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摘要】近年来,我国一直在积极提倡提高全民素质,而阅读则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渠道,阅读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同时还可以为我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积极动力。本文从全民阅读实际状况及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入手,就图书馆如何推进全民阅读问题进行了深入且详细的分析,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为更好地推进全民阅读提供一些思路上的参考。
【关键词】全民阅读;文化建设;国民素质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一、全民阅读实际状况及造成该现象的原因
(一)论述我国的阅读现状
从全国范围内的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的人均阅读量极低,已经不再是文化底蕴丰厚的国家。据2012年相关阅读量的统计,在我国范围内的成年人,平均每年人均阅读量仅为4.39本,而同样条件下,韩国人每年的人均阅读量却高达11本,日本人则为8.4本,美国人为8.7本。进入2015年,再次开展全民阅读量的调查统计,从本次调查可以看出,我国成年人每年的人均阅读量达到4.58本,相比之前的2012年,此次调查数据略微提高,但同其他阅读大国相比,依然处在较低水平。再者,根据相关数据调查也可看出,阅读纸质图书的人群有所增长,且报纸的阅读人数有所降低,选用数字化阅读方式的人数不断增长。
(二)分析国民阅读量较低的主要原因
首先,在全国范围内,图书馆的分布极为不均,一线城市分布较多,而二、三线城市则相对较少。据相关统计,每50万人才可拥有一家图书馆,严重限制了我国人民的阅读。
其次,图书馆欠缺管理,馆内可供阅读书籍较少,无法发挥其真正的服务作用。而我国人民的阅读量偏低,没有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也同图书馆的建设不完善有关。也正因为图书馆的相关设施不够完善,最终图书馆沦为摆设,无法发挥其阅读职能。
再次,信息时代的到来,也对纸质书籍产生了冲击。再加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其没有较多的时间用来阅读。相比而言,碎片化阅读占据了人们的空闲生活,人们更偏向于短小的电子文字阅读,而纸质书籍则被忽视。
最后,受應试教育的影响,我国有80%的书籍为考试类书籍,文学小说类书籍极少,人们失去了阅读兴趣,且如今人们学会应用网络完成知识的查找,图书利用率极低。
二、图书馆在推动全民阅读中的作用
全民阅读具有较强的复杂性,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另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图书馆也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图书馆中的阅读资源也相对比较丰富,其优势也十分明显,为我国全民阅读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国图书馆资金投入不断增多,也极大地促进了图书馆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只有创造较较好的阅读环境,才能调动读者阅读的积极性。而这也成为了环境建设中的主要目标。
采取上述方式能够增强图书馆对读者的吸引力。信息时代发展中,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发生了诸多的变化,阅读量明显下降。再者,电子图书对传统阅读模式造成了十分强大的冲击。我国网民数量不断增多,尽管网络阅读和实体阅读不存在矛盾,但是社会和时代发展中,在线阅读成为了阅读潮流,其制约着实体阅读的发展。青少年使用网络的过程中也更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应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对心灵也是一种滋养。引导青少年阅读能够使其更加健康地阅读,并科学地选择阅读内容,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图书馆推动全民阅读的有效策略
(一)营造积极的阅读氛围
图书馆工作中,倡导全民阅读是十分关键的职责。相关部门需积极采取多种方式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和阅读环境,不断促进全民阅读。要大力开展宣传工作,树立图书馆良好的社会形象,让市民能够更好地了解图书馆,激发市民的阅读兴趣,增强图书馆对读者的吸引力,让市民真正的爱上图书馆。在服务的过程中还需充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读者能够更好地享受图书馆的资源,不断完善图书馆的借阅程序,丰富阅读的群体。与此同时,还要积极为盲人、老人和学生等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促进全民阅读,提高读者的综合素质。
(二)丰富藏书资源,积累图书馆财富
图书馆应加大资金投放力度,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资金筹集,为图书馆藏书资源的丰富提供助力。图书馆作为公益性部门,政府应加大对其的扶持力度,并结合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增强图书馆内资源储备的丰富性,资源更新的及时性,信息系统的完善性,以此来满足不同阶层人们的精神需求,提高全民阅读水平。
(三)完善图书馆公益性属性
公共图书馆在建设中应秉承着平等、开放、免费的基本原则,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从而为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人们的于都兴趣。同时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免费的知识讲座、数据下载等活动的开展,增加人们的阅读效率,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公益属性和作用。另外,图书馆在运营中,还需撤销原有设定的阅读门槛,实现图书资源的有效开放,维护公民的阅读权利。
