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历史类博物馆陈列的现状与对策浅析

2019-07-09 11:47张旻新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8期
关键词:陈列

【摘要】本文通过对社会历史类博物馆陈列的现状进行分析,讨论总结了社会历史类陈列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社会历史类博物馆陈列良性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社会历史类博物馆;陈列;让文物活起来

【中图分类号】G265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据国家文物局年度博物年检备案①:截至2014年底我国博物馆总数达4510家。从博物馆分类来看,综合类1743家,历史纪念类1840家,文化艺术类411家,自然科学类196家,专题类(含其他)320家。我国博物馆类型的现状以综合类、历史类为主,其中社会历史类博物馆是以研究和反映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历史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等为主要内容的博物馆,包括历史考古博物馆、革命史博物馆、纪念类博物馆、民族和民俗博物馆。

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主要围绕博物馆基本陈列的生力军——社会历史类博物馆陈列的现状,分析指出社会历史类博物馆陈列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促进社会历史类博物馆陈列良性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一、社会历史类博物馆陈列的现状分析

陈列是博物馆实现其社会功能的主要形式。我国各博物馆大都有体现本馆性质和任务的主要陈列,也叫基本陈列。社会历史类博物馆多采用文献式或纲要式主流展览体系,比较重视陈列的科学性、逻辑性,强调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的宣教功能。从20世纪50年代起,各地社会历史类博物馆和综合性博物馆相继举办了地方通史陈列。这些陈列基本上比照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通史陈列》的方法,以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进程为主线,结合地方历史和文物阐述当地历史发展概况。陈列形式以文物为基础,配合大量版面文字、图表、照片、沙盘、场景。经过近百年的历程,陈列作为博物馆的原始职能之一,已经从简单的罗列发展到内容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形式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综合性大型陈列。但是在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下,隐藏在社会历史类陈列下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一)陈列大纲表现上脉络传统、守旧,千篇一律

目前,我国大多数社会历史类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是中国通史陈列、編年体式陈列,大多以朝代更迭顺序作为展线设计,走进陈列馆,基本上是按史前、原始社会、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的脉络,以文物展品、图片、表格、照片、模型、场景再现的形式进行陈列展出。去过北京的人,基本上都参观过中国历史博物馆,作为中国通史类陈列,它是成功的,能让观众全方面了解华夏文明。可地市级、甚至县级博物馆都做通史陈列,就让人感觉没有新意,千篇一律,没有特色,传统、守旧。

(二)文物展陈形式单一、呆板

陈列是建立在藏品基础之上的,没有藏品就谈不上陈列,社会历史类博物馆陈列当然更不能例外。目前,我国的文物藏品展出形式基本沿用图、表、文字加实物再点缀场景的形式展出。几乎每一件珍贵的文物都用玻璃橱窗、玻璃柜罩着,橱窗里喷绘着简约的文字、表格、照片,每一件文物展品前摆放着一个身份证一样的标牌,上面一般标注:文物名称、年代、用途,井然有序,却又生疏、落寞,令观众产生距离感,望而却步。原因有三:

一是文字叙述方式过于平铺直叙。历史类陈列的文字是严谨的,字数不多,多以记叙和说明式叙述。这种叙述方式类似简单的填鸭式教育,像教科书,是一种说教式教育方式,观众理解上比较吃力。看一件文物精品,观众会感叹文物的精美、做工的细腻、发明者的神奇,可是看多了,特别是标牌内容又近乎相似,就会让观众感觉在看同一件文物,会产生一定的审美疲劳。

二是文物叙述过于简单,没有挖掘珍贵文物的内涵。展厅中展出的文物藏品前放置一张“名片”,“名片”内容主要是品名加年代,有的加用途,有的不加;品名有的对纹饰、颜色、材质、器物名称作简介,有的直接用器物名称简化;如果有大片留白的部分,一般会对制作工艺或实物图片放大。观众只能通过这些“名片”知道这件文物叫什么、什么形状,可是不知道它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纹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是如何演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观众只能看到文物的表面,无法更深入地了解文物的内涵。

三是教育形式呆板、格式化。博物馆陈列的主要目的是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目前,社会历史类陈列的教育形式主要是说教式,解说也一般是“我说你听”,没有互动,没有丰富的故事性描述,这种形式相对没有吸引力,并且各大博物馆的教育形式趋同,内容略显呆板。介绍的语言或精美华丽,或高高在上,或孤芳自赏,很少有语言平实、通俗易懂的介绍,参与性、互动性不强,观众的文化程度不同,理解能力也是千差万别,同一个展览,同一件文物,有的观众觉得很赞,有的观众不明就里,有的观众完全理解不了。

当然,上面说的这些问题,只是陈列展览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外在表现,博物馆设计方面一定也是有原因的。

(三)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内部现状堪忧

博物馆陈列展览是博物馆业务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是博物馆肩负传播文化职能的载体和桥梁。陈列分为内容设计与形式设计,内容设计主要是撰写设计方案,最后形成陈列展览大纲。形式设计则主要是根据陈列展览大纲,或在陈列展览大纲撰写的同时进行展厅、文物展柜等的设计。一切看起来井然有序,环环相扣,可是中间有什么问题呢?

