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但是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生综合素质偏低也成为我国高校面临的最为普遍和严峻的课题,在与意大利高校学生的情况相比得知,合理科学的高校学生的成绩评估体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中国和意大利在高校学生成绩评估体系中五个主要方面的优劣,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中国 意大利 高校 成绩评估体系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积极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特别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既是新时代的呼唤,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当前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很快,用了不到十年时间就从精英高等教育迈入到大众高等教育,但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生综合素质偏低也成为我国高校面临的最为普遍和严峻的课题。反观著名高校云集的欧美国家,其教育体系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其中,合理科学的高校成绩评估体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结果影响巨大。本文希望通过对比中国与欧洲国家(以意大利为例)[1]的高校学生成绩评估体系,获得启示,从而完善和改革积弊已久的高等教育制度。
一、中意高校学生学习表现对比
我国高校部分学生存在养尊处优的不良习惯以及长期应试教育产生的被动学习的概念,在课堂上出现了玩手机、睡懒觉、聊天等现象,还存在考试作弊、旷课等问题。有调查显示,58%的学生经常在宿舍玩网游,高校学生已经成为网络游戏的主力军,甚至会有耽误学业的隐忧。我国高校学生的学习表现总结为三点不足:(1)学习动力不足;(2)苦读意识薄弱;(3)奋斗目标模糊。
意大利是欧洲文化的摇篮,保留原有传统,重视教育,而且教育不作为营利产业来发展,意大利教育资源丰富,全境88所大学,虽然没有美国的学校数量多,但少而精,教学质量高。在笔者的观察后发现,意大利高校学生很注重自我管理,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即使没有考勤,教室里也几乎坐满了认真听讲的学生;在图书馆里,他们保持绝对的安静,没有人睡觉,几乎很少看手机;在宿舍或学习室里,他们仍然学习到深夜或者与同伴成群讨论课题。我们可以发现,即使在较松的教学管理下,意大利高校学生也能认真学习并且饱有强烈学习动力,这主要是因为其合理和系统的学生成绩评估体系。
二、中意高校学生成绩评估体系对比
高校学生成绩评估体系是衡量评估高校学生在本科或研究生及以上学习中的综合成绩或综合素质的一个系统,评估体系考察的内容包括:(1)获取学分方式;(2)考试方式;(3)考试内容;(4)期末最后成绩考核方式;(5)毕业要求。
(一)获取学分方式
学分制是指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单位,以取得最低必要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为学年学分制,即既规定修业年限又实行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另一種为弹性学制学分制,即不严格规定实际修业年限,毕业标准为修满最低学分总数。现如今我国除少数高校初试行弹性学分学分制之外,绝大部分高校仍实行完全的学年学分制。因此我国高校学生获取学分方式的内容包括:按照专业教学计划及学校某学期的课程教学安排,除必修课程外,自主选习选修课程;计算平均绩点进行学分和奖学金的评定;跟随导师完成学习研究及毕业论文等。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决定了实行学年学分制有更大的普遍性和可能性,一是我国的高等学校大多数学校的办学条件还较差;二是我国现阶段的劳动就业制度还不完善,如对于提前毕业的学生基本上还不能提前就业等,其局限性是由于规定了修业年限,不利于更好地体现选课制的优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意大利学分制的基础是欧洲学分转化与积累制(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and Accumulation System, ECTS)。欧洲学分转化与积累系统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体系,包括学分(ECTS Credit)、课业负荷量(Student workload)、学习结果和能力(Learning out-comes and competences)和ECTS等级(ECTS grading scale)四个要素。
专业的学分数按学生达到学习结果(Learning Outcome)所需时间来计算,即课业负荷量(Workload)。ECTS规定,一个普通全职学生一学年的课业负荷量是60学分,相当于1500~1800小时,即每周约25~30小时。只有完成培养计划中规定的课业负荷量并获得相应的成绩,才能拿到学分。ECTS中学生的课业负担量是要求完成所计划的学习活动的时间。学习活动包括参加讲座、研讨会、自学、安排和准备计划、考试等。按照学习计划的组成部分分配学分,如模块、课程、安排、论文等,以反映获得特定教育目标的工作量或学习结果。
ECTS的等级划分首先将学生分成通过和未通过两组,然后单独评价这两组学生表现。获得通过级别的学生又分为5个小组:最好的10%评为A级,接下来的25%为B级,接下来的30%为C级,接下来的25%为D级,最后的10%为E级。没有获得通过的学生被分为两组:FX(未通过——在给予学分之前还需要一些学习)和F(未通过——还需要大量的学习)。
