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玉祥
摘要: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侧重于培养学生理解诗词的能力,而格律作为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作为基本素养来进行培养,在提升对于格律理解的基础上,老师要逐步提升学生对于诗词的欣赏能力,采取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带领着学生解决在古诗词学习中的困难,逐步提升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和鉴赏的能力以及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三个重点
首先古典诗词歌赋具有内容丰富的特点,并且具有语言简练不容易理解的特点,诗词表达了丰富的内涵和主题,因此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来进入诗词的世界。针对初中生的去理解能有限的实际情况,教师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对于侧重点的培养,带领学生在诗歌的阅读海洋中欢快无阻的畅游。从而不断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对于诗词的理解方式,这样才可以利用诗歌的内容和主题逐渐激发出学生对于古典诗词的学习热情以及理解古典诗词的能力和水平。
一、对格律的重视
格律作为诗词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它在诗词的理解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大部分的古典诗词基本都遵循于格律的规定,虽然格律并不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必要存在的一部分,但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古诗词遵循格律的特点,充分的利用教材中有的知识点,让初中生对格律进行简单的理解,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广阔的了解诗歌的意蕴,这样就可以达到更加良好的教学目的。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各种诗词的表达风范,例如有的诗词豪放,有的诗词温婉,有的诗词悲怆,并且带领学生认识一些独有风格的诗词作家,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从宏观角度出发,也可以降低学生对词理解的难度系数避免学生出现学习诗歌时出现一些不好的固定思维。初中教材对于诗歌类型的选取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如果能对格律有着良好的理解,那么对于诗词的理解难度也就会随之降低,从而有助于帮助学生在进行陌生诗词的理解时触类旁通,日后学习古诗词提供充足的信心来源,为以后学习古诗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对欣赏的重视
诗词对于古代人来说,是一种情绪寄托的方式。而诗词对于现代人来说,这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方式。因此,教师为了培养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兴趣,也就必须要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欣赏的能力和水平。而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欣赏的能力,也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任务。首先,从主体为初中生出发,可以得到初中生,对于古代诗词的理解能力相对比较低下,容易出现读不懂,也体会不到诗人的情感。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理解能力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应该从诗词的一句出发,明确诗词的意思是什么。其次,要逐渐掌握对于诗词内容结构的分析能力提高,诗词在结构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性。把这些方面进行正确的理解,那么对于诗词的欣赏工作也会变得简单起来。
三、对想象教学的重视
在古诗词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古诗词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师的讲解,学生也应该从自身出发,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并且也可以在想象力的指引之下,可以对诗词进行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且在想象力的指引下学生可以与诗词的内容进行更加完美的融合,并且也使得诗词本身真正的价值有所体现。
总而言之,中国古诗词是丰富多彩的,它包含的内容也是十分复杂的,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并且古诗词的学习对于学生的人格培养是十分有利的,他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和理解的能力,而且也可以透过前人的视角对新人所没有经历过的一切进行理解和感悟,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在以后的人生经历中遇到相同的问题就可以更加容易的,去解决去完善自己内心的想法积极的去面对困难。并且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十分容易,使学生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可以体会诗人理想的忧愁对家人的思念等不同的思想感情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们的人文水平,是人们对于古诗文的理解更上一层楼。为了达到这种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诗词中格律欣赏欣赏与想象教学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古诗词的世界中,更好地爱上并理解古诗词的美和韵味,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国的民族文化自信,让中华传统美的得以继承与发扬,让更多的人见识到中华伟大的文明与发展的历程。
参考文献:
[1]樊怡平.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6)-34.
[2]刍议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以初虫 古诗文教学为例蔡沐芬[J].教书育人-2016(2):14.
[3]王鑫.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45.
[4]李海林.语文教学内容"研究的进展、问题及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2010-(9)-67.