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崇伟
摘要:运动机能障碍可分为异常运动及运动麻痹两种,前者又分为痉挛、强迫运动及失调症三种。痉挛分为间歇性痉挛、强制性痉挛。强迫运动分为强迫伏卧、强迫站立、圆圈运动、钟摆状运动、猛进、后退、回转运动。运动麻痹按分类方法不同,有以下几种:依麻痹程度分完全麻痹(瘫痪)和不全麻痹;依运动神经单位来分有中樞性麻痹和外周性麻痹;依肌肉紧张状态有痉挛性和弛缓性两种;依患病部位有局部、半身和两侧三类。
关键词:病畜;运动机能;异常运动;运动麻痹;痉挛;强迫运动
中图分类号:S8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9)03-0060-02
在病畜安静时,应注意其肢体及站立姿势是否正常,用触诊方法了解肌肉的紧张度,肌肉、关节、皮肤及蹄部是否有变化,温度是否有变化,是否有异常的肌肉运动。在病畜运动时,要注意其肌肉运动是否自由,运动时姿势、动作、步样有没有异常。如发现缺损,应详细研究缺损性质及原因。
运动机能障碍可分为异常运动及运动麻痹两种,前者又分为痉挛、强迫运动及失调症三种。
1 异常运动
无意识的或与意识相反而发生的肌肉运动,叫做异常运动。
1.1 痉挛
在运动中枢或运动神经的径路中受到异常刺激时,在其支配下的肌肉发生了某种程度上的、非意识的收缩运动,称为痉挛。
依照痉挛强度、持续时间以及其他状态可分如下两种:①间歇性痉挛:即在一个短时间的肌收缩之后,立刻又来一个一定时间的肌驰缓,收缩和驰缓常在短时期内交互行之,常间隔一定的时间。轻微的仅发生于一肌或一小群肌上,叫做震颤。震颤,是肌肉的一种不随意的颤动。肌肉震颤,常见于急性病末期;胃破裂、横膈膜破裂及肠断病畜,在死前,都出现全身性震颤;组织失水及缺氧时,也常发生轻微的震颤。全身肌肉发生一连串非随意性收缩,病畜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常并发意识障碍,叫做全身痉挛,也叫搐搦或惊厥。其发生原因很多,各种家畜幼年期的急性矿物质缺乏、新陈代谢障碍等常发生搐搦;幼畜幽门部嵌有异物、犬及猪肠内蛔虫过多、幼驹肠套叠以及脑炎、脑膜脑炎等均发生全身痉挛。②强直性痉挛:即持续时间长的肌收缩。如全身都发生此种痉挛,叫做强直,破伤风症的强直是典型的例子。
剧烈的全身性肌肉痉挛,常使某一局部特殊紧张(由于过度的刺激)或致使身体变形。常见于破伤风。动眼肌发生间歇性痉挛,促使眼球发生一种搐搦,左右动摇时,称为眼球震颤。在受惊扰或抬举头部时,可立即发作。咬肌发生强直性痉挛,致使上、下颚不能开张和移动,不能咀嚼,叫做牙关紧闭。牙关紧闭病畜的口内,常充满唾液。
因发生强直性痉挛,使头向后方弯曲,四肢集合,背拱起,头尾尽量向下弯,叫做前弓反张。
间歇性痉挛和强直性痉挛同时发生,并发意识丧失的,叫做癫痫。所谓四肢搐搦,通常限于形容一种“以对称性强直性肌肉收缩,常并发应激机能增加,呼吸加快、出汗等综合病征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发生四肢搐搦的原因很多,如血镁缺乏所引起的牛羊青草搐搦;血中矿物质扰乱的幼驹的运输型四肢搐搦等。
1.2 强迫运动
一侧的大脑半球、中脑或小脑发生病变时,动物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运动,常无目的的行走或不随意运动,简略可分如下几种。
①强迫伏卧:病畜躺下不能起来,或起立比较困难而不愿意起来。常见于脊髓横断性疾患、破伤风后期、马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沉郁型以及昏睡失眠的一切疾病,如牛生产瘫痪及醋酮血病。
②强迫站立:多见于破伤风,此时四肢强直,头颈前伸,耳直立,尾根竖起。
③圆圈运动:不能前进行走,不断绕圈行走,圈的直径常是一致的,或渐渐缩短。牛、羊的旋回病、马的脑炎等常出现圆圈运动。一侧的听、视神经发生障碍,也常出现圆圈运动。
④钟摆状运动:头低下,以后肢为中心,前身左右摇摆不定,像钟摆一样。脑脓肿及脑实质内有寄生虫,常有这种运动。
⑤猛进:头高举或低下,无论前方有没有障碍物,即用常步或快步前进,常碰到障碍物上而摔倒。脑膜炎初期,常出现此症状。
⑥后退:头低下,或因颈肌的强度收缩而转向后方,时时作后退姿势。羊寄生虫鼻蝇蛆过多时,常在骚扰鼻镜后,作后退姿势。
⑦回转运动:横卧地上,以体的纵横轴为重心回转。犬得脑炎常呈现此种运动。
1.3 失调症(共济失调)
每个肌肉的力量完全保持,但因为共济机能发生障碍,身体不能保持平衡,更不能运营正常的运动机能,出现如醉酒后的步态及行动,叫做失调症。发生失调的原因虽很多,但主要的是小脑发生疾患。家畜的失调症,常见于犬瘟热。马的鸡跛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失调症。
失调症与不全运动麻痹很难鉴别,而且有时并发。此时,可试蒙病畜两眼,如果是单纯的失调症,病态常加重。效果并不是很准确,可作参考。
2 运动麻痹
运动中枢或运动神经传导径路中发生病变时,其支配下的肌肉,失去了传导兴奋的作用,也就是随意运动受到障碍称为运动麻痹。发生运动麻痹的原因多由于皮质肌传导径路损伤、运动中枢的损伤或肌肉本身发生疾病。
2.1 按麻痹程度
依麻痹程度分为完全麻痹(瘫痪)和不全麻痹。前者肌群完全麻痹,随意运动完全消失,见于脑出血、脑栓塞。后者随意运动减弱。
2.2 按运动神经单位
依运动神经单位来分有中枢性麻痹和外周性麻痹。中枢性麻痹(核上麻痹)是因中枢性神经单位损伤而发生的,多由狂犬病、传染性脑脊髓膜炎、脑及脑膜炎、脑的创伤、脑出血等疾病引起。此时,家畜伏卧不起,腱反射增强,皮肤反射较弱,肌肉紧张力增强、坚硬,伸展困难。外周性麻痹多由末梢性神经单位损伤而发生的,病畜肌肉紧张力减弱,迅速萎缩,皮肤反射及腱反射消失。
2.3 按肌肉紧张状态
依肌肉紧张状态有痉挛性和弛缓性两种。痉挛性麻痹,见于中枢性麻痹,病畜对被动运动有抵抗,腱反射亢进,营养及反射中枢无变化,有痉挛性步样。弛缓性麻痹,见于外周性麻痹,病畜肌肉紧张力减退,对被动运动无抵抗,肌肉弛缓,关节有异常运动,腱反射消失,有麻痹性步样。
2.4 按患病部位
依患病部位有局部、半身和两侧三类。局部麻痹(单瘫):身体一部分(一前肢或一后肢)麻痹,其病变多在大脑皮层或末梢部(大脑皮质肿瘤、末梢神经损伤)。半身麻痹(偏瘫):身体的半侧发生麻痹,即通常说的“半身不遂”,见于脑溢血、脑血栓形成。两侧麻痹(截瘫):在体的两侧对称部位发生麻痹,见于脊髓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