公共图书馆的免费开放对于养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培养人们良好读书习惯,加大知识学习力度有着显著效果。为此,在公共图书馆运营中,应当加大图书馆宣传力度,将图书馆作为人们阅读的主要阵地;在宣传过程中,通过图书馆服务周推广活动、全民读书月等活动的开展,为不同阶层、不同年龄层的人们提供良好读书环境,从而吸引更多人们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提高阅读质量;通过一些特色活动的开展,也能够有效提升人民的读书意识和效率。
例如,针对老年人开展老年人活动角、专业养生知识阅读等活动,让老年人在阅读中了解更多养生知识,维持身体健康状况。针对青少年,可以开展读书报告会、课外阅读等活动,激发青少年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针对少儿,可以亲自组织读书会活动,让家长参与到儿童读书活动中来,在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紧密联系的同时,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知识的有效积累。
(四)加强馆读互动
在图书馆中应设置服务性窗口,及时接收读者的相关意见和反馈信息,了解自身运营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再结合自身条件进行合理调整以优化整体服务水平。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责,不仅加强了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也让图书馆工作人员明确了解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全面落实图书馆改革策略,进而拓展公民的阅读面。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对于吸引阅读者有着重要作用。如阅读分享活动、国学讲座、读者座谈会等活动的开展,对于实现全民阅读目标、促进图书馆作用的发挥有着重要意义。读书活动的开展可以吸引更多民众注意,调动其参与积极性,并在参与过程中了解到阅读对自身以及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从而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丰富人们的知识境界,扩展眼界,完善全民综合素养。
(六)构建现代化阅读平台
随着公众网络阅读需求的扩张,图书馆应当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引导网络阅读潮楼,进而构建现代化、多元化阅读平台,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优化实体图书馆服务品质的基础上,兼顾传统阅读服务与网络阅读服务。例如,创建数字图书馆、推出多媒体在线阅览、开设阅读专题网页、设立读者论坛等。加强网络阅读指导工作,在顺从公众阅读习惯的基础上,引导其进行网络阅读,满足网络阅读需求。图书馆还需采集、整合与归纳海量的网络文献信息资源,推荐优秀的电子报刊与杂志,为读者提供网络信息导航,保证网络阅读的时效性与健康性。
(七)优化管理模式,提升综合服务水平
图书馆的良好发展需要依赖于全体馆员的互相监督与协调配合,而馆员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则决定了图书馆阅读事业的发展情况。要构建全民阅读的良好局面,首要前提是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专业水平高且综合素质过硬的图书馆管理队伍。对于现代化图书馆来说,除了对馆内环境、辅助阅读设备及馆藏资源等有特殊要求外,对馆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较高的标准要求。
首先,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基本理念。图书馆需不断优化人员管理模式,加大馆员专业技术培训与职业素养教育力度,强化馆员综合素质,进而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引导读者好读书、读好书;
其次,顺从读者的主观意愿,与读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并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为其推荐适合的资源;
最后,综合分析读者所反馈的意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培養读者的阅读兴趣,且与读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图书馆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环境优势、设备优势与服务优势,大力推动全民阅读的快速发展。
四、结语
总之,如今我国的阅读量普遍偏低,而造成该现象的原因较多。为彻底扭转该局面,国家相关部门需完善图书馆的各项设施,增强图书馆的服务性,以此吸引更多的市民前来阅读,并让其爱上阅读,最终实现全面阅读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孙毅.“互联网+”环境下全民阅读生态系统的构建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9(3).
[2]陶贤都,贺子坤.“互联网+”时代我国全民阅读的多元主体推广策略[J].传播与版权,2018(2).
[3]韩广华.“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发展策略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