需要说明的是:学分不能替代考试成绩或最后的论文,学分代表了学生为完成特定学习的学习总量。也就是说在这个制度能保证意大利高校学生通过必要的大量学习来获得学分,从硬件上保障了学习质量。学分制允许学生在同一所或不同的大学内从一种层次的学习转到另一层次的学习。它还鼓励的学生的国际流动,体现了该制度的灵活性和弹性。
(二)考试方式
中国高校的期末考试安排多为笔试,如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问答题等。笔试的特性决定了难以避免出现考试作弊的现象,而且会局限考察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能力。
意大利的期末考试多为口试,有的是笔试和口试相结合。分两个阶段进行考试,即夏季考试(6、7月份)和秋季考试(9、10月份),特殊情况下还安排冬季考试(1、2月份)。考试科目由系务委员会根据教学大纲确定,各考试科目之间基本没什么连带关系。考试多采用开卷形式并以口试为主,30分为满分,18分为及格,学生如果在第一阶段考试不及格或成绩不理想,可要求在第二阶段进行重考,学校取最好成绩记载学分;学生不参加考试,即被认为拒绝考试,若长期不参加考试则按自动退学处理;如果在校期间有一门考试获得通过,学籍就一直保留。这种方式因为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很难单纯依靠临场发挥获得高分,恰恰需要学生在课上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复习,口试不仅提高了考试的随机性和灵活性,避免了作弊的可能性,而且还能充分体现学生全方面的能力,在意大利高校考试的严格和重要程度也敦促了学生足够认真对待。
(三)考试内容
许多高校普遍存在着过分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践应用环节的现象。在课程设置上就造成了理论教学多,实践教学少;必修课多,选修课少等现象,专业设置也墨守成规,缺乏创新,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模式仍然是大学主要的教学方法,自学、讨论、调查研究、实验实习等仍处于辅助地位。由于片面强调系统讲授知识,高校教学脱离社会实践的倾向十分突出,考试也偏向注重课本给出的知识点,导致考试内容有限,会使学生产生考前临时抱佛脚的心态,这不利于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更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健全人格。
相比之下,意大利高校的考试内容既包括了课本里的理论知识又包括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内容。举一个意大利高校的例子,下表为米兰理工大学工程设计专业的教学要求:
工程设计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开放式的,也就是说,不存在单一的解决方案。该表结合了传统及现代的教育方式。传统上,工程学科教育理论和基础都非常结构化,对应的问题有独特的答案,在这种情况下,评分相对简单(答案是对还是错)。然而,在工程设计教育中提供开放式的问题,能覆盖工业需求的所有方法的可能性,使得评估和评价学生的内容更加复杂,更加困难。此外,实际应用正在迅速变得更加具有跨学科的特性,比如工程设计专业的学生。产品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个设计团队必须掌握各种各样的几个工程领域的技能和知识。因此在他们自己的考察内容中,从最低等的基础知识认知到最高等的综合评估,还包括基础知识的理解、应用、分析合成,都能清晰地体现其考察的广度和深度。
(四)期末最后成绩考核方式
我国高校的期末最后成绩基本上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大部分组成,通常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40%,包括考勤和课堂其他表现以及作业和实验的成绩打分,相应地,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60%。这种安排事实上看似合理,但是部分高校老师过于关注学生的出勤率,频繁的考勤会让事情本末倒置,一些学生来上课就是为了一个“点名”的流程,学习热情从何谈起?
意大利最后成绩考核的方式只依据期末考试成绩。因为期末考试的难度足以决定学生的出勤率,平时表现反映在课堂表现、作業和报告,这些都能检验学生们是否能通过考试。简单直接,却让学生形成一种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习惯。
(五)毕业要求
中国高校的严进宽出的教育体制,弱化了学生的苦读意识。高等教育由于专业设置的多元化,专业水平的多层次性,各高校对学生的专业要求难以形成可供操作的量化标准。大学期间,淘汰率过低使学生处于较为宽松的环境中,难以形成应有的激励机制。前紧后松的学校管理方法助长了学生的惰性心态,前紧后松的主要表现, 一是学生刚入学时,学校院系两级学生工作管理人员都对学生抓的紧,而后越来越松;二是任课教师在开课之初对学生要求严格,而不能将最初的要求贯彻到底。而且,高校的考核制度和考核方法存在许多弊端,之所以有许多学生能够混到毕业证书,是因为这种考试往往很随意,很多时候是由任课老师出卷,复习课划重点;上课许多人缺课老师也是睁只眼、闭只眼;毕业论文评审走过场等等。学习认真的人与那些整日无所事事或整日另有所事的人拿到同样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这种严进却宽出的模式使学生意识到不公平性,从而学习动力严重不足。
意大利采用学分制及三级学位制度。一个学分对应25个小时的学习,60个学分对应1年的学习。意大利本国的大学本科阶段包括3年的基础课程和2年的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毕业后可获得硕士学位,学士学位获得者可直接申请读博士学位。获得本科学位需要180学分,硕士学位需要120学分,学生毕业时还要提交论文。
