururaceae)、山龙眼科(Proteaceae)、仙人掌科(Cactaceae)、银杏科(Ginkgoaceae)、鸢尾科(Iridaceae),均只有一栋建筑出现该科植物。建筑周边植物多数生于湿润温暖的环境,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周边植物最丰富的是位于福建路32号的黄荣远堂(39科59种),其次是中华路15号的褚家园(35科48种)。

2.2  出现频次前十的物种

调查分析表明,在建筑群中出现频次最高的是桑科的小叶榕,共分布于90栋重点风貌建筑周边,占重点风貌建筑总数的76.92%(表1)。小叶榕生命力旺盛,根系相当发达,庞大的根系可以“撬开”水泥和砖石,和建筑的围墙或墙体“合二为一”,由于根系撑破的物理作用和根系分泌物的化学作用,对建筑有比较大的破坏力。出现频次在其次的为蜈蚣凤尾蕨(84栋,71.79%)、酢浆草(64栋,54.70%)、猫爪藤(63栋,53.85%)、冷水花(60栋,51.28%)等,这5种植物出现在50%以上的重点风貌建筑内。

2.3  建筑周边主要乔木、灌木资源

对建筑周边主要乔木、灌木资源进行分析可知,分布在5栋以上建筑的乔木、灌木资源有33 科49 种,分布于20栋以上建筑的植物种类有小叶榕、桑、变叶木、桂花、假连翘、含笑、番木瓜、芒果、三角梅等,绝大部分为比较常见的绿化树种,其中的番木瓜、芒果及分布在5栋建筑的人心果为热带亚热带果树(表2)。分布在建筑周边的名木物种相对较少,比较名贵物种的有圆叶蒲葵(位于黄荣远堂)及台湾苏铁的模式种(位于菽庄花园)。

2.4  主要入侵植物种类

调查结果显示,鼓浪屿外来入侵植物种类较多,共有25科42种,以菊科最多,有7种,占17.07%;其次是豆科、爵床科,各有4种,分别占9.76%;大戟科、马鞭草科、茄科、苋科、紫茉莉科、紫葳科均为2种,占4.88%;凤尾蕨科、葫芦科、夹竹桃科、景天科、蓼科、龙舌兰科、落葵科、马齿苋科、木麻黄科、葡萄科、茜草科、石竹科、西番莲科、旋花科、酢浆草科均为1种,占2.44%。从种类数量上看,菊科、豆科以及爵床科是鼓浪屿外来入侵植物的主体。

从原产地看,入侵植物原产地为美洲的种数量最多,达29种,其中热带美洲15种,占63.04%;其次是原产地为亚洲的8种,占17.39%;原产地非洲的有6种,占13.04%;而原产于欧洲、大洋洲的种类较少。可见,以热带美洲为原产地的外来入侵植物在鼓浪屿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属于无意引入的外来入侵植物有11种,占26.19%;有意引入的外来入侵植物有31种,占73.81%,其中引作观赏植物的占比最大,达24种。可见,以有意引入为引入途径的外来植物在鼓浪屿外來入侵植物中占的比重最大,对该地区的生态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岛上入侵植物优势种猫爪藤、红瓜、鸡矢藤、爬山虎、五爪金龙的危害等级依次为3、7、7、7、1[9]。

2.5  外来入侵植物优势种的分布情况

经调查,具有较大破坏性的是多年生入侵植物猫爪藤和红瓜(图1)。猫爪藤(图1A)和红瓜(图1B)几乎遍布整个小岛,其中猫爪藤更甚,分布密度高,入侵范围广,特别是在无人居住的房子或树林里,长势茂盛,遍布围墙、墙体或树干,对岛上的植物和建筑有一定的危害性,需要采取适当措施进行控制。红瓜的入侵性仅次于猫爪藤,鸡矢藤(图1C)、爬山虎(图1D)、五爪金龙(图1E)的长势相对较弱,分布密度低于猫爪藤和红瓜,但也在岛上的不同方位不同地点有一定的分布。

鼓浪屿重点历史风貌建筑周边共植物资源97科292种,资源总数比较丰富,但以常见的绿化苗木居多。每栋建筑的植物资源差异比较大,资源最丰富的为黄荣远堂,有39科59种;其次是褚家园,为35科48种。猫爪藤、红瓜、鸡矢藤、爬山虎、五爪金龙为鼓浪屿的5种入侵植物优势种,在鼓浪屿岛上亚热带季风气候中繁殖能力强。根据马金双的《中国入侵植物名录》[9],五爪金龙的危害等级为1级,猫爪藤的危害等级为3级,而红瓜、鸡矢藤、爬山虎的危害等级为7级。我们的调查结果是:猫爪藤在岛上的危害性最严重,红瓜也具有较强的入侵性,常见与猫爪藤缠绕、交混,鸡矢藤、爬山虎及五爪金龙目前的危害性较弱。可见,入侵植物的危害程度对于不同地点,并不纯粹地等同于危害等级。徐河山等[2]和张明强等[10]曾报道过岛上猫爪藤的危害性,经我们进一步的调查分析,发现猫爪藤和红瓜对建筑的墙体、围墙甚至全岛具有入侵蔓延趋势。

小叶榕、蜈蚣凤尾蕨、酢浆草、猫爪藤、冷水花等5种植物出现在50%以上的重点风貌建筑内,其中小叶榕分布在岛上76.92%的建筑。小叶榕因其根系撑破的物理作用和根系分泌物的化作用,对建筑具有较强的破坏力,建议加强动态监控,防微杜渐,从小苗抓起,采取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方水池. 鼓浪屿树木种类、分布及生长状况探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4, 43(2): 144-151.

徐河山, 马丹炜. 鼓浪屿岛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初步研究[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9(4): 588-592.

郭肖华. “海西战略” 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品牌研究——鼓浪屿申遗的 “形象性” 提升[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29(3): 28-33.

陈春元, 陈  莹. 鼓浪屿风貌建筑的保护与开发利用[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6(4): 130-132.

王唯山. 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规划[J]. 城市规划, 2002, 26(7): 54-58.

张 杰. 鄱阳湖南矶山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外来入侵植物调查与分析[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5, 23(4): 419-427.

秦卫华, 王  智, 徐网谷, 等. 海南省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和分析[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8, 17(2): 44-49.

刘东明, 陈红锋, 王发国, 等. 我国南沙群岛岛礁引种植物调查[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5, 23(2): 167-175.

马金双. 中国入侵植物名录[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169, 200.

张明强, 卢昌义, 郑逢中. 鼓浪屿入侵植物猫爪藤危害状况研究[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17(4): 92-97.

猜你喜欢
鼓浪屿
品悟鼓浪屿
厦门鼓浪屿之行
鼓浪屿畅游记
FATE, PLAY, LOVE
鼓浪屿: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历史国际社区
鼓浪屿
名家印迹
美丽的鼓浪屿
在鼓浪屿(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