1.内容设计人才奇缺

内容设计人员要求的素质比较高,特别对于社会历史类博物馆陈列设计人员来说素质要更高,作为地方博物馆的陈展内容设计人员,既要懂中国历史、懂地方史,懂地方风土人情,知晓当地的特色、优势,还要懂博物馆的文物藏品、文物特色;不仅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知识架构要包罗万象,而且这样的人才最好还是博物馆内部人员。可是,现实却是内容设计人才奇缺,一个地级市往往就一、两个这样的人才,甚至一个省也找不出几个这样的人才,因为人才的奇缺,所以很多地方博物馆的陈列大纲都是出自一人之手,这就难免造成很多地方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内容雷同、基本相似。这奇缺的人才队伍还存在老龄化的倾向,很多内容设计人员都已退休,是被请回去写大纲的。博物馆内容设计人才的断层、缺失是当前困扰地方博物馆的大问题。

2.形式设计人才非专业化

陈列展览形式设计专业性非常强,与陈列大纲要密切衔接,好的陈列大纲必须要通过好的形式设计展现出来,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现状却是房屋装修设计公司满大街都是,文博陈列展览设计公司一个省也找不出几家,而且大部分做形式设计的人员都较年轻,只学习过美术、学习过制图,对历史文化往往知之甚少,对所设计的博物馆所在地方文化更是不了解,所以反映文化特色的陈列设计基本雷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文化特色无法在形式设计中展现出来。由于一个省就一、两家陈列设计公司,地级市、县级博物馆大部分请同一家设计公司,造成各博物馆间的形式设计、文物表现上接近、雷同的情况。

3.研究重视不够,研究人员不足

博物馆的三大功能是收藏、研究、教育。博物馆的基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收集保藏文物和标本进行科学研究,举办各种陈列展览,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可是,我们现在的博物馆基本上只发挥了两大功能,就是“收藏和教育”,自动屏蔽了研究功能。博物馆的设置上一般都有陈列展览部和社会教育部,设置了研究部的博物馆,特别是地方博物馆则廖廖无几,这就是造成为什么我们的文物面前只有一张“名片”,而没有它的身世介绍、没有它背后的故事;也就造成了为什么观众在博物馆看了文物后感觉印象不深,总看都是这些“陶罐、瓷瓶”,哪里不都有吗?这里和别处的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会有这些陶罐、瓷瓶?为什么每件陶罐、瓷瓶的颜色和形状不同呢?我们的文物经过漫漫的历史长河,它背后到底包含着怎样的故事?这都有待研究部门的进一步研究。在博物馆特别是地方博物馆,研究部门是一个非常冷门的部门,也并非设置了一个研究部就能真正发挥研究功能。研究人员的素质相对要高,要耐得住性子,抵得住诱惑,要有不断的学习能力,只有厚重地积累,不断地学习、研究才能出成果。现在成名成家的专家、学者大部分经过十数年寒窗苦读,经过数十年的研究积累才能撰写出有深度、有内涵的研究成果,才能成名,成家;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年轻人成了房奴、车奴,都想挣快钱,很多人都在追逐金钱,根本无法安静地坐下来、沉下身子学习、研究,所以,自愿进入研究队伍的人非常少,进了研究部能沉下身子钻研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有的人在博物馆工作几十年,对博物馆知识也是只知皮毛。结果就造成大部分博物馆的文物展品说明出现同样的内容,地域与地域文物展品的差别、文物展品的内涵由于没有研究成果而无法体现。

二、社会历史类博物馆陈列的发展对策

我国社会历史类博物馆陈列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一代代博物馆人在陈列展览内容、形式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博物馆在社会教育功能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进入21世纪,我国的博物馆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作为博物馆三大功能之一的陈列无疑将面临着新的、更高的挑战。笔者不揣浅陋,针对社会历史类博物馆陈列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个人一些不成熟的建议和想法。

(一)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1.培养陈列展览内容设计人才

每一个博物馆都是独一无二的,特别对于地方性博物館来说,每一个地方的历史都是不同的,文化、民俗、特色都是有一定差异的。如果按照现状,一个省或一个地级市基本上用同一个或几个大纲撰写人员,则较难体现各个博物馆的区域性和特色性,就难免造成内容上的雷同。当务之急,急需培养、整合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设计人才,途径有二:

一是对博物馆内部人员的培养。只有博物馆内部培养陈列展览内容设计人才,着眼于博物馆的地方特色,着眼于博物馆馆藏文物特色以及博物馆内、外部的研究成果,才能做出独一无二、不简单重复的博物馆陈列。培养形式上可以采用师带徒,或由所在省级以上文物部门组织培训等方式培养。

二是积极发挥地方史志类人才作用。每一个县大都有地方史志办,地方史志办的人员大多文化层次高,对地域文化有深入的研究,笔者建议加强地方史志办人员与博物馆人员的横向联系,通过人员的交流、互动,一定条件下甚至可以将地方史志办与博物馆合并,积极发挥地方史志办的优势,做好地方文化的宣扬、传承和发展。

2.培养陈列展览形式设计人才

物物馆应该站在宏观的角度,着力培养、整合陈列展览形式设计人才。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博物馆在陈列展览工程中可以依靠社会力量,实施各项设计方案。但是,博物馆仍然需要自己的设计人才。首先,与社会力量相比,博物馆的设计人才无论在陈列艺术理念的把握、陈列展览主题和内容的解读,还是在文物保护知识和陈列展览实践经验上,都有得天独厚、不可替代的优势;其次,在陈列展览工程中,博物馆要“以我为主”,要有精炼的、有主见和想法的形式设计人员,以指导社会力量完成工作,而不是可有可无、任人摆布,博物馆应在博物馆的形式设计中占据主导地位。

3.立足长远,吸引观众

笔者注意到,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成为了参观博物馆的生力军,而很多成人在陪孩子参观的过程中更多扮演的是一个家长,一个陪伴者的角色。要吸引更多的观众来参观博物馆,只有把小观众吸引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历史类博物馆陈列少人看、看不懂、不爱看的尴尬。笔者记得小学时学过一篇关于故宫的课文,去北京前,对故宫的印象一直停留在课文里,心向往之;去北京后,对故宫的参观,无意中总是与课文中的故宫比对,似曾相识,印象深刻。在讲究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学校可以选择更多的教育形式,地方政府能否半个月或一个月在学校里安排一堂课外辅导课,请博物馆或地方史志办的工作人员,或培养学校的宣教人员为学生们上一堂地方史、民俗史方面的课,把当地的人文历史、民俗特色,把博物馆的知识带进课堂里。这样,当小观众们走进博物馆,因为有了辅导课的铺垫、有了感性认识,将会对博物馆的陈列更感兴趣、更易看懂。当然,从大环境来说,我们的历史大同,而不讲究地方文化、地方特色的话,对地方的特色发展、经济发展也是不利的。小观众从小学习、了解地方文化,长大后对地方的发展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待小观众们长大了,他们成为了家长,又会带来更小的观众,甚至可以充当讲解员,为他们的孩子讲解博物馆的知识,讲解地方的人文历史,而不仅仅是陪伴孩子的家长。

(二)转变陈列方式

1.展览脉络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陈列展览脉络宜突出地域特色,将陈列的脉络由朝代更迭、历朝历代泛泛而谈,改为以当地某朝的繁荣为主,其他以繁荣发展的渊源、后续发展为辅的形式,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比如,笔者居住的宋城赣州,其他可以简要的叙述,重点陈列叙述宋城赣州的繁荣发展,以及繁荣的渊源和后续的变迁、宋城赣州对当代的影响。

2.陈列展览生动化,增加趣味性

鉴于目前的陈列展示手段相对守旧,内容、形式严肃、正统,说教意味偏浓,笔者建议紧跟时代的潮流,在保证陈展内容严谨、正确的前提下,文字表述上往生动化、口语化发展。比如,多年前,一套《明朝那些事儿》,当时此书异常火爆,同样是讲历史,可是该书作者采用通俗生动的语言,把原本枯燥无味的历史讲得生动有趣,所以吸引了很多的读者。我们的历史陈列能否在生動有趣上做文章,多穿插趣味性、思考性的内容;多挖掘历史的内涵,多发现文物背后的故事,让观众看历史陈列印象深刻,兴致盎然,对文物“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3.陈列形式创新突破,寓教于乐

在陈列形式上,要力求创新突破,比如表现形式,可以适当采用动画式,也可以采用漫画式,严谨与活泼相结合,形式多样,百花齐放。博物馆的服务宗旨是“以人为本,传播知识”,每一个博物馆都要敢于创新,敢于采用流行元素,因为观众在不断地变化,这就要求博物馆适应观众的变化,以观众的需求为导向,在形式上多采用观众热爱的形式。比如现在孩子们都喜欢看漫画,能否在博物馆的陈列中增设一个让小朋友们看得懂的专栏,以动漫、动画的形式展现。