本科学生在校期间通常要进行18~20门课程的考试,毕业时,只要各项考试合格和通过论文答辩,就可获得学士学位证书(Laurea),如果考试的门数不够,则不能毕业,按肄业(Fuoricorso)处理,肄业生可到社会上谋业,也可继续在大学注册学习,但不能取得本科文凭,大学生满三年,经考试合格后,发给证书(Diplomauniversitario),大专生若要转读本科则还要修业2~3年;意大利大学的自然淘汰率非常高,据有关方面统计,全国每年能按期修完规定的课程并取得毕业文凭的仅占同期注册人数的三分之一,大多数均完不成学业或先后被淘汰。
淘汰机制是一种利益驱动机制,学生作为社会的个体,如果处在竞争淘汰的环境下,当学习成就与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紧密相连,那么这种淘汰的压力就有可能转化为内在的竞争意识而形成学习动力。
三、结论
高校学生成绩评估体系是提高学生学习动力、保障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它决定了学生们在高校4年或者3年的学习态度,是虚度光阴荒废青春还是把握机会学有所成。因此,根据我国高校学生学习的不理想表现和通过中国和意大利关于高校学生成绩评估系统的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首先,要建立学分认证和互换制度。一般情况下,在一所获得认可的大学里获取的学分能够为另一所获得认可的大学所接受。这样,因各种原因而转学时,学生在一所大学里积累的学分可以原封不动地转到另一所学校。他们只要顺利地修完规定的学分,就可以在另一所学校取得学位。保证学生在校学习的公正和弹性。
其次,要科学调整教育政策,实现弹性学制,从招生制度到毕业分配制度都要做相应的调整。高校自行规定学生毕业的标准为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并均取得学分,不以修满国家规定的学制年限为毕业标准,这样有利于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管理也更加灵活,但对学校的各项管理及办学条件要求更高,处理不当会脱离学校实际,甚至会影响到培养的人才规格,严重者将难于保证教学质量。我们应大胆吸取国外高等教育实现学分制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大胆探索,不断实践,建立更加完善、更加科学、更加先进和可行的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
其次,要使得高校学生考核的方式和内容多样化,可以尝试增加口试或者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的方式,从情景需要出发,和学生合作,使学生乐于进行口语交际,促使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提高,也敦促学生自我约束,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认真学习。在考察内容上,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布置些实地考察报告或调查问卷等作业方式,已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最后,我国的大学教育虽然已不再是一概而论的精英教育,但是绝大多数却依然会以培养社会的中坚分子为己任。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普及化,虽然使入学率大大增加,却同时也促进大学之间在宗旨与水平等方面的区分。大学应分为三个层次: 重点大学(培养精英)——普通大学——专科或社区学院(职业教育)。培养精英的大学,对学生的要求较一般大学要高,淘汰率也较一般大学高。学生进入这样的大学就读,必须面对激烈的竞争,达到较高的学业要求。有些大学则适合于普通学生,学校对学生的要求相对重点大学来说要低一些,但也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而有些大学则办成职业培训类型,入学的门槛很低,注重培养学生职业劳动的能力和技术。总之,任何大学教育,都需要学生一定的智力、相当的努力、必要的经济支持和意志才能够完成,这一点并非是所有进入大学的人都能够做到的。我国现阶段大学的学习制度也有淘汰机制,但主要集中在入口上,也就是在高考招生上的淘汰,而在培养过程和出口上缺乏淘汰机制,若能在高校分级的前提下,实行“严进严出”的原则,或许能平衡高等院校的质量和数量,从而提高中国整体教育水准。
【参考文献】
[1] ECTS User's Guide. http://ec.europa.eu/education/ects/users-guide/index_en.htm
[2] Politecnico di Milano. http://www.polimi.it
[3] 杨松建. 浅议高校评价机制中的主体要素[J]. 沧桑,2005,(Z1):102-103.
[4] 佛朝晖. 欧洲学分转换与积累系统和意大利高校学分体系改革[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05):129-133.
[5] 王楠. 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及其对我国学分制的启示[J]. 当代教育科学,2010,(03):44-46.
[6] 张婷. 浅析高校淘汰机制在促进大学生内在学习动力方面的作用[J].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72-74.
[7] 杨松建. 浅议高校评价机制中的主体要素[J]. 沧桑,2005,(Z1):102-103.
[8] 万杭,杨兵. 从引导到指导——对中国高校现行学分制的思考[J]. 科教導刊(中旬刊),2016,(01):1-2.
[9] 王骥. 美国大学的淘汰机制及对我国学习制度的启示[J]. 中国青年研究,2007,(11):88-90+52.
[10] 王红霞. 我国高校学分制实践过程中若干问题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3.
作者简介:彭静仪(1993—),女,汉族,广东清远,硕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欧洲研究中心,欧洲学国际政治与外交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