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腐蹄病发生的原因、临床症状、治疗和预防措施

2019-07-08 03:27杨雨哲
现代畜牧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桐油运动场病牛

杨雨哲

摘要:肉牛腐蹄病是饲养过程中非常容易发生的一种蹄部疾病,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病牛主要特征是蹄叉的角质发生腐败化脓,有红黄色或者黑色的黏稠分泌物从蹄叉沟流出,并散发恶臭味。随着症状的逐渐加重,会从一蹄病变扩散至多蹄,最终使病牛无法再次站立,只能够长时间卧地,从而引起褥疮。在褥疮扩散并不断加重时,还可能诱使病牛出现全身性败血性疾病。现分析肉牛发生腐蹄病的原因,并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肉牛;腐蹄病;病因分析;临床症状;治疗措施;环境良好;加强饲养;药浴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9)03-0064-02

1 病因分析

1.1 病原微生物

坏死梭杆菌和节瘤拟杆菌是导致肉牛发生腐蹄病的主要病原体,另外产黑色素类杆菌、梭菌、粪弯杆菌、酵母菌、脆弱类杆菌、螺旋体以及其他一些条件性致病菌也能够引起发病。

1.2 环境因素

饲养管理条件差,舍内潮湿阴暗,未及时清除粪便,蹄部长时间浸泡在尿、粪、水、泥中,导致蹄底发生软化而容易出现挫伤,从而感染病原体发病。另外,牛蹄尖被碎石块、冻土片、作物硬茬损伤,蹄冠周围附着干硬的污物,形成一种缺氧环境,也都会诱发该病。此外,运动场地面不平坦,牛走动时蹄部容易被尖锐物损伤,往往会感染坏死杆菌等病原菌出现发病。

1.3 饲养管理因素

肉牛长时间采取舍饲,饲喂营养不均衡的日糧,饲料中含有过多精料,而缺少粗料,或者饲料中钙、磷比例不合理等,都能够诱发该病。牛运动不足,或者长时间不运动,或者长距离远行,促使蹄底过度磨损等,造成蹄角质的抗感染力下降,容易感染坏死杆菌等厌氧菌,从而出现发病。肉牛没有定期进行修蹄护蹄,导致蹄角质过长、蹄踵过高等,或者蹄叉过削,都会影响蹄叉开张机能,抑制蹄部血液循环,都会损伤蹄部,容易通过指(趾)间感染化脓棒状杆菌、坏死杆菌等,从而引起发病。

2 临床症状

病牛经常爬卧,站立时患病肢蹄负重不实或者交替四肢负重,走动时出现跛行。蹄冠和蹄间皮肤出现红肿,发生充血。蹄间发生溃粒,流出散发恶臭味的分泌物,有时蹄间会出现不良的肉芽增生。蹄底角质部逐渐变成黑色,用手或者叩诊锤对蹄部按压会伴有痛感。还有部分病牛的蹄部角质发生溶解,导致蹄真皮明显增生,且肉芽在蹄底突出。病牛症状严重时,体温有所升高,食欲不振,跛行严重,甚至只能够卧地不起,机体消瘦。用刀对蹄部患处切削扩创,可见蹄底存在小孔或者大洞,并流出污黑的臭水,且趾间也存在溃疡面,上面有一层恶臭的坏死物覆盖。

3 治疗措施

3.1 病牛保定

在兽医站(院),病牛要放于四柱栏内,将头部固定,确保其无法前走或者后退;接着将病肢蹄悬空捆绑,并在四柱栏的横栏杆或者立柱上固定。

在农村,病牛可先放倒,让未患病一侧躯体朝向下方,而患病侧躯体朝向上方,接着顺势用长木棒压住牛头角,使头部固定,然后用绳索将健康肢蹄捆绑收紧,患肢另外固定。如果病牛性情温顺且体格较小,也可将其患肢捆绑于适当的树干上固定,然后进行手术操作。