4.陈列内容增加互动性,探讨性

每一个陈列展览都应根据展览的特点挖掘其互动性与参与性,设置专门的互动环节,比如设置触摸屏问答,甚至可以尝试把社会历史类陈列开发成游戏软件,让年轻一代的观众通过玩游戏了解地方的人文历史和文物藏品。通过互动可以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陈展内容、接收知识。博物馆给人的印象是非常严肃、非常权威的地方,可是学术往往是有争议、百家争鸣的,能否在陈列展览里专设一个区域把具有争议性的内容放上去,鼓励广大参观者来探讨、挑战,把问题亮出来,让更多的学者参与进来探讨,从而促进博物馆学术文化的发展。

5.陈列设计增加信息化内涵,让文物活起来

2015年1月13日,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提升博物馆陈列展览质量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共三点十二条,旨在切实提升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质量,扩大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意见》中提出:“提高馆藏文物利用率,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加强数字化展示手段。积极通过博物馆网站、数字博物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加强文物藏品的数字化展示。利用虚拟现实技术、3D技术等,增强虚拟展示效果,丰富数字展品数量、展示信息及体验手段。”21世纪是科学技术唱主流,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新世纪。我们的社会历史类陈列走过百年,面对信息高度爆炸的今天,应该在陈列中加大对科学技术的运用,比如电脑、电子屏幕等多媒体运用,4D成像技术、3D打印文物展品等。同时利用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建立虚拟电子化博物馆,让观众在手机、电脑上能实现逛博物馆的功能,让文物活起来。

(三)打破社会历史类基本陈列的长期性

社会历史类博物馆、纪念馆的基本陈列,是体现这些博物馆性质、功能和任务的主要陈列。设计、制作此类陈列,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花费大量时间。因而这种陈列一经推出,将会相对稳定地存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但是当今的世界日新月异,各种信息、资料淘汰、更新换代的速度惊人,博物馆的基本陈列长期保持一个状态,无法吸引观众,只会变成一个“陈旧、一成不变、没有吸引力的陈列”,造成“门前冷落车马稀”的状态,博物馆的生存发展也将会陷入困境。新时期的陈列,应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在展出一个时期之后适时改陈,以适应社会和观众的需要,保持博物馆的新鲜感,吸引源源不断的观众,同时,也促进博物馆良性的发展和进步。

(四)提升讲解服务水平,细分观众文化需求

博物馆对讲解服务做了很多的尝试,以全方位的服务观众,可是还有很多的县级、地市级博物馆存在讲解词单一,针对性不强,对服务的观众不加细分,没有区别化的讲解,以致出现有的观众听得懂、感兴趣;有的观众不知道讲什么;有的观众特别是小朋友感觉枯燥,完全不感兴趣。所以,笔者在此呼吁博物馆针对不同的观众群体细分参观博物馆观众的文化需求,推出不同版本的讲解。对成年人、中老年人,特别是有一定文化内涵的观众,讲解可以专业化、学术化、深度化;对青少年及在校大学生,讲解宜深入浅出,突出陈列的参与性、趣味性和引导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探索性。对儿童,则宜培养懂得幼教的讲解员,讲解宜生动有趣,知识点相对集中,增加趣味性,让小观众喜欢听、感兴趣。

三、结语

笔者希望通过对陈列展览的提升改进,博物馆能紧跟时代,健康、良性的发展,能更加生动地传播知识,传播文明,把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希望有一天,通过陈列让沉睡的文物、历史鲜活起来;希望有一天,观众不仅能“走进博物馆”,而且能喜欢“走进博物馆”,尤其希望年轻一代能放下手中的手机,放下游戏,走进博物馆,自觉地接受历史和地方史的教育,能自觉地参与到文物保护工作中,让华夏文明永远传承下去。

注释:

①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5/18/ c_1115323223.htm,新华网,2015年5月18日。

参考文献:

[1]蒋潇.把脉博物馆陈列展览工程专业化[N].中国文物报,2009(7):10.

[2]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作者简介:张旻新(1978-),女,江西省赣州市人,任职于江西客家博物院,文博馆员,研究方向:客家学、博物馆学。

猜你喜欢
陈列
出售中
组合与构建
陈列郎加:只为让家乡人看得瞳日历
贪官“自我量刑”,满足了
“行不行?干脆一点”
陈列设计在商业空间中的应用
陈列门道的十七条“军规”
商品陈列背后的经济学:购买暗示
服装市场品牌 陈列现状和未来解析 陈列与营销
围巾丝巾如何陈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