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双英 耿英 周云香 施朝会 李华福
摘 要:目的:救护车作为院前医疗急救最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在院前医疗急救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载体作用,对救护车辆进行油耗分析的研究,旨在提高车辆运行管理水平,降低运行成本,达到节能降耗目的。方法:主要采用Excel 2010 表格和统计学工具柱状图、折线图对11年油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论:不同型号各种车辆油耗多年平均值为油耗指标并作为车辆管理依据,为国家做贡献,为同行提供可靠的管理依据。
关键词:节能降耗;油耗
救护车作为院前医疗急救最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在医疗急救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载体作用,救护车辆管理是保证院前急救工作正常开展的一个重要环节,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病人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关系到车辆的寿命。由于车辆消费存在巨大的能源消费,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节能降耗相关政策,该项目将临沧市急救中心成立11年以来所有的救护车辆油耗进行分析研究,恒定车辆油耗标准,进行严格的车辆油耗精细化管理,以提高车辆运行管理水平,在保障急救功能的同时,降低运行成本,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为国家做贡献,为同行提供可靠的管理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将临沧市急救中心所有不同型号救护车辆作为研究对象,对救护车辆5-10年来的油耗(汽油和柴油)进行分析研究。
2 方法
2.1 采用Excel2010表格对数据进行统计记录。
2.2 采用统计学工具柱状图、折线图等进行对比。
(1)2007—2017年所有救护车辆油耗对比,见图1。(2)所有救护车辆汽油与柴油油耗对比,见图2。(3)加油升数对比,见图3。
3 结果,见表2
4 讨论
4.1 国家政策要求
近百年来随着世界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所消耗的能源是人类历史几千来的若干倍,由于车辆消费存在巨大的能源消费,车辆尾气排放对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他的重要性。因此,人、车、自然和谐发展,成为了世界性课题。节能减排主要是为了节省能源,减少污染等对环境及社会生物的危害,以当今现有资源的压力适应社会的发展。
节约能源,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1]。国务院有关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交通运输营运车船燃料消耗检测的监督管理[2]。
4.2 影响因素分析
(1)路况因素:临沧地处边疆,山区面积达97%,山路崎岖,路况差,多数道路为土路、硬板路。尤其雨季存在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恶劣气候影响,车辆行驶难度大,增加车辆油耗。(2)人员因素:司机的驾驶技能,操作熟练程度都会对车辆油耗有直接影响。新司机对驾驶技术和日常维护技术掌握不足、操作技术掌握不精,驾驶的车辆容易出故障,造成油耗增加;老司机不接受新技术,按柴油车的习惯开车,习惯猛踩油门、猛踩刹车,快速进出站等,未按照车辆经济运行状况开车,造成油耗增加。
(3)管理因素:在加油方面,如果管理松懈,加油无登记,无公里数统计,势必会造成管理漏洞,使油耗无形增加。
(4)车辆自身老化因素:真空胎、缓速器、自动变速箱等的维护不到位,故障判断不准,未能及时报修,造成车辆长期带病工作、发动机使用时间长超过使用寿命,自然磨损大等都会使油耗增加。
5 结语
(1)将恒定油耗指标作为车辆管理依据:根据10年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将各车辆油耗平均值作为各车辆油耗恒定指标进行考核管理。把住车辆油料使用关,从节约一滴油做起,建立健全加油管理规章制度,每次有加油登记,每月有油耗统计,每半年有小结,得出每年终油耗统计分析结果,并对其进行考核。用精细化管理克服节油行为的随意性,向科学管理要节油效益。(2)救护车辆管理措施是节能降耗的关键。通过10年来不断完善和改进院前急救工作流程,严格救护车辆管理,强化加油痕迹登记、例行检查管理,维修管理、成本核算及各项数据统计的管理,不断提高驾驶员节能意识,降低运行成本,增强运行效率,提高救护车辆的使用效率,保障患者的安全,体现管理效益,通过对救护车辆科学管理,达到了节能降耗目的。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0号)第一章第三条、第四节第四十六条.
[2]《交通行业实施节能法细则》(交体法发〔2000〕306号)第三十一条.
[3]谈影响汽车油耗的因素及节油对策[J].隋丽君.农机使用与维护.2015(04).059.
[4]汽车油耗的影响因素与节油驾驶技术研究[J]. 李平庆.山东工业技术. 2018(11).
[5]影响汽车油耗的因素及降低油耗的对策[J]. 庄仲达,白二朋.科协论坛(下半月). 2012(03).
[6]浅谈如何降低汽车油耗[J].王继勇.改革与开放.2012(22).
[7]汽车运行油耗的影响因素与汽车节能技术[J].蔡凤田,谢元芒.交通节能与环保. 2006(01).
[8]我国汽车节油现狀及对策分析[J]. 杨沿平,郝夏艳,唐杰.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70-73 Vol.22,N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