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杰 潘东伟
摘要:儿童青少年时期伤害事故一直是0-19岁青少年儿童首要死亡原因,这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球青少年儿童所面·临的威胁。学校是学生学习和活动的场所,体育课堂更是学生活动量最大的一门课程,本文将从儿童伤害事故频发的影响因素和儿童安全知识在体育课堂渗透的策略兩大方面探讨如何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应急措施,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以及自我保护能力。
关键词:儿童安全事故;自我保护能力;
儿童青少年时期本应该是充满快乐、幸福美好的,但根据《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2010-2015)》显示,每年有54194名0-19岁青少年儿童因伤害而死亡,伤害一直是0-19岁青少年儿童首要死亡原因,这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球青少年儿童所面临的威胁。学校是学生学习和活动的场所,体育课堂更是学生活动量最大的一门课程,为此,如何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应急措施,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以及自我保护能力是体育学科教育应该认真思考并付诸课堂实践的重要任务之一。
1儿童伤害事故频发的影响因素
经过长期的体育教学观察,以及生活中关于儿童伤害事件的分析积累和对儿童家庭安全教育的调研情况了解,可以发现儿童伤害事故的频发是基于儿童青少年自身发展的特点和家庭的教育情况以及抚养模式。
1.1儿童青少年自身发展特点
从儿童身体发育情况看。首先儿童的体态较小,身体发育不成熟,承受伤害能力弱,同等伤害发生时与成人比较,严重程度更高,面积更大。其次根据科学数据表明,越小年龄儿童的上半身,尤其是头部占身体比重大,重心和成人相比偏高,导致其平衡能力较成人弱。
从儿童的认知发展情况看。第一,儿童的认知能力和观察力弱,不完全具备判断和预知伤害发生的能力,甚至会发生误判,导致伤害加重。第二,儿童的表达能力弱,无法准确具体描述出伤害发生的实际情况,同时缺乏常识和经验,容易造成延误治疗或诊断错误。第三,儿童一般好奇心强烈,且好动,动作思维还没有完全褪去,容易去尝试危险的动作或事情。第四,儿童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处于萌芽期,面对突发事件不能做出及时、冷静、正确的判断,主动逃离或脱离危险,自我保护能力弱,有时甚至会起到反作用。
1.2家庭的抚养模式以及教育情况
从儿童抚养模式来看,儿童处于独生子女家庭,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保护的意识稍弱,很多事情由家长代劳,丧失了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并且由于一家一孩,家长面对儿童身边存在各种不安全因素,过于紧张,对孩子形成过度保护,使得孩子的逆反心理和好奇心增强,去做不可为而为之的事情。
从家庭教育情况来看,一方面是家长自身知识和经验的不足,缺少儿童伤害预防知识和经验,容易疏忽大意,不能对孩子进行有效的观察和看护;一方面很多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引导和培养不够重视,疏忽了孩子安全意识提升和自我保护能力发展的权利和机会。
1.3体育教师对安全隐患的意识及处理
从体育教师个人对安全隐患的意识及处理看,我们一线的体育教师在备课时对所教知识潜在的安全隐患预设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对安全隐患没有及时发觉、对所发现的安全隐患没有及时有效的采取相应措施以及对学生安全教育的疏忽等因素,也是导致体育课堂中存在安全隐患的一个因素。
2儿童安全知识在体育课堂渗透的策略
分析了儿童伤害频发的原因之后,对于儿童安全知识如何能够在体育课堂上更好的渗透给孩子,转化为他们头脑中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这是作为体育教师要深入思考的。我们要根据儿童伤害频发的影响因素,结合儿童青少年发展特点,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特别是体育课堂,应该寓教于乐,应把儿童安全保护知识渗透在孩子的游戏、玩耍、活动和锻炼等课程内容中,重视儿童的参与,让孩子主动的去接受、掌握和内化体育课堂上所接触到的安全保护知识,从而提高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使孩子可以主动避免伤害。
2.1组织实践、科学实验
体育课堂当中活动量大,动作多样,如果不能按照正确姿势做好动作,幅度过大或者不规范极易使孩子造成身体上的挫伤,甚至骨折。比如跳跃,从高处往低跳,旨在练习孩子跳的本领。这是整个动作的原理,对于初中生学过物理能量知识的学生可能会理解从高处向地处跳容易使人体发生挫伤,但对于小学和幼儿园的孩子他们没有这方面的知识,而且受动画片等日常卡通形象的影响,他们并不惧怕从高处往下跳这样的动作,那么在体育课堂上老师除了用孩子可以理解的话语来告诫和提醒孩子在做动作时的注意事项之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实践、设计科学实验的方式向学生直观的展示不合规动作所产生的危害性。我们在平时做跳跃练习时虽然要锻炼胆识,也要注意安全,不能从过高的地方跳下,同时应该按照老师所讲的动作规范和注意事项来完成动作。
2.2主题活动、角色扮演
体育课是运动的课堂,也是活动的课堂,所以作为体育教师在注重学生掌握体育保健知识,基本技术、技能,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的同时,将安全知识余运动训练结合在一起,并更多的与生活结合在一起,让孩子在运动训练和活动中去体会什么是安全,形成安全意识,提高主动避免、应对和逃离危险的能力。
可以将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术、技能以主题活动的方式呈现出来,以学生掌握体育基本技术、技能为教学目标,以主题活动为载体,渗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掌握的安全常识。以“消防安全”主题为例,组织学生进行消防演习式的训练活动,可以和学生讨论关于消防安全方面的学生感兴趣的任何知识,然后创设情境,简单讲解消防演习会涉及哪些什么、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怎样逃离火灾现场等等,让学生表演如何逃离火灾现场,比如在楼道要向低楼层逃生,而且姿势尽量要低,当要穿过火灾烟雾区的时候,尽量匍匐前进,因为浓烟是往高处去,而且应该捂住口鼻,然后让学生按示范动作练习逃生的动作或自救的技能,比如如何滚灭身上的火苗,如何匍匐前进。以此来锻炼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应该掌握的基本技术、技能。
2.3运动训练、意志磨炼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孩子数目的减少,在现代家庭抚养模式中,核心家庭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家庭类型,这使得家长对孩子的抚养模式很多时候都是温室培养型,给予孩子最好的学习与成长条件,最大限度的帮助孩子处理好一切事务,使得孩子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忍耐力,独立面对和解决困难的能力不足。为此,教师可以在确保孩子安全、符合孩子成长特点的情况下,在体育课堂上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来磨炼孩子的意志,比如军事训练,可以通过练军姿、拉链等,培养孩子组织纪律观念,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同时,还可以做锻炼孩子毅力和耐心的训练和游戏,比如过障碍跑,用石头耐心的磨断绳子;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做捆绑逃脱游戏,让孩子有足够的耐心和韧劲去解复杂打结的绳子,从而锻炼孩子坚韧和耐心,有利于提高处理危机的能力。
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是社会、学校、家庭共同的责任,尤其是在学校活动量最大的体育课堂上,增强孩子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孩子自我抵御危险能力,提高安全知识的渗透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性,是体育教师的首要责任,也是体育课堂教学必备的一项内容。体育教师有必要把儿童安全保护知识纳入到体育教学中,利用体育课堂优势,以体育教育为主,注重儿童参与,以能力为本,以知识为末,有效提高安全知识在体育课堂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