3.2 清创治疗

3.2.1 清洗病牛患蹄,削除病变组织

固定病牛患肢后,先用清水将蹄底的粪污清洗干净,接着认真查找发病部位,并判断病变轻重程度。如果病变呈浅坑麻点状,可直接采取高温桐油烫烙或者导火绳点烧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病变处出现裂伤或者存在孔洞,还要彻底清除伤口或者孔洞内的异物,接着使用消毒后的手术刀将伤口或者孔洞四周的坏死组织削去,并修平蹄底,然后用3%双氧水或者1%高锰酸钾水溶液对伤口消毒,擦干后再采取高温桐油烫烙或导火绳点烧等方法进行治疗。

3.2.2 高温桐油烫烙法

取适量桐油加热至70~80℃,接着取一根长度为33 cm左右的小木棒,在一端捆绑无菌纱布或者干净的布条,之后用手握住另一端木棒,将纱布浸入加热后的桐油内,在纱布浸满桐油后即可提起,并将油纱布放于病牛患蹄的病变处,经过几次提烫,每次持续2~3 min。需要注意的是,要保持油温稳定,为此可使用火炉对其持续加热。油温不可过高,以病牛能够耐受为宜;也不可过低,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3.2.3 导火绳点烧法

准备长度为1 m左右的导火绳,将其横切成长度为3~5 cm的短节,但要注意不可切断,切入深度适宜控制在导火绳直径的1/2~3/4。接着将导火绳点燃,可见从头至尾都会有火焰由小切口喷出。然后将喷出的火焰对准病牛蹄部发生病变的部位,直到烧至黄褐色。

3.3 辅助治疗

主要采取注射抗菌药物法,通常先向病牛患蹄局部注射20 mL可乐必妥注射液、400×10万IU青霉素,经过1天在颈部肌肉注射1200×10万IU 40 mL可乐必妥、青霉素,每天1次,连续使用4天。

4 预防措施

4.1 保持环境良好

最好使用机制红砖铺制牛舍地面。如果是水泥地面则要注意不可过于光滑,避免肉牛摔倒,也不可过于粗糙,避免蹄部过度磨损。确保运动场地面排水性能良好。通过大量实践表明,运动场地面最好使用三七灰土压制,并确保其呈凸型,即中间高、四周略低,有利于排水和渗水。另外,运动场的地面不允许铺撒生石灰、炉渣等垫料,避免蹄部损伤。经常清洗圈舍地面,避免过于泥泞,运动场要保持干燥,并搭建遮荫棚。及时清除牛场污水及粪便,定期进行环境消毒,确保场地干燥卫生,一般每月适宜进行2次环境消毒,以将致病菌杀灭。

4.2 加强饲养管理

合理搭配日粮,不仅要含有适量的能量、蛋白质,还要含有足够的矿物质,并确保钙、磷比例适宜。对于泌乳期母牛,还要求补充足够的微量元素(如锌、硒)以及维生素等。公牛处于采精期,需要额外补充一些生鸡蛋和鱼肝油。满足牛体所需的营养,能够有效预防发生腐蹄病。

4.3 修蹄、药浴

肉牛每年春季要修整裂蹄、叉蹄等,避免出现蹄伤。蹄部每1~2个月要进行1次药浴,即在牛舍的出入口放置一个消毒池,池内加入消毒液,确保药液高度能够浸没蹄部,使其在进出牛舍的同时进行消毒。另外,牛蹄部也可使用4%的硫酸铜溶液进行喷洒消毒,每月1~2次即可,确保整个蹄部都浸透药液。一般来说,每年的4~10月是进行药浴的最佳时间。

猜你喜欢
桐油运动场病牛
护理高烧病牛应做到“五多”
晚秋
桐油在土家医外治法中的应用概述
论牛结核病的症状表现与治疗措施
论牛结核病的防治措施
生漆中桐油的检测方法
桐油制备壬二酸的工艺线路探究
家有运动场
防水剂对石灰偏高岭土修补砂浆性能的影响
运动场上捡来的趣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